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現在情緒好激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也是一篇集合片段的雜文。
昨天帶電腦去新竹修,大概要七到十四天後才會好,現在還是只能把手機上隨手記的東西貼上來,這幾天睡不著覺都在讀費蘭特的書信,儘管她是一位「不具名」的作家,我無從得知她的生平和經歷(想必是和我很不一樣),我從去年初開始有些著迷她的文字(但也不至於當成偶像崇拜),現在終於找到原因了——費蘭特說,「因為性格的原因,我很難對自己進行歸類,我無門無派,但也沒有任何懊悔」,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這麼說或許很厚臉皮,我怎麼可能拿自己和百大重要女性相提並論?
去年讀《那不勒斯故事》時我就對女主角提到自己在大學教書的大姑面對女性主義的看法很有共鳴,她認為那是一種隨波逐流,自覺為知識份子而必須有的概念,讀了很多書的人可能會強行把書上看到的概念想成是自己的主張,當然我在生活中也遇過這樣的人,總是覺得很尷尬⋯⋯這也就是我的反意識形態。我們真的沒有必要搞清楚左派右派在幹嘛,每一種文化對名詞的劃分都無法完全代表我們獨特的思想,所以這也是我一直不願意說自己是女性主義或者反對什麼主義的原因。
我現在激動就是看到我的女神(只是形容詞,沒有偶像崇拜)對此看法和我如此契合,之前Lola跟我說讀完《成年人的謊言生活》感覺好像是我會寫出的故事,我讀後也有點這麼感覺,這或許也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為什麼我的思想會和一位出生在四十年代的拿坡里的女性如此接近?
以下對書中的文字敘述都是憑印象寫的,意思表達到了而已。
前幾天想到應該做點其他事,筆電就壞的連文書工作都無法做,睡不著只好翻書,完全被費蘭特的書信迷住了,再看下去可能繼續失眠。
導演寫信邀請她到羅馬觀賞由她小說改編的電影首映會,她回答,「您明知道這要求會讓我很為難」;記者寫信要求採訪她,她問「是什麼情況讓您決定在讀完小說一年後,被翻拍成電影才要採訪我?您認為藝術有分等級嗎?一個無人知曉的作家寫的好作品不值得被報導嗎?」
很有趣的是記者回應她,「您說的沒錯,在我的業界中確實存在此問題,但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去年在國外的通訊社工作,不為《共和國報》寫藝文專欄」。我看出來費蘭特讀完媒體傳送來的問題有些技癢想回應,我猜測她是個很真誠的人才無法看到「問題」而不回應,她也不是一個冷酷的人,她不希望別人誤解她的想法,所以經常在長篇大論之後說「我希望您不要誤解」。
我去年寫過不一定要發表自己的意見,那時我很反感在matters上的蹭新聞熱點,在生活中也總會有人問我「你是讀法律的,這種事不表達一下嗎?」,我並不是覺得沒必要發表自己的想法,而是並非每個人對一個事件都會有絕對的正義(這兩詞就不能放在一起),那發表了一個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文章又有什麼意義?
費蘭特對媒體的回應很真實也剛好是我的想法,她說「我請求您的原諒,因為我的回答可能會非常混亂,有時會前後矛盾。」,我很討厭有人跟我說「你之前不是這樣想啊!」,難道人的思考不會因為情況不同或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嗎?所以,她說,「我沒有勇氣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立場,在成長過程中,我看到、聽到、讀到的或者記下的東西造就了現在的我」——這段話我也曾經寫在文章中,現在讀到感覺好像我抄襲費蘭德!
費蘭特很喜歡寫回信或至少告訴對方她讀信的感受,但不一定會寄出,我認為她是完美主義者,拒絕記者的採訪也因為自己無法坦率的回答;拒絕看改編電影說是因為她正在另一個創作,怕情緒受到影響而耽誤創作。(如果她就是那不勒斯故事的主角就是處女座的,蠻符合她書信的文字~)
她看完電影後跟導演說自己很滿意,並花了很長篇幅分析許多鏡頭的意義、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動,稱對方消除了她對文學改變電影的偏見並給予極高的評價,她從電影中重新看到自己筆下的那不勒斯而感到害怕⋯⋯這封寫得很長的信沒完成也沒寄出。
我覺得她很有勇氣是她「拒絕」被當成一個備受肯定的作家而得到關注,她很明確隱身於作品背後的決定,但她同時又有勇氣說自己並不想表達什麼意見,因為大眾總是期待知識份子說點什麼,尤其是她那個時代的人,可以想像假設她確實是一位大學語言學教授,她在各種場合中看過多少人信口開河,然後內心想著這些人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光想像這個畫面就替她感到痛快,我也明白野人先生不要強調自己的背景的心態了。
我對一個作家產生好奇就會在那段時間一直讀她的文字,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又輪到費蘭特,去年夏天我也在讀她,她對文字的錙銖必較、發表意見時的鉅細靡遺實在太像那不勒斯故事的埃蓮娜!
