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KAMI電子報〗No.12 故事的開頭、泳池,與錯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親愛的收信人:
先來公佈上一期的答案。
1.
「品味的意思,就是選擇說出多少的話嗎?」
電梯門緩緩闔上的當下,妳這麼問了我。
而我眨眨眼。
2.
「品味的意思,就是選擇說出多少的話嗎?」
妳這麼問我,當時電梯門正緩緩闔上。
我眨眨眼。

2是我寫的。
表單只有三個人填,但不管怎麼看,三份回答都非常有意思,不設定必填果然是正確的決定,從每個人的回答乃至於「選擇哪題不答」都能看出很多資訊。
人類,果然,很有趣。(露出西索式的笑容)
當時看到1的文字,整個被trigged,冷靜下來後想知道自己到底在不爽什麼,於是歸結出以下要點:
我很重視節奏感與文字的分鏡。
「品味的意思,就是選擇說出多少的話嗎?」
這相當於特寫鏡頭,可能只看得到人的嘴巴,或者畫外音。
妳這麼問我,
人出現了。同時敘述者確立,「我」是被「妳」問的人。
當時電梯門正緩緩闔上。
整個電梯的場景出現了,然後用「當時」揭示這是主角的回憶場景。
我眨眨眼。
主角從回憶中回到場景的當下,時間繼續進行。
所以短短三行內就摺疊了許多細微的鏡頭與時態,但這些摺疊在版本1中都被抹平了。我才會強烈地覺得「不行!絕對不能這樣改!」說不定這也是我的作品被亂翻譯時會抓狂的時候(已經假設自己會被翻譯到海外)。
這種繁複細微的開頭是我很喜歡的風格,這種類型的極致大概就是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許多年後,當邦迪亞上校面對行刑槍隊時,他便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找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有沒有!這種充分表現「扭力」的開頭,這種把遙遠的未來與遙遠的過去*在一句話的長度裡強制焊接在一起的自信與才華。
*出自漫畫《棋魂》結局
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擅長寫開頭的那種人。
我很常寫極短篇,我的作品大多在100字與3000字的幅度裡擺盪,忽視文體的限制,這是我的舒適圈。
在這種長度裡,開頭與結尾顯得很重要,兩者相加幾乎佔了一半以上的比重。
就像在只有三十公尺長的泳池裡游泳,這堵牆與對面那堵牆,怎麼使用兩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品的成敗。
偏偏我又是很喜歡蹬牆的選手。
這個比喻有個好處,就是蹬牆很容易被視為偷懶。啊我就喜歡偷懶。
總之在高翊峰的「科幻短篇小說」這堂課上我這寫開頭的自信遭受嚴重打擊,笑鼠。
還記得那週老師說接下來的作業是寫出一個真的開頭(之前都在討論大綱打地基),還再三強調他這次會比以往嚴格,被打槍可以隨時上傳新的開頭。
我鬥志高昂,想說這篇小說我至少可以寫出五種開頭。
結果自從第一個很久以前寫好的開頭被打槍後,我苦思到最後一刻才寫出第二個,不敢思考好壞,閉著眼睛就交了出去,以下就是它:
白子落下前的幾秒,徐之廷又再次回想起一件很久以前的往事。
從黑子的著手輸入Gray,到Gray回應的一分鐘裡,頂尖棋手們的思緒就像微觀的量子之海一樣,經歷過無數次漲落。
徐之廷卻每次都只會想起一件事。
「不會下的地方想再久都一樣。」
那是小時候道場的代課老師說的。他站在與徐之廷對弈的同學背後,冷冷將那句話丟過來。大家下完後老師對那盤棋做了仔細的檢討,所以也沒人知道徐之廷就抱著那句話到了現在。「不會下的地方想再久都一樣。」
然後老師交回的檔案裡,是這樣:
從黑子的著手輸入Gray,到Gray回應的一分鐘裡,頂尖棋手們的思緒就像微觀的量子之海一樣,經歷過無數次漲落。
(?)白子落下前的幾秒,徐之廷又再次回想起一件很久以前的往事。
徐之廷卻每次都只會想起一件事。
「不會下的地方想再久都一樣。」
那是小時候道場的代課老師說的。他站在與徐之廷對弈的同學背後,冷冷將那句話丟過來。大家下完後老師對那盤棋做了仔細的檢討,所以也沒人知道徐之廷就抱著那句話到了現在。「不會下的地方想再久都一樣。」
我看不懂,在課堂上就問老師對調的用意是什麼?
