方格精選

台灣需要重振工業(2)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筆者當年看著新聞覺得很怪的點,既然西進會造成失業,那麼這些中老年難以轉業,或是工作技能較為低落的勞工,該怎麼協助?政府的協助多屬於媒合工作,或是基本職訓,但若台灣的工廠都關掉,又要去哪裡?坦白說,20年前筆者還是很朦朧,抓不到大概念,只感到不對勁,從書本論文得到的都是虛浮的數字,媒體上講解的邏輯,欠缺人性,偏向單純歸謬於特定成因。而這些感受到什麼時候越來越清晰?馬英九當選後。
馬英九第一次當選,筆者還投給他哩,算是人生最大汙點,到現在都還在被老婆酸。嘛,考慮到筆者的背景,以及親友圈子的情況,在2008年會覺得民進黨能解決問題才奇怪。
不過呢,不出一年就轉變了,主因是實際遇到太多產業狀況,然後隔年88風災,讓筆者嚇到,怎麼整個政府組織無能至此,去追查馬英九的組織系統,才被驚覺自己的愚蠢,居然投了情治系統的末流一票。
這也不算重點,筆者那時候在產業上看到什麼事情?蠻多的。

馬英九上台前,堅持留在台灣的傳產曾在市場取得平衡

傳統產業中,苦撐多年到馬上台,進一步加強兩岸經貿交流,紛紛遇到重大考驗。尤其是幾家大型電子廠,強力要求還在台灣的協力廠搬過去,不然就威脅轉單。筆者問客戶,撐了那麼多年才過去有意義嗎?多數都說沒意義,要外移早就移了,當年之所以撐下來,不僅僅是國內還有訂單,更多狀況屬於一種綜合型的變動。
綜合型變動?好難懂,筆者一開始也這樣覺得。
說白點,就是最早前進中國的,多屬於非技術核心類的產業,在台灣本就競爭力薄弱,沒有中國人搶生意,遲早也被東南亞後進國追上。所以幾年下來,在台灣整個產業大概就剩下那兩家廠,勉強可以提供國內本土產能,剩餘的就是進口。而這是一種供需平衡,本地技術較差的競爭者西進,進一步降低成本拉高競爭力,而留在本地的依靠品質取勝,往其他國家找訂單,使得市場處在一個平衡之下。
很多政論節目都用全有、全無去解釋,好像只有外移找死跟留下等死兩個選擇。實際上依技術、成本諸多的考慮,多數情況都是部分西進、部分留下、部分找歐美日合作,這得看老闆人脈而定。更多小廠之所以不外移,是要留住員工,有些製造業品質看員工能力,培養多年下來難以取代,外移降低的成本抵銷不了品質下降的缺點。
故說是一種綜合性的變動,平衡點很難抓,要講理由大家都會,只是在那個當下,老闆要不要外移,不是只看成本。只看人工環境成本的,不用等到2020,大概2010年前後就在中國倒掉了,因為技術能力太差,那點訣竅被中國人學走後,就不需要你了。

強力鼓吹外移後:真的只剩出走找死跟留下等死

在供應鏈中,作為客戶也很掙扎。留在台灣多年的廠,早就取得一個新平衡,市場也還有一席之地,在供應鏈中穩定提供高水準商品,實在沒必要過去。但如果不過去壓低成本,下游大廠直接砍單,可能會傷筋錯骨。過去則風險難料,願意跟著去中國顧產線的員工不多,更別說是去擴廠訓練中國勞工,甘願的沒幾個。
在那兩年,筆者見聞到有人咬牙撐過去,有的則是過去賭一把。結果呢?過去的全死了,在供應鏈中很快被吃掉,或是在上下游夾殺中被中國人啃掉,大廠那些人呢?管你去死的。
留下來的怎麼撐?就真的是憑一口氣,吃不飽餓不死,努力維持不倒。有些小廠之所以不收掉,算老闆為了老員工留的,不然資遣這些中高齡勞工,他們還能去做什麼?
  • 編:不然就是這種傳產悲歌之類的報導。其實很多沒那麼慘,只剩老老闆或老師傅會關鍵技術的工廠,確實是為了老員工的生計才沒收起來。
現在還有Ubereat,那時候可沒有。
可這些在新聞上看不到,會有相關新聞出現,大概都是環保或是工安,其他跟生計有關的,完全沒有。
這也算是另一種副作用,媒體不喜歡報導這些傳統產業的困苦,只想找其中符合現代規範的案例,講述成功西進賺到錢,或是技術突破拿訂單的故事。(編:產業相關題材,媒體通常會避免讓自己站在「支持不合法廠商」的立場,或藉由敘事上去迴避,因為這是很容易被罵的……)
筆者那時候就感到強烈的不協調,傳統產業諸多困難,不是一句「產業升級」就可以搞定的。「產業升級」這種說法其實非常不負責任,升級是怎麼升,轉型要怎麼轉?麻煩提的人講些具體措施好嗎?

