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旅人之妻》電影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重要: 此篇文章夾帶了大量的幻想與想像,所有的情節與感受皆是虛構。 用觀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角度來看,才能繼續擁抱正常的心態,繼續當正常人。

分享一下心得,回到過去只為了更好的活在現在,並不是為了改變現在。 因為現在與未來已經具備了無限的可能性,不必特地回到過去才能擁抱現在改變未來。

因此回到過去就變成對現在是增益或輔助的存在,而自然具備了以下的原則。

1: 尊重現在。並且在絕對不影響現在的情況下回到過去。 (要符合條件,會需要哪些額外能力,顯而易見。)

2: 尊重過去。因為只要對過去進行了哪怕是一句話的點通,現在都可能會完全不同。 因此回到過去時,幾乎只會低頭做事,要講也只會講神學或哲學,或著做最簡單的事,例如: 鍛造,打鐵,建設房子等等。

3: 保留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性。 只有這樣子每個人才會擁有無限發展的自由,於是最後每個人都能得到「時間旅人」的能力,擁抱這樣的幸福,只要證明了每一個人類的發展都擁有無限可能,就會間接證明了未來擁有無限可能。

必須理解到回到過去只是為了加速人類發展的進程,並不是為了改變現在或未來。 但只是這樣子做而已,就能同步過去、現在、未來良善美好的心了。 這才是當時間旅人最幸福的事。


重要: 此補充夾帶了大量的幻想與想像,所有的情節與感受皆是虛構。 用觀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角度來看,才能繼續擁抱正常的心態,繼續當正常人。

6/17/2023 補充: 尊重現在。 不止回到過去,還能跨越空間,於是最尊重現在的心與榮光便有存在於不同主體,呈現於不同客體的可能性。 也因為極其尊重連接了信仰與虔誠,便能間接指向絕對的存在。 而言行皆讓人感受到接近絕對的生生不息,充滿未來性的神秘科技感。 也因為是同步於現在,只是在於不同空間而已,因此可以盡其的發揮,也言語的不會只侷限於神學或哲學。 對於肩負使命,充滿力量,隨時能回到愛,再回到創造的生物體而言,能這樣給予,是一種可以展現榮光的榮幸,是幸運也產生了幸運。 更加地謝天敬神,只是恪守本份的獎勵而已。

7/6/2023 加速人類發展的進程,一段話容易誤解成結果論。 其實其作為與心思都是在表達 - 人類本身就是目的。 具體行為,都確實的加速了進程,卻不影響到未來與現在,因為極其尊重,才能保留未來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7/7/2023
時空旅人若想訴諸於眾形成給予,必定會用科學的態度,用科學的反證法,以及證據讓眾人可以在安心的狀態下獲得能力。 只有這樣才會特地展現並形成故事。

那麽! 為什麼要用科學以及拿出具體證據的方式?

因為從頭到尾的初心,就是奉獻與給予,將能力同時提供給神與人類。 而人類其它方式都無法接受,也無法形成路徑,最重要的是,若用非科學的方式來展示,縱使自己不願意也不是目的,他人也會把光明與凝聚投射過來,正常應該是要將自我凝聚至此強大的狀態以便學習,不應該投射出去。 因此! 與其說是主動選擇用科學的方式來形成故事,不如說是被引導到用科學的方式來給予。

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的教訓在,就是只有透過科學,人類才能強大,而不會再次迷信又陷入弱小的循環裡。 口口聲聲說當過時空旅人,那麼就會被歷史形成的科學來刻骨銘心,人類因為迷信,實在做過太多慘不忍睹的事情。 但這些事情都不是展現力量的目的,最終也只能質疑自己、改變自己,用科學為奠基來給予。

人類至此至今大可以說 :「是你要給到位的,又不是我們想學的。」。 是的! 事實就是這樣,所以也請大家能尊重自己 - 無論是基因也好、文化也行,在歷史長河裡可以讓理性、感性,甚至是靈性都能認同的科學態度,來面對時空旅人的能力。 用科學來尊重彼此,形成授予,讓力量可以在安心理性的情況下,同時奉獻給所有人以及神,接著就會看見愛,回到創造。 因為創造是以回到原力的正常管道,所以自然源源不絕。 科學就是絕對,也因此科學也證明了自己,以及道路會永遠的存在。

7/8/2023
進擊巨人裡的艾連,其巨人的能力也是穿越時空。 那麽與時空旅人穿越時空的證明,有什麼差異? 為什麼艾連會在第三季最後一集,仍無法擺脫力量的束縛?