他再次確定我想不出原因,才指出:「『白子落下前的幾秒,徐之廷又再次回想起一件很久以前的往事。』的下一行,是往事嗎?」
我的表情像被雷劈到。
這就是盲點,就是老師前幾堂課提到過的「讀者與作者的認知落差」:作者以為自己寫到了,讀者接收到的卻是另一回事。
我在心中自己偷偷下了運鏡的指令:
白子落下前的幾秒,徐之廷又再次回想起一件很久以前的往事。
->暫停,時間重播
從黑子的著手輸入Gray,到Gray回應的一分鐘裡,頂尖棋手們的思緒就像微觀的量子之海一樣,經歷過無數次漲落。
徐之廷卻每次都只會想起一件事。
但這個指示並不會出現在讀者心中。特別是在毫無資訊的開頭,更容易引起混亂。
實際上,在我的第一個版本中,的確是沒有量子之海這段,是後來才加進去的。而我為了維持「白子落下前的幾秒,徐之廷又再次回想起一件很久以前的往事。」這個簡潔漂亮的開頭,而把結構改成了你現在看到,有點反覆拖沓的樣子。
其實我並不討厭這樣的開頭,甚至在打這篇文時重新覺得,說不定讀者看完還是可以發現的。而反覆也不是壞處。
但最初那個震撼還是很重要,原來自己還存在這種盲點,這種盲點就是需要同等級或更強的旁人才能點出來啊。
最後附上我現階段的版本:
徐之庭總是忍不住將參與這場對局的幾千名棋手想像成一座神經網路,這可能也是為何比賽的這段歲月裡,他越來越喜歡往山上跑。待在高的地方,他總覺得自己能在俯瞰時把這顆大腦看得更清楚。
從人類的著手落上棋盤,到Grey回應的一分鐘裡,徐之庭眼中這座網路就像微觀的量子之海一樣,每個節點都經歷無數漲落。
在千百雙眼睛的凝視下,直播畫面上十九乘十九的棋盤反而有種不可思議的寂靜。白子落下的前幾秒,徐之廷再次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句話。
「不會下的地方想再久都一樣。」
那大概是小時候學棋時某個老師說的,如今徐之庭已經想不起到底是哪個老師了。只留下這句話,「不會下的地方想再久都一樣」。
然後白子落在了棋盤上。
徐之廷再次感受到一種恐懼,那種恐懼拉著他回到了與Grey交手的第三盤棋上。那是這位世界冠軍生平第一次,感覺到棋盤上那片空白顯得如此深不可測。
是個加裝了很多東西的繁複開頭ㄋ
絕對還不到滿意,但看了還是好爽。寫小說好好玩。
那麼這封電子報就先寫到這裡,冬季似乎偷偷要來了,接下來的日子祝各位平安快樂。
DEKAMI/蔡翔宇
avatar-img
54會員
109內容數
我的小說創作、日常隨筆,與非當期電子報存放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鮫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在是午夜12:27分,距離未央關店還有半個小時。 大概不夠我寫一封電子報。 從下午六點進門一直工作到剛剛,剛剛正在處理RPG的劇情。 精神聚焦到一個關鍵,我發現要馬捨棄劇情的合理性,不然就會導致玩家根本沒有發現我所隱藏的機關。 以小說來說,就是寫得太平順工整,導致讀者根本沒發現伏筆。 陷入兩難。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前幾天聽聞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所謂前幾天,真的是種很好用的時間量詞) 我的兩位朋友在噗浪上討論起了我的電子報,而他們僅僅是互相追蹤,並不認識彼此。 更早以前,也曾有朋友拍了北藝大音樂系的某個置物櫃,裡頭有我印的明信片。 而我根本不認識除了那位之外,其他北藝大音樂系的朋友。
親愛的收件人: 還記得第一封電子報的內容嗎? 我當時去聽張懸演唱會,live結束後,碰巧與她坐在同一張長椅上,躲了約五分鐘的雨。我一直在想,張懸有種特別的距離感,就是她在講黃色笑話時都會有的那種距離感。 或許是太過聰明的女生都會有的那種。「太過聰明的女生」,好老朽的分類,大概到了2025年就會跟艘輪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走出高鐵的冷氣風門,就到了南國。 這是《雪國》的開頭,一本我從沒看完的書。 這期電子報的標題是否叫做「吃書脊的人」? 如果沒有,肯定是我改變了心意。 還是回到漂流少年上面來吧。 是的,還要再介紹兩種能(概)力(念)。 建構式世界,還有心理學導向與寫實主義導向的。
