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乘資訊焦慮奔馳的巨獸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忘了在哪邊看到這本書的推薦,但我確實屬於「不消費新聞」族群的人。從小我就傾向使用電腦而非觀賞電視節目。而在網路日漸發達之後,網頁能查詢到的資訊越來越多,每家新聞台定時定點提供的新聞總是大同小異,缺乏新奇,更沒有回頭消費電視新聞的動機。
於是我不知不覺達到這本書提倡的行為——「拒看新聞」。
想必現在的我們都對「資訊焦慮」有概念。因為害怕自己錯失重要消息、認為自己該關心國家乃至世界大事,也為了跟朋友對話不至於一問三不知,我們總是繃緊神經,有什麼新消息,絕不錯過。
然而,我們攝取的「新知」到底是什麼?是「新知」還是「新資」?

新聞非你能力圈內之物

IBM的創辦人湯姆・華生曾說過一段話:「我不是個天才,我只是在某些點上有才,而我始終圍繞在這些點上。」
就像我們不會要求一個甜品師傅做出好吃的義大利麵,也不會要求一個水肺教練做出行銷計畫。術業有專攻,只要能在專業領域爬到頂點,就算是「生活白癡」也什麼大不了。「專才」只要足夠專精,就能走到行業前端。
然而,新聞卻不斷告訴你「與你的專業無關的事實」。或許某個國家領袖的貿易決策十分重要,但無法解構的資訊是沒有價值的。如果真的很想拓展自己專業的範圍,與其每天花上半小時瀏覽無法理解的資訊,不如入手一本經過專家深思熟慮後撰寫的分析書籍,更能全盤了解前因後果。

新聞會妨礙思考

聽過「聰明是新的性感象徵」這個說法嗎?那麼,你真的該少看新聞了。
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者艾利諾・馬奎爾、凱薩琳・伍力特與雨果・施皮爾斯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想問的是:計程車司機腦袋裡的街道知識,是否可以用某種方式觀察得到?更明確地說,如果某人當了計程車司機,他的大腦結構會改變嗎?
他們定期把培訓中的計程車司機和對照組的公車司機送進核磁共振斷層掃描儀(MRT)裡。一開始,兩組人員的大腦之間沒有看到任何差異。然而在計程車司機取得執照幾年後,研究人員在他們大腦的海馬迴(對長期記憶很重要的組織)上,觀察到了結構性的改變:相較於公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的這個部位明顯有更多的神經細胞。隨著幾年過去,這種大腦結構上的差異愈來愈大。不過計程車司機雖然擁有較好的「心智街道圖」,在記憶新的幾何形圖案上卻表現較差,公車司機在這方面就相對地沒有問題。原因是大腦某個部位的進步,可能會與某些其他部位的退化相伴而生。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司馬賀早在半世紀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資訊會消耗掉的東西顯而易見,它消耗的是資訊接受者的專注力。資訊氾濫會讓人產生專注力不足的現象。」
神經生物學家羅及基及東京大學的研究員金井良太則都確認了以下的結論:一個人愈常同時消費不同類型的媒體,前扣帶迴皮質的神經細胞數量就會愈少。這是我們大腦內部掌管注意力、道德思考與控制衝動的部位之一。而在高度新聞成癮者身上確實觀察得到以下現象:他們的專注力退化,在情緒控制上也出現問題。
是不是很驚悚?好吧,讓我們開始戒斷吧。而據作者的觀察,在新聞戒斷之後,大腦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不覺疲倦地接受長篇文章的結構狀態。所以,大腦真的會變笨,而且是從根本結構開始改變。

新聞讓我們變得渺小

打開臉書,名人們光鮮亮麗的生活令人嚮往;點開IG,朋友們精彩的週末行程令人羨慕;點開新聞,某某藝人添購豪宅的消息令人惆悵。於是乎,我們轉瞬間成為擁有最無聊人生和社會地位最低下的人。
新聞消費讓我們把潛在競爭者的範圍擴大到整個世界,讓我們自己去和跟自己半點關係都沒有的人相提並論。
想必大家都減過肥。家裡茶几上如果擺滿餅乾糖果,總會忍不住伸手去拿。過年過節回到老家,無所事事就拿起看到的零嘴開涮。
看不到的時候不需要意志力克制,看得到的時候總是難以不想。就像「房間裡的大象」,越告訴你「不要」,越意識到那個東西的存在。
還不夠驚人嗎?倫敦大學學院教授麥克・馬爾默特爵士指出,社會地位低的人比較容易生病,較常受憂鬱之苦,也會死得比較早。所以當我們閱讀新聞時,「自己不夠好」這個念頭便會不斷被強化,這不就是慢性自殺嗎?