討論轉型升級的專家學者,從沒進工廠實際了解問題

有些小型安全設備是不貴,但提倡的人有去推銷嗎?去推的時候有沒發現不同廠的習慣不同,需要客製化才能適用?
有的安全規範要改也不難,只是提出的人有去寫守則,或是願意跳下去做教育訓練?每個廠的狀況皆不一致,無法一體適用喔。
就是沒有,所以學術界講的話很像是幹話。公家機關卡在法規,明知基層產業有困難也礙難協助。而會去這些地方工作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我們所稱的聯考失敗者。
很多東西,要去實際聽,聽工廠不間斷的機械音;現場聞,聞那些混合汗水與化學藥劑的味道。體驗,用皮膚接觸刺激的空氣。
大部分的工業都不是故意要這樣做,而是大時代下不得不為,更多屬於順勢而為。
而且多數中小企業,員工也沒有很強的適應力,一個產業若是消亡,老員工畢生所學都毫無用處。
我們高學歷者在那邊空談轉型升級,大談如何輔助技轉,筆者當年的心境是很慚愧的。
拉麵王,久部綠郎作,河合單畫。東立,199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簡言之,黨組織缺錢,透過台商慢慢滲透成功,在提名階段動手腳,讓親美派人士一一中箭落馬。基層支持者深信德行論,但資訊戰讓他們只接受到仇恨與極化新聞,焦躁感讓支持者逼迫政治人物做出不願意的行為。劣幣逐良幣,留下的是連政治工作都懶的人,反正支持者透過新聞講幾句就信,那直接站在極化端就好,越極端就越能贏啊。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然而政黨輪替後,失去政府資源,就得透過商業手段或是資助才能選舉,畢竟出錢的是大爺,總不能得罪金主。因此,政治貴族越來越難混。國民黨的政治高官,目前看到的就兩種,一種是保持政治貴族身分,主要有金融、交通官僚體系支持。另一種則是草莽氣息重,屬於49後地方外省派系結盟者,支持者有產業界人士,地方頭人地主。
菁英階層正在做這種事,想盡辦法讓巨大的流量變成存量,不是把資金轉土地,現在主要是把資訊轉變成可利用資源。由於利用資訊獲利的方式,屬於社會文化型資本轉經濟,對越小的商家越不利,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固化。
講了一萬多個字,終於講到重點了?是啊,國民黨上層基本思維就是貴族政治,扈從體制的存在,是要讓他們去「登錄武將」用的,不僅僅武將,基層軍官跟士官都是這樣來。這結合了中國傳統儒家思維,政治貴族主要以德服人,不需要直接介入各種髒事。
在千萬人的社會裡,1%就是十萬,絕對數量產生了「人人都可做到」的錯覺。更糟糕也是更迷惑人的一點,是這十萬人打散在各行各業,代表能轉業後仍如魚得水者,幾乎也都是各行業的最頂尖。
簡言之,黨組織缺錢,透過台商慢慢滲透成功,在提名階段動手腳,讓親美派人士一一中箭落馬。基層支持者深信德行論,但資訊戰讓他們只接受到仇恨與極化新聞,焦躁感讓支持者逼迫政治人物做出不願意的行為。劣幣逐良幣,留下的是連政治工作都懶的人,反正支持者透過新聞講幾句就信,那直接站在極化端就好,越極端就越能贏啊。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然而政黨輪替後,失去政府資源,就得透過商業手段或是資助才能選舉,畢竟出錢的是大爺,總不能得罪金主。因此,政治貴族越來越難混。國民黨的政治高官,目前看到的就兩種,一種是保持政治貴族身分,主要有金融、交通官僚體系支持。另一種則是草莽氣息重,屬於49後地方外省派系結盟者,支持者有產業界人士,地方頭人地主。
菁英階層正在做這種事,想盡辦法讓巨大的流量變成存量,不是把資金轉土地,現在主要是把資訊轉變成可利用資源。由於利用資訊獲利的方式,屬於社會文化型資本轉經濟,對越小的商家越不利,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固化。
講了一萬多個字,終於講到重點了?是啊,國民黨上層基本思維就是貴族政治,扈從體制的存在,是要讓他們去「登錄武將」用的,不僅僅武將,基層軍官跟士官都是這樣來。這結合了中國傳統儒家思維,政治貴族主要以德服人,不需要直接介入各種髒事。
