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幾天前,又一位台北土生土長的老朋友被困在北車迷宮裡,花了好大力氣到處問人才密室逃脫,事後在臉書上大吐苦水。
相信有這樣的經歷的台灣人不在少數,更別提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了。在北車迷宮裡拿著地圖或手機詢問著路人的外國人面孔簡直是家常便飯。人類學徒以前坐高鐵往返台北/台中的那幾年都不知道看了幾十回了。
究竟這座彷彿千年前希臘神話中,克里特國王米諾斯所興建並困住牛頭人米諾陶的巨大迷宮究竟是怎樣煉成的呢?
我們能否像希臘神話中的忒修斯靠著線團成功逃離這座近14萬坪的地下迷宮呢?(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總面積)
1989年9月2日,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通車而正式啟用的第四代台北車站-取自張哲生臉書
北車迷宮是怎樣煉成的?
要逃脫北車地下密室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得要先打破台北車站是一個車站這個僵固的概念。
1)事實上台北車站並不是一個車站。
什麼?台北車站不就是一個台鐵/高鐵/台北捷運/機捷四鐵共構的轉乘中樞車站嗎?為什麼說它不是一個車站?
台鐵獨家時代
在1989年,配合台鐵台北段地下化正式啟用的第四代台北車站,也就是現在的那個台北車站四方塊本體與它的地下室剪票口/月台,與東西兩邊的地下停車場,以上結構確實是"一個車站"。
當年只有台鐵一家在使用這個空間,而地下化的鐵軌大致上就是從市民大道地下繞進台北車站地下。
相信跟人類學徒差不多年紀的讀者,對於如今市民大道前身的地面軌道逐步被吞食進地底這段漫長的歷史都有印象。
你以為的捷運台北車站其實是在台北車站的東面,板南線的車站大致上在忠孝西路下面,淡水線的車站大致在市民大道下面。
捷運時代來臨
以原本台鐵淡水支線改建捷運的淡水線(紅線),率先在1997年12月25日通車至臺北車站。兩年後的1999年12月24日板南線(藍線)市政府站-龍山寺站通車。接著經過漫長的十幾年的跳票與延宕後,2017年3月2日機場捷運(紫線)正式營運。
台北車站正式迎來捷運時代。同時,北車迷宮就是在這數十年當中逐步建築完成。
接續剛剛的事實1,北車迷宮的第二,三個現實是:
2)因為台北車站比捷運先蓋好幾十年,所以台北車站的正下方其實是沒有捷運的!所有的捷運台北車站都是沿著車站周邊興建的。
3)與其說台北車站的出入通道很複雜。倒不如說,台北車站站體本身把捷運紅藍紫線全給隔開了。
北車的三個捷運站其實是圍繞著北車興建,呈現倒C字型
上圖可以看見,其實紅藍紫線捷運就是圍繞著台北車站興建,呈現一個倒C(或者是注音倒ㄈ)字型。
最先蓋好的淡水線(紅線)車站在北車的東北方,最重要的出口就是市民大道與承德路口的客運台北轉運站(京站)。往北連接著R中山地下道,一路到南京西路站。
板南線(藍線)蓋在台北車站的東南邊,也就是忠孝西路的下面,東西向接著Z站前地下街,所有的出口都沿著忠孝西路,面相南面的南陽街、新光三越。
絕大部分人會迷路在紅藍線之間的那條聯通道,蓋在北車的東邊,頭頂上就是北車東出口平面車道有一堆計程車排班那裏。
最後蓋好的機捷(紫線)同樣因為被北車站體擋住了,所以只能蓋到北車的西北邊,發生弊案爛尾的雙子星大樓的正下方。以Y台北地下街平行的一條連通道與紅線連接。
簡而言之,捷運台北車站其實都只是繞著台鐵北車車站周邊蓋。你不要把它們想成一個整體(因為從來就不是),就不覺得亂了。
(下集續待)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訂閱追蹤,點擊愛心,留言+分享。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歡迎小額打賞本專欄<人類學徒的雜想>,感謝五月份打賞讀者跟著人類學徒胡思亂想。
人類學徒在此作揖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