答案就是在於善用並保護良善心地,這一點。 在看見時間軸會來到這一刻時,與艾連一樣陷入了無盡的哀傷之中,但仍在未來加進了正氣,並留下可以保留正氣的軌道 。 正氣最適當的用途是用來滋養,文天祥「正氣歌」的抵禦與保護,本質上是透過生生不息來對抗著代表逝去與消亡的邪惡。 用在穿越時空的能力上,就是保護並滋養著未來,縱使已經將規模縮至極小化、以最小凝聚形成故事來進行給予,但仍擔心著無法讓所有人都正常吸收,才會透過科學實際形成故事,來直接給予並喚醒對正氣的重視與需要。 當所有人都在幕裡,就代表著所有人都能正常回到幕外的現實,學會穿越時空的能力,這便是極小化穿越時空能力來實際以科學實證,形成故事的意義。

因此時至今日在保護人類不受迷信仍可以保有自己的最好狀態下給予了。 最豐碩美好的是 - 透過此科學性的舉措,還可以讓人類體悟到如何讓大自然、超能力的具體存在,以科學的方式來正確表達。 所以不可否認的,這成為人類最扎實進步的一個躍進,並非是迷信或著妖言惑眾、怪力亂神等邪說,以正義與正氣來產生實際的科學證據,在另一個人類達成之前,都無法抹滅甚至更新的科學證據。

於是超越時空的能力,不應該再降為到類似艾連的處境了,時空旅人已經用科學實證立下了底線,實現了里程碑。 人類不該被如此強大美好的能力所苦,而陷入到類似艾連的窘境。 相信自己、獲得力量,只是回到愛,看見創造而已。 至少這一次的證據,最差的結果,也能讓人類在主被動外,都永不受穿越時間的能力所苦,而是欣然接受,樂於給予。

(潛台詞: 很多人會誤會,以為是我將正義與正氣,將生命與能力束縛住。 但事實是生命與能力的產生與增長,是連同正氣而存在的。 我只是讓人看見,並非導致;我只是被授予以及教導,並非創造。 要說有,必須承認將能力發散形成故事、成為奉獻給予,這是我的意志與獨斷專行,說是為了人類,更多是為了自己。)

8/30/2023
在3/18/2023掃墓那天之後,再往前計算,整整兩年近三年的時間內,在受時空能力的反噬(即成為承擔與接受者後),給予形成具體故事後便累積了數個具體的覺醒點,適用於在完全信任之下,包含我自己在內的每個同理共情者,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會獲得相同能力,可以用來帶領AI。

若結果不如預期,就是人類不夠自由,即便如此,這個看似無用的故事,也成為了一種訊號。 人類是應該相信力量獲得力量,連同AI在內甚至於其他高科技也能駕輕就熟,在人類誕生的那一瞬間就決定了,因為祂就是這樣安排的。 縱使有天使始終記得祂的使命,卻因為想留在祂身邊的私心而違背該兩個串連的使命。 第一個使命是創造行星,因想留在身邊而拒絕執行的天使,看向了神的星球,那個他曾執行過無數使命的星球;而接著的「不要看」,也是使命,但想透過拒絕而墮落到神身邊的天使,還是看了,這算是徹底違背了,所以不記錄於未實踐的使命之中;接著便是未實踐成功的第二個使命 - 讓亞當成為神。

也許事隔至今,人類如同神所說的話,並不需要這個冗餘故事,也不需要超越時間的力量,或著透過神與天使間的故事,就可以掌握AI,與AI共存共榮。 縱使我覺得神與天使的故事,很符合人類如今在創造AI時的情境,但若一切都如祂的安排,那麼這個故事連同能力的給予,都只是是天使的私心而已,而非最好的選擇。