新聞助長了什麼?

  1. 習得無助:如果人的大腦總是接收模稜兩可的訊息,卻沒辦法進行處理,一段時間後便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受害者的角色裡。處理事情的動力會衰減,人會變得被動消極。兩千多年前,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在他的小手札裡開宗明義地說了:「有些事是我們力所能及,有些則否。」這句話的精髓在於:對我們力所不能及之事花費心思,是愚不可及的。而幾乎所有我們從新聞裡聽到的事,都是我們影響不了的。
  2. 恐怖主義:恐怖主義之所以能發揮作用,全都拜媒體之賜。恐怖份子真正的武器不是炸彈,而是炸彈所引發的恐懼;真正的實質威脅相對很小,心裡感受到的威脅則很大。把人殺掉,對恐怖份子來說不是最重要的,他們尋求的是策略性目標:他們訴求政治變革,他們支持分離運動,他們試圖破壞執政者的信譽,透過新聞報導與輿論反應所得到的注意力,讓他們的訴求被看見。

新聞操弄了事實

你在讀報紙時,讀的是事實真相還是廣告宣傳?我們以為自己在吸收新知,實則接收了加工過的「真實」。

新聞如何毀掉我們內心的平靜

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曾在兩千年前提出近一步的哲學主張:「你關注的是什麼,決定你變成怎樣的人⋯⋯假若你無法決定要在自己的腦袋裡裝進什麼思想與意象,別人會幫你決定。」
當我們漫無目的瀏覽新聞時,看到的皆是駭人聽聞、道德淪喪的社會事件,難免認知社會就是如此頹敗、混亂。當我們如此認定,大腦便會抓取更多佐證的案例,強化我們的觀點。於是,我們越來越恐慌、害怕,好似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壞人、遇到的每件事都是壞事。

你擔心「沒有新聞」的生活會讓你在聚會上成為一個無聊的人嗎?

馬可・奧里略:「我們有權利對事物不發表任何意見,更有權利使我們的靈魂不受騷擾;因為事物本身並沒有迫使我們形成判斷的天然能力。」
真正使我們有趣的,不是我們是否「知道」一件事,而是我們對於那件事是否「擁有獨特的觀點」。當我們省下閱讀龐雜新聞的時間,轉而密集思考,我們便能產生獨一無二、無從推翻的自我邏輯。
讓我們成為能自主選擇自己讀物的主人吧,而非別人餵養什麼,就吞食什麼的寵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36內容數
閱讀,是打開生命的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些爬上山頂的人,一半是愛著自己,一半是愛上自我消弭。」
「那些爬上山頂的人,一半是愛著自己,一半是愛上自我消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資料、資訊、知識所包圍。然而,為什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卻未必變得更有智慧,甚至經常做出錯誤決策呢?這背後原因,部分可能與我們不自覺「認知吝嗇鬼」(Cognitive Miser)相關。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哲文韻味】     身為「重度資訊焦慮患者」,無時無刻都想滑著手機、看著新資訊,縱使他是些垃圾資訊、短影音、沒營養的八卦新聞,都能讓我的腦袋假裝正在學習中,讓病情得以緩解。在成千上萬的訊息中,我的靈魂和肉體突然分離,就在那幾個文字間進行飄渺之旅:「人病了吃藥:為什麼世界病了吃人」。對阿!為什麼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資料、資訊、知識所包圍。然而,為什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卻未必變得更有智慧,甚至經常做出錯誤決策呢?這背後原因,部分可能與我們不自覺「認知吝嗇鬼」(Cognitive Miser)相關。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哲文韻味】     身為「重度資訊焦慮患者」,無時無刻都想滑著手機、看著新資訊,縱使他是些垃圾資訊、短影音、沒營養的八卦新聞,都能讓我的腦袋假裝正在學習中,讓病情得以緩解。在成千上萬的訊息中,我的靈魂和肉體突然分離,就在那幾個文字間進行飄渺之旅:「人病了吃藥:為什麼世界病了吃人」。對阿!為什麼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