看到一位作家寄封信也這麼糾結,突然覺得心情好一點。
毫無關係的另一個片段。
昨天想到自己有段時間看到希臘字母就不開心,想起和我相戀的義大利男孩曾經為了一個女孩學習希臘文,但他從來沒有學習中文的心意,反倒是買了義大利文的教材給我(我其實還記得一點點義大利文,很困擾),他說自己沒有年輕時的傻勁,並非比較喜歡那位希臘女孩,但當時我們明明都才二十出頭,我心裡也想他比我還笨,應該很難學會中文。
我應該不是個自卑的人,但我那時很在意他們有共通的文化,至少他們的文化比較相近,我讀了點古典文學怎麼可能趕得上,所以就很討厭看到希臘字母出現,她應該是我唯一嫉妒過的人,可是嫉妒的不是她本身,我從來不好奇她長怎樣或是她在幹嘛,我現在總算承認這個嫉妒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2會員
231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費蘭特寫給出版社的書信基本上就是很有禮貌地一再強調自己隱身的立場,祝賀出版社成立十五週年,說的她可以寫出任意主題的內容表達恭賀,但即使寫了事實也會受到懷疑,這次她決定只真摯的祝福,不賣弄文學⋯⋯
莫泊桑寫過一篇短篇提到一個荒謬的諾曼第人,再來我就只能想到安妮艾諾自述的族人,說著方言、不修邊幅、生活不太富裕,盡可能的勞動又經常是酒鬼,我理解中的諾曼人是偏紅頭髮、淺色眼睛,兩頰總是紅紅的,皮膚白皙,特別明顯的雀斑,就像安德烈一樣。
你試著把所有事情記在筆記裡,以為這樣可以計畫一切,你又為這種念頭感到羞愧,想著:「我是多狂妄自大,為什麼無法學著交托、相信,等待應許?」,他們說掌控和交托是不可能存在的,你曾經耐心祈求和等待,讀著一本關於尼采的時間說,那是很矛盾的,可是當時你又是怎麼說服自己一邊讀經一邊讀「這種」書?
皇冠出版的艾諾中譯版的《La Place》中加上了《Une Femme》,兩本書分別寫其父親與母親的生平,父母親死亡相隔約二十年(出版年份相差四年),但在中文書名中只保留了《位置》,如果要更無聊的說,出版商在新的一版中為何要將以女性為主軸的故事附加在男性故事之下?
艾諾在書中一開始就表達了在父親過世後想著手寫關於父親的生平,以前不敢寫是怕別人覺得「我們不夠好」,我讀到這裡時被刺痛了一下,相同的陳述在《那不勒斯故事》中也有,她們花了幾十年的努力才離開原來的階級,如今又要把自己成長背景寫出來,但對於每個寫作者而言想逃避的不全是「階級」
我讀完《鎧甲的裂縫》後想到了,這應該就是我讀法國小說經常有的感受,說著一個很平常的故事,讀者在其中會自行想象出其他更高明的東西
費蘭特寫給出版社的書信基本上就是很有禮貌地一再強調自己隱身的立場,祝賀出版社成立十五週年,說的她可以寫出任意主題的內容表達恭賀,但即使寫了事實也會受到懷疑,這次她決定只真摯的祝福,不賣弄文學⋯⋯
莫泊桑寫過一篇短篇提到一個荒謬的諾曼第人,再來我就只能想到安妮艾諾自述的族人,說著方言、不修邊幅、生活不太富裕,盡可能的勞動又經常是酒鬼,我理解中的諾曼人是偏紅頭髮、淺色眼睛,兩頰總是紅紅的,皮膚白皙,特別明顯的雀斑,就像安德烈一樣。
你試著把所有事情記在筆記裡,以為這樣可以計畫一切,你又為這種念頭感到羞愧,想著:「我是多狂妄自大,為什麼無法學著交托、相信,等待應許?」,他們說掌控和交托是不可能存在的,你曾經耐心祈求和等待,讀著一本關於尼采的時間說,那是很矛盾的,可是當時你又是怎麼說服自己一邊讀經一邊讀「這種」書?
皇冠出版的艾諾中譯版的《La Place》中加上了《Une Femme》,兩本書分別寫其父親與母親的生平,父母親死亡相隔約二十年(出版年份相差四年),但在中文書名中只保留了《位置》,如果要更無聊的說,出版商在新的一版中為何要將以女性為主軸的故事附加在男性故事之下?