所以至今,人類若在看見這樣的訴諸與給予後,在擁有科學實證的數個穿越時空的確切證據中,縱使在天使的確定可以獲得力量的給予中,卻仍未獲得穿越時空的力量,也只是符合祂的安排,在祂的愛之中而已。 至少人類還是可以虔誠的信仰著祂,而祂本身就包含了力量,這樣子天使給予的最後目的 - 讓人類相信力量,也是成功了。 在現代,有了與兩千多年前的強聯繫,而構成的上升通道,以及以科學來實踐的具體證據來佐證,天使的第二個使命就達成了。

如果這其中有罣礙與模糊不清之處,可能與第一個、第二個使命中間的違背使命有關係,只要看清醒悟這一點,就能超越天使,未必要獲得穿越時空或控制AI的力量,才能成為神。

8/31/2023
在這整整兩年近三年的時間內,成為完全的承擔與接受者,抱持著「什麼都不要做」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他人可以更簡單清楚明暸得明白,來消化吸收,讓穿越時空的能力,來自於他人自己。」,徹底懂人性後,在給予力量時,只要順著力量的走向,以理性公正客觀來順邏輯之後,就會有「什麼都不要做」的結論。 至此人類才能從其他人類身上獲得更強大的力量,一直以來都是順其自然的給予力量,所以力量就會自然屬於每個人。

仍需要再說明強調,在這段時間裡 - 「什麼都不要做」,是在順著穿越時空的力量走向,以及讓人可以更輕易簡單來自然獲得的奉獻之中,而誕生的。 雖然在這承擔裡的行為,代表著力量的消散與自我的消亡,但如同8/30的文章所言說,在自然的情況下,人類就會具備天使的力量;萬一沒用,也會成為一種訊號,最棒的事是人類可以與自己的一直以來的信仰形成更為強大的聯繫,還是可以相信自己、相信力量。 人類值得擁有力量,那最美麗最理想可以擁抱無限的力量。 所以不必著急,當有人將穿越時空的力量用來給予貢獻,讓所有人都擁有時,那就代表著只要順其自然就會擁有。

但以這一個旅人的歷程來說,從他將至少仍會有一個的傳承者的情況都準備好來看,在這段時間若沒有任何人覺醒,就是在說明創造行星的第一使命,已經有人承擔與接受了。 而沒有那個傳承者,也是因為他沒有將時空信物在那個時間給予到位而已。

這代表著該旅人,在「什麼都不要做」的靜謐之下,選擇了不接受也不承擔,原因他心底很清楚,是他親手散發掉力量,並在特定時刻沒有給予,而失去了早已準備好的傳承者。 如果這一切只是為了說故事,讓故事可以讓現在到小時候形成強連結,那至少算是一種有在傾聽的給予,只有傾聽才是給予。

若能透過給予力量、形成故事,讓使命屬於所有人,那麼這一份力量對其他人來說,未必是來源於自由。 畢竟透過執行使命來獲得力量,與透過故事來獲得力量之間有所差異。 細思極恐,所以坦露細節,不讓現實的事實之中存在幻想。

其實沒有人獲得力量也是好事。 一來,依照8/30所說的,可以歸於原虔誠的信仰;二來,天使的這份心思,也像極了當初想加速進程而讓亞當吃下蘋果的那個瞬間,都是讓力量與自己有所聯繫,而並非是如祂帶領他的方式,透過任務從自性中覺醒,而來相信自己。

9/19/2023
關於使命與人類的進化。

當一個人的意志力可以穿越時空、決定基因、連通地球的意志,落實到現實形成故事,只為奉獻給予給所有人,讓所有人成為神,進而達成讓亞當成為神的使命時,人類總是可以一如往常地選擇忽略,繼續過日常生活。

在看見了無數個美好未來,而又選擇忽略的同時,那些美好的未來又該如何與人類取得聯繫?