親愛的收件人: 欸說真的,這期的電子報可能會很長,你們想直接看,還是我先貼我寫成專欄的方格子文章連結? …… 嗯,我寫的東西總被說有種自言自語的感覺,但問問題又得不到回答,這總不能怪我吧? …… 開玩笑的。 緣由說明起來有點複雜,總之我最近決定往方格子這個坑跳下去。 真的是坑哦。每次發文章為了排版、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美美只要打開email的撰寫欄就能寫出東西,或者說只有這樣才能寫。 所以美美是誰? ... 不好意思。 請容我先記述一下靈感: 說起來,藤本樹在〈再見繪梨〉中以漫畫介質呈現電影(手持攝影機)質感的手法之所以不會令人感到不安(我反而還覺得有些心安),大概是因為它如此軟爛地向這個時代
現在是午夜12:27分,距離未央關店還有半個小時。 大概不夠我寫一封電子報。 從下午六點進門一直工作到剛剛,剛剛正在處理RPG的劇情。 精神聚焦到一個關鍵,我發現要馬捨棄劇情的合理性,不然就會導致玩家根本沒有發現我所隱藏的機關。 以小說來說,就是寫得太平順工整,導致讀者根本沒發現伏筆。 陷入兩難。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前幾天聽聞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所謂前幾天,真的是種很好用的時間量詞) 我的兩位朋友在噗浪上討論起了我的電子報,而他們僅僅是互相追蹤,並不認識彼此。 更早以前,也曾有朋友拍了北藝大音樂系的某個置物櫃,裡頭有我印的明信片。 而我根本不認識除了那位之外,其他北藝大音樂系的朋友。
親愛的收件人: 還記得第一封電子報的內容嗎? 我當時去聽張懸演唱會,live結束後,碰巧與她坐在同一張長椅上,躲了約五分鐘的雨。我一直在想,張懸有種特別的距離感,就是她在講黃色笑話時都會有的那種距離感。 或許是太過聰明的女生都會有的那種。「太過聰明的女生」,好老朽的分類,大概到了2025年就會跟艘輪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走出高鐵的冷氣風門,就到了南國。 這是《雪國》的開頭,一本我從沒看完的書。 這期電子報的標題是否叫做「吃書脊的人」? 如果沒有,肯定是我改變了心意。 還是回到漂流少年上面來吧。 是的,還要再介紹兩種能(概)力(念)。 建構式世界,還有心理學導向與寫實主義導向的。
親愛的收件人: 欸說真的,這期的電子報可能會很長,你們想直接看,還是我先貼我寫成專欄的方格子文章連結? …… 嗯,我寫的東西總被說有種自言自語的感覺,但問問題又得不到回答,這總不能怪我吧? …… 開玩笑的。 緣由說明起來有點複雜,總之我最近決定往方格子這個坑跳下去。 真的是坑哦。每次發文章為了排版、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美美只要打開email的撰寫欄就能寫出東西,或者說只有這樣才能寫。 所以美美是誰? ... 不好意思。 請容我先記述一下靈感: 說起來,藤本樹在〈再見繪梨〉中以漫畫介質呈現電影(手持攝影機)質感的手法之所以不會令人感到不安(我反而還覺得有些心安),大概是因為它如此軟爛地向這個時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輕時總想趕快獲得成功,就像不停地衝刺短跑賽。但是長跑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孤獨的。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蘇笑笑輕巧巧地藉著踩踏井壁迅速地往井底尋去,井壁其實是有架著梯子的。誠如他所料,井底並沒有水,有稍微濕潤的泥土,一側有著通道,不高,他得彎著腰方能前行。其次,坑道裡並沒有燈火,空氣混濁,即便有燭火也很難長久燃燒。他想這通道是設計給下人或護衛們通行,貴人們才不會低腰行走,更遑論黑漆漆地方摸黑前進。
在X上看到河道上的一段話, 「一個等待身處理想狀況才要寫作的作家,最後會等到死掉都沒寫半個字。」 —E. B. White,《夏綠蒂的網》作者。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有感受到一絲電流, 也因此決心在這裡開啟一段旅程, 不想在最開始就對自己的寫作和用字能力有期待或設限, 希望能夠細水長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不少人知道我在寫小說,哪怕一個人跟我不是特別熟,連一句話都沒有講過,可能都會因為課堂上的自我介紹和上台分享,碰巧知道縱光這個人喜歡寫小說。再早點認識我的人,甚至還會知道我曾經非常想成為職業作家(不將全職作家納入生涯規劃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Thumbnail