艾諾在書中一開始就表達了在父親過世後想著手寫關於父親的生平,以前不敢寫是怕別人覺得「我們不夠好」,我讀到這裡時被刺痛了一下,相同的陳述在《那不勒斯故事》中也有,她們花了幾十年的努力才離開原來的階級,如今又要把自己成長背景寫出來,但對於每個寫作者而言想逃避的不全是「階級」
我讀完《鎧甲的裂縫》後想到了,這應該就是我讀法國小說經常有的感受,說著一個很平常的故事,讀者在其中會自行想象出其他更高明的東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但麗麗絲的計畫並不順利,和派克常常聊天的女人叫麗那˙那提,她是派克的親妹妹,派克當初不願意娶麗麗絲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瞧不起麗麗絲是哥布林,而是因為人類家族大多排斥魔物當妻子,更何況麗麗絲又是哥布林,哥布林或史萊姆是低階魔物,一般人類家族更不可能接受,所以派克一直在和家人溝通,妹妹口才好,所以...
Thumbnail
  和小說家做朋友是一項危險的賭注,因為一不小心,你就會被寫進他的小說裡,成了一號人物。小說家維琴尼亞‧吳爾芙曾在日記裡說,每當她遇到一個朋友時,就想「我要如何把她寫進我的小說裡」,雖然她對此一念頭深感「慚愧」,但卻積習難改,照寫不誤。也難怪很多讀者在曉得小說「寫些什麼」後,會轉而對「它在寫誰」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倒不是想要為第三者辯解,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自願做他人關係中的第三者,而書中女主角頻繁的自我對話中更揭露此事。在這樣的關係剛開始時,她是有自信自己可以控制一切不會深陷其中的。她相信理性、有智慧、又以女性主義為傲的自己,絕對不會讓自己身陷情感的泥沼。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即使我们无数次被诱惑卸下我们的防卫——出于爱出于疲惫,出于同情或好意——我们女性都不应该这么做。我们会—寸寸地失去我们已经争取到的东西。(埃莱娜·费兰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警語:內容含有兄妹、兄弟亂倫R18情節描寫,請斟酌閱讀。】 費瑪有心事。 塔木爾幾乎沒見過她說謊的模樣,而這肯定和費瑪刻意從他身上移開的視線有關。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
Thumbnail
"你值得最好的幸福,即使世界背叛你,我願背棄世界愛你。" 喜歡教授的歡迎圍觀,這就是一篇治癒文。 女主不瑪莉蘇,不小白,不萬能。 故事忠於原著但有著不同走向,戰鬥場面有,小虐有,甜文有。 史萊哲林毒舌應該很過癮,請安心食用。 想來噴的也歡迎,但請針對本文,感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但麗麗絲的計畫並不順利,和派克常常聊天的女人叫麗那˙那提,她是派克的親妹妹,派克當初不願意娶麗麗絲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瞧不起麗麗絲是哥布林,而是因為人類家族大多排斥魔物當妻子,更何況麗麗絲又是哥布林,哥布林或史萊姆是低階魔物,一般人類家族更不可能接受,所以派克一直在和家人溝通,妹妹口才好,所以...
Thumbnail
  和小說家做朋友是一項危險的賭注,因為一不小心,你就會被寫進他的小說裡,成了一號人物。小說家維琴尼亞‧吳爾芙曾在日記裡說,每當她遇到一個朋友時,就想「我要如何把她寫進我的小說裡」,雖然她對此一念頭深感「慚愧」,但卻積習難改,照寫不誤。也難怪很多讀者在曉得小說「寫些什麼」後,會轉而對「它在寫誰」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倒不是想要為第三者辯解,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自願做他人關係中的第三者,而書中女主角頻繁的自我對話中更揭露此事。在這樣的關係剛開始時,她是有自信自己可以控制一切不會深陷其中的。她相信理性、有智慧、又以女性主義為傲的自己,絕對不會讓自己身陷情感的泥沼。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即使我们无数次被诱惑卸下我们的防卫——出于爱出于疲惫,出于同情或好意——我们女性都不应该这么做。我们会—寸寸地失去我们已经争取到的东西。(埃莱娜·费兰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警語:內容含有兄妹、兄弟亂倫R18情節描寫,請斟酌閱讀。】 費瑪有心事。 塔木爾幾乎沒見過她說謊的模樣,而這肯定和費瑪刻意從他身上移開的視線有關。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
Thumbnail
"你值得最好的幸福,即使世界背叛你,我願背棄世界愛你。" 喜歡教授的歡迎圍觀,這就是一篇治癒文。 女主不瑪莉蘇,不小白,不萬能。 故事忠於原著但有著不同走向,戰鬥場面有,小虐有,甜文有。 史萊哲林毒舌應該很過癮,請安心食用。 想來噴的也歡迎,但請針對本文,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