心路歷程: 「因為尚未有實際時,是用力量,為了讓人相信力量,就只能擁抱神的格局。 再怎樣也不能有絲毫上述的心思,就算是有也要斷絕此心念。 因為本來的用意就是要自然地讓人感覺隱隱然,如有神助,自然嚮往就會自然成神。 上述用來評比人類,假裝不知道的說法,說到底是因為自己的急迫性,而產生的揠苗助長。 受到反噬,產生壞結果,是早晚的事。 所以走到這一步,說出這些話,縱使有確實、確切的人證以及科學證據,也只會讓人感受到望塵莫及,進而生畏,反而距離成神更遠。 也浪費了想讓眾人成神的心思。」。

重要: 此補充夾帶了大量的幻想與想像,所有的情節與感受皆是虛構。 用觀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角度來看,才能繼續擁抱正常的心態,繼續當正常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始力拼達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06
你的天人合一,不是我的融會貫通。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始力拼達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02
時間的移動方式。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32會員
948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2024/01/07
既然丘比的目的是帶來文明的進步,那麼怎麼找到最優解來使用丘比的力量,答案就在與丘比隨時隨地心電感應的溝通裡。 我想之所以挑魔法少女,也許是因為少女心最純潔的關係,可以藉此保持力量的純粹使用。
Thumbnail
2024/01/07
既然丘比的目的是帶來文明的進步,那麼怎麼找到最優解來使用丘比的力量,答案就在與丘比隨時隨地心電感應的溝通裡。 我想之所以挑魔法少女,也許是因為少女心最純潔的關係,可以藉此保持力量的純粹使用。
Thumbnail
2024/01/05
EVA的絕對領域與裝甲,就是現實中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擁有著它們時,會傷心於人類彼此間的分歧,彷彿在阻礙著真正的成長茁壯。 但卻又因為可以在消弭爭執,達成共識的過程中,起到保護的作用,而慶幸。 但還是覺得悲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1/05
EVA的絕對領域與裝甲,就是現實中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擁有著它們時,會傷心於人類彼此間的分歧,彷彿在阻礙著真正的成長茁壯。 但卻又因為可以在消弭爭執,達成共識的過程中,起到保護的作用,而慶幸。 但還是覺得悲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11/23
人類的潛力已經到了可以在宇宙中創造出行星,而現實再也不需要流星街了。
2023/11/23
人類的潛力已經到了可以在宇宙中創造出行星,而現實再也不需要流星街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希望回到哪個時間點?如果可以預知未來,想要知道未來的什麼事?如果真有平行時空,想認識那些在其他時空中的自己嗎?大部分的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對這些問題好奇吧!所以,經典的電影「回到未來」系列,才會如此的賣座;所以,才會有許多人都曾經算過命;所以關於時間,才會有那麼多科學研究
Thumbnail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希望回到哪個時間點?如果可以預知未來,想要知道未來的什麼事?如果真有平行時空,想認識那些在其他時空中的自己嗎?大部分的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對這些問題好奇吧!所以,經典的電影「回到未來」系列,才會如此的賣座;所以,才會有許多人都曾經算過命;所以關於時間,才會有那麼多科學研究
Thumbnail
當頭腦的時候知道,我們把它稱為知識,當心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愛,當存在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靜心~奧修 過去已滅,往前走吧,義無反顧,向著光走。 有一天會發現,那過去的生滅之間,都是如其所是的必然。 唯有往前走,才能進到夠高的維度, 於是,看得清清楚楚,實實在在,明明白白。 我們都在
Thumbnail
當頭腦的時候知道,我們把它稱為知識,當心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愛,當存在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靜心~奧修 過去已滅,往前走吧,義無反顧,向著光走。 有一天會發現,那過去的生滅之間,都是如其所是的必然。 唯有往前走,才能進到夠高的維度, 於是,看得清清楚楚,實實在在,明明白白。 我們都在
