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性騷擾者的心理比你想得複雜

性騷擾者的心理比你想得恐怖,而且性騷者的心態令人反感。
根據美國一份2016年就業委員會所記錄的13000件性侵犯指控中(這僅是冰山一角),高達83%是由女性所提出,性騷擾事件比你想得還要多,而且受害者有很高比例都是女性。
這些性騷者都非初次犯案,而且幾乎都是慣犯。作者早期在法院擔任心理輔導員和心理測驗員時,有機會與少年性侵犯和性騷擾者交手多次(在此排除兩小無猜),對於他們在調查期間裝得一副可憐兮兮,否認自己是故意性侵,並將責任推到受害者身上的態度頗不認同。甚至更可惡的是性侵者的家屬還搧風點火,幫性侵者卸責。為什麼我覺得他們非初犯,因為他們在描述性侵過程嫻熟,刻意避掉重點部分,強調自己有利部分,完全看不出悔意。除非有證據,否則要治他們的罪並不簡單。他們一看就是性侵老手,專門欺騙涉世未深的少女。
最近幾週,有關政治圈和演藝圈的性騷擾及其破壞性影響的揭露充斥著新聞和社交媒體。許多被爆的性騷者,在社會享有一定的聲望,有的性騷者還被神化,例如:朱學恒;有的性騷者在螢幕前經常給人好丈夫和好男人的形象, 例如:許傑輝。很明顯,這些性騷者根本就是披著羊皮的狼。許多受害者並非弱女子,所以勇敢揭露出自己被性侵時都顛覆大家的想法。網路許多人怪她們為何不早點揭發,並企圖某黑她們,對於一個曾輔導過受害者的心理師,我真心覺得我們的社會真的病得不輕。那些社會的旁觀者正是助長性騷者為所欲為的隱形力量,也正因為性騷者看準很多受害者不敢聲張,以及旁觀者的袖手旁觀才會讓他們不斷傷害女性。
性騷者的行為可能涉及多種心理因素
這些性騷者為何敢如此恣意妄為,傷害不同的受害者,我將從人格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和過去研究結果剖析他們的心態:
1.控制和權力:性騷者可能感到無力和不被尊重,因此他們可能試圖透過對他人進行性侵犯來獲取控制和權力感。這種行為可以讓他們感覺自己有權支配受害者,並且可以在受害者身上施展自己的力量和支配權
2.自我肯定和自我價值感:性騷者可能缺乏自我肯定和自我價值感,因此他們可能透過對他人進行性侵犯來提高自己的價值感和自我價值感。這種行為可以讓他們感覺自己比受害者更強大和有價值。
3.心理疾病性騷者可能患有某些心理疾病,例如反社會人格障礙、性依賴症或性慾亢進等,這些疾病可能影響他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和情感的認知和控制。
4.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社會上對於男性的性行為的正面評價和對於女性的性行為的負面評價,可能會導致一些男性把性當作一種權利或是一種象徵,並認為他們有權在任何時候進行性行為。這種性別角色定義可能會鼓勵一些男性對女性進行性侵犯。
5.受到情境因素的影響。例如,在酒精等物質的作用下,性騷者可能會失去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從而對他人進行性侵犯。另外,網絡暴力和虛擬性侵犯也是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這種行為可能會讓性騷者感覺自己能夠逃避懲罰,從而更加嚴重地侵犯他人的權利。
6.早期童年經驗:一些研究也表明,性騷者的行為可能與早期童年經歷有關。例如,遭受過性虐待或其他形式的虐待、忽視、家庭暴力等不良童年經歷,可能會增加成年後性侵犯的風險。這些經歷可能會對性騷者的自我認同和情感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他們對他人進行性侵犯。
7.缺乏道德責任: 道德疏離最早是由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那些性騷者會將其性騷行為描述為可以接受,並將其描述為與受害者的”約會”,並歸責於自己無法控制外部的力量。
我剖析性騷者的犯案時可能的心理因素,並非為他們脫責。而是在預防和治療性騷者的行為時,也需要重視早期童年經歷對性騷者的影響。治療過程中需要幫助性騷者面對和處理這些不良經歷,並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和情感健康。此外,也需要加強對兒童保護的教育和宣傳,從源頭上預防兒童遭受性虐待和其他形式的虐待、忽視、家庭暴力等不良童年經歷。
總之,性騷者的行為是錯誤的、不道德的和非法的,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個人、社會、文化、法律和心理治療等方面,才能預防和減少性侵犯的發生,保障每個人的權利和尊嚴。
1.若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贊助,你慷慨的贊助是支持我繼續提供有價值文章的動力。
1 766廣播電台蓁愛惠客室 收聽我的節目。
3.若你想找人聊一聊,歡迎到杏語心靈診所預約線上會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