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吉星木星終於進入最重享受的金牛座。然而,這一開局遠不如網路上鋪天蓋地各類商業占星師宣稱的那麼美好。因為木星與冥王星、火星構成了緊張的T三角相位,木星恰恰是頂點。這組相位從5月中就開始發酵,效力一直持續到5月底。高鐵掌摑事件、停車位拉鋸事件,以及最近全民皆知的笑果封殺,乃至再次進入大眾視野、糾纏多年的明星(王力宏、大S、洪欣等)離婚案,全都向我們暗示:在真假難辨、險象叢生的一連串撕逼、折騰之後,需要重塑我們作為個體以及全社會的價值觀、道德觀、法律框架。唯有倚仗正確的生活信條,我們才可以始終以一份樂觀和從容,應對命運的高低起伏、黑暗與不平。
上
最近回了趟老家。
母親過世後,我似乎被迫著開始以一種新的視角觀察,在這片我再熟悉不過的土地上,曾跟我有過密切連結的所有人。
而我的困惑越來越多。
以前學習最優異、長輩最看好的,現在卻變得羞澀,內向,躲躲藏藏。以前成績平平,各方面毫無特色的,如今家庭美滿,衣食無憂。以前家境貧寒、許多人都瞧不起,大學畢業後只能歸隱家鄉的,如今卻是重點中學的校長。
最樂善好施、人緣最好的人,在承受多年的疾痛之後,在眾兄弟姊妹中最早離開人世。對子女照顧糊裡糊塗,無甚亮點的老人,居然九十多歲高齡,依然耳聰目明,生活自理。
以前風光無限的政府官員,如今因為子女不給力,一家人怨聲載道,自己還要擔負一家子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前羨煞眾人的大老闆、企業家,因為忙著治病,幾乎掏空了財庫的所有。以前大字不識、收入最低的兩口子,現在跟平輩比較卻是身體最結實健康,一提到兩個孫子便笑顏逐開。以前愚鈍、懶散、更沒一技之長的一家子,只因討得一個好兒媳,全家麻雀變鳳凰。
以前最橫、最不聽話的,現在腰纏萬貫,而且比以前還橫。以前最老實、本分的,現在頭髮全白,最大的嗜好是飲酒。
……
可能你會自然地感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嘛。但讓我感慨的點不在這裡。
我們自小就一直直接或間接地被家人、老師、媒體、社會教育著:要學習知識,要為人厚道,要努力奮鬥,為著光明的未來。可實際呢?實際呢?
看看這麼多人的命運,看了再看,品了再品。現在,如果允許我放下所有宗教的、靈修的、新世紀的各式理論以及信條,允許我斗膽信賴我自己的經驗、感受一回,那麼我不得不承認一個殘酷的、很喪的結論:
一個人混得好還是壞,跟他的智力,為人,努力,人脈,沒多大關係。
那些世俗眼中的成功者,總是在成功之後把過去粉飾為多麼艱苦,自己多麼努力。然而,如果把我們的視野從各式教科書上挪開,媒體渲染的傳奇故事上挪開,看看我們身邊的活生生的領導、官員、富人、平民、社畜、帥哥美女……看看所有這些人的外在與內在,沉浮與變遷,探探那些並非公開宣講的真相。好人一定就有好命嗎?乃至最無恥最厚黑的人,卻活得最豪橫。
隨著年歲漸長,我看到的這些現象越來越多,反差也越來越大,以至於嘗試對此予以解釋,曾經慰藉我的佛教中輪回、業力等理論,對我大腦的麻醉效力也越來越弱。於我而言,佛教中最接地氣的概念,大概便是“無常”。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命,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自己和老伴都深受病痛折磨的一位長輩,酒席間禁不住感歎:人這一輩子,就是要豁出去!
你以為他是在提倡勇氣和嘗試的生命態度嗎?不,他的意思是,人這一輩子,就像無頭蒼蠅東撞西撞,撞到哪裡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既然反正是撞死,那就不要多想,只管去撞吧。
不要很不屑地將之草率地評判為消極、悲觀。當你六七十了,仍深感壯志未酬或者力不從心的時候,或許會感同身受。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莊子•齊物論》
下
但我寫下這些文字,不是在提倡宿命論。相反,我想表達的是,生命中似乎有許多線程是混亂的,沒有確鑿的規律可循的,不確定的。
當我們進入這個年代,一切的變化都在加劇,一切預測都變得越來越困難。反轉,不僅出現在影視劇情裡,還出現在時事新聞裡(同一事件的報導,明天的走向會讓人大跌眼鏡),更出現在我們每個個體的命運當中。
而且,反轉再反轉。對此,大家多少已經司空見慣。
但是我們不知道我們的際遇何時會反轉。我們不知道何時突然就丟了飯碗。我們不知道哪一天就遇到了靈魂伴侶。我們不知道怎麼地身體某組零件就罷了工。我們不知道在什麼機緣之下對生命突然有了改頭換面的領悟。我們不知道會遇上持續數年的新冠疫情。我們不知道會飛到淄博只為吃個燒烤。
因此:得意莫忘形,失意莫落魄。
所謂得意莫忘形,是指得勢時不要自我膨脹太過。得勢的人很容易自私,很難站在別人角度,理解別人的處境,因為他一切都來得太順,他覺得成者在我,敗者在人。或者,容易有過度交際的傾向,說的太多,而且話題都是跟自己有關——孩子,工作,財富等等。
所謂失意莫落魄,是指不管遭遇如何的挫折,都要保持信心,守住信的力量。並且堅持在幕後默默準備,耐心等待時機。
而這十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實在是難啊。
那麼再說些容易點的吧。我們還要看到,世界永遠是在矛盾中發展的。所以,混亂、不確定並非絕對。混亂之間藏著秩序,不定之側倚著確定。
我的人生經驗和觀察,還告訴我另外一個跟前文所述看似矛盾的結論:
我們對別人做了什麼,我們就會遭遇什麼。
它有很多表現形式:
1. 我如何對待A,A就如何對待我。
2. 我如何對待A,C就如何對待我。
3. 我今天如何對待A,明年C就如何對待我。
4. ……
這個結論大家應該是熟悉的,它以不同的表述響徹耳際:吸引力法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玫琳凱黃金法則……但相信的人總是寥寥,更別說踐行者。原因之一在於,它很少以1那種最直接的方式表現出來。只有比較敏感、耐心的人,才會觀察到2、3、4的運作,承認其中的“我之所為”與“我之所受”的關聯,認識並篤信這一規律。這種回彈式的能量運作,其回彈形式的相似度,有時候讓人瞠目結舌(儘管回彈力度不同)。體悟到這一點的人,終生不忘。
因此,這個世界再怎麼荒謬和無序,這句老話還是頂用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這樣看來,人這一輩子,確實是要豁出去!儘管我無法控制我的命運,但得勢時,我要意識並珍惜這段寶貴的時光,別老想著顯擺自個兒,而是要多為家人、為社會做點實事,貢獻力量,這方面怎麼牛B怎麼來;遇上走霉運的時段,我要對自己好點,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大膽做自己想做的,我可以少點交際,獨善其身,但絕不躺平,更不犯賤。
如此,這輩子無論窮通榮辱,都不算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