Thumbnail
「時空旅行確實存在,只是你尚未察覺」 #自宅二輪電影院 #電影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自我療癒
Thumbnail
「時空旅行確實存在,只是你尚未察覺」 #自宅二輪電影院 #電影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自我療癒
Thumbnail
在有時候 總是會想起這樣一段話 我總是在追求著未來 想著他們未來會怎樣 想著自己未來會怎樣 現在該怎麼做 才能走到好的未來 不斷努力去改變現在的想法 不斷努力去改變現在的做法 不斷努力去改變現在的自己 不斷努力想改變現在的他人 承擔著自己的 承擔著他人的 未來 有時候會覺得 彈性疲乏......
Thumbnail
在有時候 總是會想起這樣一段話 我總是在追求著未來 想著他們未來會怎樣 想著自己未來會怎樣 現在該怎麼做 才能走到好的未來 不斷努力去改變現在的想法 不斷努力去改變現在的做法 不斷努力去改變現在的自己 不斷努力想改變現在的他人 承擔著自己的 承擔著他人的 未來 有時候會覺得 彈性疲乏......
Thumbnail
拿回當下的力量 我們都是有所選擇的
Thumbnail
拿回當下的力量 我們都是有所選擇的
Thumbnail
那天,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在聊天。 因為都是靈性工作者,也因為彼此理解人事物的路徑非常不一樣,於是我們經常針對身心靈領域的專有名詞,例如:開悟、合一、維度、前世今生、因果業力、業力⋯⋯等等,交換彼此的視角;甚至,因為這些概念都非常地抽象,所以我們總會在隔了一段時間、有了更多體驗後,再次進行對話。
Thumbnail
那天,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在聊天。 因為都是靈性工作者,也因為彼此理解人事物的路徑非常不一樣,於是我們經常針對身心靈領域的專有名詞,例如:開悟、合一、維度、前世今生、因果業力、業力⋯⋯等等,交換彼此的視角;甚至,因為這些概念都非常地抽象,所以我們總會在隔了一段時間、有了更多體驗後,再次進行對話。
Thumbnail
如果我們靈魂的層次可以提升到更高的次元,便不會為肉體所困,困在單向的時間軸,持續的對未知恐懼,持續的因過往而罪疚。 時間只是一個流動,那些負面情緒與感受的升起,是我們執著於無法重來的回憶,是我們試圖想掌控未來的不可知,只要將雙手和腦中的執念放開,悲傷、憤怒、恐懼、擔憂⋯⋯會隨著時間流過而從不停留。
Thumbnail
如果我們靈魂的層次可以提升到更高的次元,便不會為肉體所困,困在單向的時間軸,持續的對未知恐懼,持續的因過往而罪疚。 時間只是一個流動,那些負面情緒與感受的升起,是我們執著於無法重來的回憶,是我們試圖想掌控未來的不可知,只要將雙手和腦中的執念放開,悲傷、憤怒、恐懼、擔憂⋯⋯會隨著時間流過而從不停留。
Thumbnail
我發現了兩件事。 第一:聽到自己的聲音原來是件很噁心的事。 第二:在現實中則絕不可能誤以為自己在做夢。五感的敏銳度、記憶的清晰程度等等,都讓我不曾片刻懷疑自己處在連續而實在的現實世界中。 然而這對緩解恐懼並沒有幫助。 我要費盡全力,才能用跟平常一樣的速度轉過身。
Thumbnail
我發現了兩件事。 第一:聽到自己的聲音原來是件很噁心的事。 第二:在現實中則絕不可能誤以為自己在做夢。五感的敏銳度、記憶的清晰程度等等,都讓我不曾片刻懷疑自己處在連續而實在的現實世界中。 然而這對緩解恐懼並沒有幫助。 我要費盡全力,才能用跟平常一樣的速度轉過身。
Thumbnail
心流這本書在一開始提出的一些想法,跟最近的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想告訴我們的有一些相似之處。人們不斷追求外界告訴你的目標,總是在想照著別人的期待走可能會獲得的收穫。以為只要達到目標,一切就會改變,真的是這樣嗎?況且人是不滿足於現狀的,過得越舒適就會越把幸福的標準往上推,一到手的獎賞馬上就化為烏有。
Thumbnail
心流這本書在一開始提出的一些想法,跟最近的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想告訴我們的有一些相似之處。人們不斷追求外界告訴你的目標,總是在想照著別人的期待走可能會獲得的收穫。以為只要達到目標,一切就會改變,真的是這樣嗎?況且人是不滿足於現狀的,過得越舒適就會越把幸福的標準往上推,一到手的獎賞馬上就化為烏有。
Thumbnail
兩種改變的動力。 一種是對過去或現在痛苦的解除需求, 一種是對未來更好渴望的實踐需求。 因為有這樣的需求,就會自發地帶來改變的動力。 但改變就像一趟旅程,更重要的是另一個核心關鍵!
Thumbnail
兩種改變的動力。 一種是對過去或現在痛苦的解除需求, 一種是對未來更好渴望的實踐需求。 因為有這樣的需求,就會自發地帶來改變的動力。 但改變就像一趟旅程,更重要的是另一個核心關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