那片潮濕的湛藍與灰,為什麼想逃?為什麼留下? 和你流淌,聽海浪靜靜呼吸的早上,我沒看到答案! 只知道手捧咖啡,孩子的滑板車滑過濱海視線, 平凡生活因著消失看似不凡,藍天與海因為原點有著不同的眼界。
Thumbnail
我掙扎著躲過被風箏正面襲擊,卻甩不開裴成的手勁,臉也還是被傘骨蹭了一下,好巧不巧腳又絆到地面上凸起的石頭,整個人往池塘方向摔了過去。 我在水源稀少的北境生活多年,騎馬還算勉勉強強,游水卻是一竅不通,因此跌進腳碰不到底的池塘時,我心想這次還真是完蛋了。
Thumbnail
這是一部我臨時發想的短篇小說,大約在除夕前兩天開始寫,然後於初一、初三陸陸續續補完內文,前後也算是花了四、五天的時間,最終完結於一萬多字。 這是我以前時常會做的隨寫練習,不會去管故事結構、錯字、劇情節奏,一切全憑直覺書寫,主要是為了訓練及時寫作的大腦運作與肌肉記憶,對於長期寫作是非常有用的訓練手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輕時總想趕快獲得成功,就像不停地衝刺短跑賽。但是長跑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孤獨的。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蘇笑笑輕巧巧地藉著踩踏井壁迅速地往井底尋去,井壁其實是有架著梯子的。誠如他所料,井底並沒有水,有稍微濕潤的泥土,一側有著通道,不高,他得彎著腰方能前行。其次,坑道裡並沒有燈火,空氣混濁,即便有燭火也很難長久燃燒。他想這通道是設計給下人或護衛們通行,貴人們才不會低腰行走,更遑論黑漆漆地方摸黑前進。
在X上看到河道上的一段話, 「一個等待身處理想狀況才要寫作的作家,最後會等到死掉都沒寫半個字。」 —E. B. White,《夏綠蒂的網》作者。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有感受到一絲電流, 也因此決心在這裡開啟一段旅程, 不想在最開始就對自己的寫作和用字能力有期待或設限, 希望能夠細水長
很羨慕那些能很早就確立目標,定方向的人。而我的個性卻是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應該是那種很被動的生命方式。學生時的作文課,最怕自我發揮,教授如果給個題目,無論是抒情、時評、道德、科技、宗教、哲學,下筆就來,好壞不管。但是沒有題目?兩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想要寫什麼? 行到水窮處,自有雲起時。看水看雲也是
Thumbnail
  不少人知道我在寫小說,哪怕一個人跟我不是特別熟,連一句話都沒有講過,可能都會因為課堂上的自我介紹和上台分享,碰巧知道縱光這個人喜歡寫小說。再早點認識我的人,甚至還會知道我曾經非常想成為職業作家(不將全職作家納入生涯規劃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Thumbnail
那片潮濕的湛藍與灰,為什麼想逃?為什麼留下? 和你流淌,聽海浪靜靜呼吸的早上,我沒看到答案! 只知道手捧咖啡,孩子的滑板車滑過濱海視線, 平凡生活因著消失看似不凡,藍天與海因為原點有著不同的眼界。
Thumbnail
我掙扎著躲過被風箏正面襲擊,卻甩不開裴成的手勁,臉也還是被傘骨蹭了一下,好巧不巧腳又絆到地面上凸起的石頭,整個人往池塘方向摔了過去。 我在水源稀少的北境生活多年,騎馬還算勉勉強強,游水卻是一竅不通,因此跌進腳碰不到底的池塘時,我心想這次還真是完蛋了。
Thumbnail
這是一部我臨時發想的短篇小說,大約在除夕前兩天開始寫,然後於初一、初三陸陸續續補完內文,前後也算是花了四、五天的時間,最終完結於一萬多字。 這是我以前時常會做的隨寫練習,不會去管故事結構、錯字、劇情節奏,一切全憑直覺書寫,主要是為了訓練及時寫作的大腦運作與肌肉記憶,對於長期寫作是非常有用的訓練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