在千萬人的社會裡,1%就是十萬,絕對數量產生了「人人都可做到」的錯覺。更糟糕也是更迷惑人的一點,是這十萬人打散在各行各業,代表能轉業後仍如魚得水者,幾乎也都是各行業的最頂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完全起因於有勇有謀的台商,在最一開始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時,經濟手段採用雙軌制。價格雙軌制是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初期實行的一種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價格過渡模式。價格雙軌制下,同一種商品在國家的計劃經濟指標內有一種固定價格,在計劃經濟指標外有另外一種依照市場供需機制自由調節的價格,此段名詞解釋來自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據報導,謝金河:2015年兩岸關係最好的時候,陸客來台人數創下418萬人次的新高紀錄,而那一年正好是台灣經濟最慘的一年!這也代表兩岸關係好,台灣沒有更好! 其實,過去30年,資金甚至人力都往中國跑,台灣經濟怎麼可能會好?經濟成長的四要素:資金、勞工、知識資本、技術創新!未來,要掌握住,經濟才能成長!
看到很多網路上的留言分析,中國大陸的各種廠商為什麼可以把價格搞的這麼殺?很多人會把原因歸咎在什麼政治體制拉什麼政府補貼等等… 政府補貼這件事很常見,許多產業發展初期與政府合作是很正常的(甚至政府帶頭),想當年兩兆雙星台灣大力扶植面板和半導體(當然韓國也是),要知道當年台積從工研院獨立出去的時候,蓋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前一名代表,應該是…… 吳若瑄同學有提到,過去的代工產業當成本削減、利潤便會愈高。這樣的策略難道不好嗎?」提出問題的是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的朱伯勇教授。 「就讓我來回答教授的問題好了。」文逸毫不猶豫地站到台上。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完全起因於有勇有謀的台商,在最一開始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時,經濟手段採用雙軌制。價格雙軌制是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初期實行的一種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價格過渡模式。價格雙軌制下,同一種商品在國家的計劃經濟指標內有一種固定價格,在計劃經濟指標外有另外一種依照市場供需機制自由調節的價格,此段名詞解釋來自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據報導,謝金河:2015年兩岸關係最好的時候,陸客來台人數創下418萬人次的新高紀錄,而那一年正好是台灣經濟最慘的一年!這也代表兩岸關係好,台灣沒有更好! 其實,過去30年,資金甚至人力都往中國跑,台灣經濟怎麼可能會好?經濟成長的四要素:資金、勞工、知識資本、技術創新!未來,要掌握住,經濟才能成長!
看到很多網路上的留言分析,中國大陸的各種廠商為什麼可以把價格搞的這麼殺?很多人會把原因歸咎在什麼政治體制拉什麼政府補貼等等… 政府補貼這件事很常見,許多產業發展初期與政府合作是很正常的(甚至政府帶頭),想當年兩兆雙星台灣大力扶植面板和半導體(當然韓國也是),要知道當年台積從工研院獨立出去的時候,蓋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前一名代表,應該是…… 吳若瑄同學有提到,過去的代工產業當成本削減、利潤便會愈高。這樣的策略難道不好嗎?」提出問題的是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的朱伯勇教授。 「就讓我來回答教授的問題好了。」文逸毫不猶豫地站到台上。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