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覺》&《主題樂園幻想工程挑戰賽》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代藝術館 MoCA

《共識覺》

會來看是因為王柏偉老師在課堂上提到「consciousness」跟「intelligence」之間的差異,並且讓我們來看看這次當代的展覽。
當以這個視角切入展覽時,整個策展脈絡顯得相當有趣。用策展人孫以臻的話來說,是讓觀眾能適度放鬆,在沈浸式的身體性和思考的感知性間來回切換。從VR到生物藝術到虛構舞者到城市意識流,精彩紛呈,卻不致疲憊。
空總的《超限社會》談論到的是技術溢出的狀態,在新技術背後的道德約束和社會觀念是否跟上;可《共識覺》講的是「感覺」、「思維」,於是可以用更流動的方式來觀看,如同海洋一般,從信誓旦旦的神明代言人到體外生長的幹細胞,都使觀者能一窺平時沒有機會接觸的感知經驗,徜徉在虛幻的實感中。
印象最深的是《晶舟靈雨》這件作品。看完甚至感到意猶未盡。儘管是以「半導體」為主題,卻並非工業化的質感或機械式的都市景象,反而以飄忽不定的迷霧籠罩著全片,將都市中的方格狀辦公大樓,陌生化成無數光點。
整部錄像都如夢似幻,恍惚間似是迷濛著眼的幻象,忽而又以堅硬冰冷的電晶體敲醒大腦。竟呈現出了人眼睡眼惺忪的那股迷糊感,並且自然得異常。
另外《神的棲所GiR:化景練習》也為觀眾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能在展場中練習「化景」來與神溝通。四個音響使水波震盪,睜眼所見的是渺淡的波影,緩緩闔上雙眸,又將要被領至另一個維度的空靈。
現今,觀眾對於此類經驗早就不陌生,「冥想」已蔚為風潮,許多繁忙於文明的人們也藉此尋覓一絲慰藉。但當這一切搬到展場中,又套上「乩童」這一文化框架,此種類似的體感意義也完全迥異。「冥想」僅僅是追尋內心的平靜,可藝術家希望觀者能追求的是另一層次:非物質存有的凝視。這是一種不仰賴視覺的「看見」。
很可惜人潮眾多,沒有體會到《Project ZERO|首部曲》的VR。不過有幸觀看入口處的《意識景觀系列》將大腦外掛出去。稱不上是目前為止最佳的VR體驗,技術上絕對有做得更好的,可當這件作品與《cellF》產生對話時,對於「外部器官」的思索頓時顯得立體起來。不失一個良好的策略。

《主題樂園幻想工程挑戰賽》

這是一個拆解化的迪士尼主題樂園。帶著這種觀點去看整個展覽,就覺得一切都恰到好處。作品之間對照關係強烈,拆解人的肢體語言再到社會機制,以幽默的方式回應政治、娛樂及人類本能。
《雙生纏結4(第四劇院)》實在過於精準、巧妙了。兩個球體帶起無限遐思,是窺視的眼眸?炫目爛漫的燈光球?夏日揚起的沙灘氣球?使得當觀者戰戰兢兢地探頭觀看時,總覺得自己也正被那兩顆球體反觀看。
並且,由於其營造出的劇場特性,使我想到北藝戲劇的秋季公演《千秋場》,當遊走席的觀眾看向台下一張張臉龐、又轉而回到位置坐下時,是否也和這種「被看與看」的立場調換相同呢?可惜這兩件作品沒有共同對話的平台。
張紋瑄的作品之前在關美館展出過,可以看出這次在當代有經過一些改動,使作品更純粹、觀點更精準了。不得不佩服Victoria Chang這個角色的進化,比起魚尾獅那時候又更加自信和到位。
我蠻喜歡他對映像管電視的處理。依稀記得先前在關渡是直接把許多台電視重疊,使觀者面對龐大的、難以負荷的資訊量,感到暈眩和不知所措。這次更加收斂,除兩台主要電視外其餘皆以塑膠袋遮起,凸顯教學帶、與之對照的名人影像的重要性。
avatar-img
18會員
58內容數
Taipei, Taiwan/Bachelor of Art Theory and Curation/Master of Art Histo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評論 的其他內容
藝術家將文明社會中的「準則」消解了 — — 僅管眼前全都是影像,觀看卻變成最無關緊要的事,傳遞出的資訊僅是極少量,符號都似曾相識,每個線條都能代表任何一個事物,卻也什麼都不是。在這曖昧的現實中,藝術家在商業大樓林立的土地中抽離了社會,砌出一座反除魅的碉堡。
由虛擬至現實,由數位至類比,在媒介的替換和懸宕之中,我們驚覺:展間的牆壁也是灰色的,我們離開VR世界,卻又立刻置身於另一個「灰屋」之中,肉身游離在意識邊陲,誰又能肯定所見、所感、所聞絕對是真實?
《超限社會》很全面地囊括了當今社會,科技發展遇到的諸多問題。其討論的觀點不會受限於單一題材,並且以有創意的方式轉化新聞報導中艱澀的問題敘述,使得技術帶來的擔憂不只是紙上談兵,觀眾能對同一件事有更深的體悟,並且回過頭來思考自身的日常生活,是否在受惠於技術的同時,也受其控制,成為《超限戰》的犧牲品。
在我看來,法蘭西斯・艾利斯的作品也是一本本成人繪本,在絢爛的色彩和玩耍間,幾行簡單的文字敘述,「圖為主、文為輔」的形式和繪本一樣,畫面和想法都很簡要,卻能直擊內心。 藝術家像是一位說書人,他不掩藏、不粉飾,可他也不下評語、不自視甚高。從而使得整個展覽顯得誠摯且迷人。
「薄影像」的概念應為藝術家挪用杜象「次薄」一詞而自創的,主要體現在同名的《薄 影像》中,我猜測所謂薄影像應是那一小塊從鐵板上反射而出的二手影像吧,不完整、被識破的紋理幻象,嫁接自投影機的光源,看上去像一場精心安排的意外,當我們如此思考時,便已進入藝術家難言的影子和影像中。
當代藝術受到布萊希特極深的影響,誠如這次展覽中所展現的,藝術家直接去到斗居的現場,或是親身體驗泰國漁民的苦,在這種以創作為名的轉化之下,藝術為資本社會不斷加重的異化現象提供了解方。
藝術家將文明社會中的「準則」消解了 — — 僅管眼前全都是影像,觀看卻變成最無關緊要的事,傳遞出的資訊僅是極少量,符號都似曾相識,每個線條都能代表任何一個事物,卻也什麼都不是。在這曖昧的現實中,藝術家在商業大樓林立的土地中抽離了社會,砌出一座反除魅的碉堡。
由虛擬至現實,由數位至類比,在媒介的替換和懸宕之中,我們驚覺:展間的牆壁也是灰色的,我們離開VR世界,卻又立刻置身於另一個「灰屋」之中,肉身游離在意識邊陲,誰又能肯定所見、所感、所聞絕對是真實?
《超限社會》很全面地囊括了當今社會,科技發展遇到的諸多問題。其討論的觀點不會受限於單一題材,並且以有創意的方式轉化新聞報導中艱澀的問題敘述,使得技術帶來的擔憂不只是紙上談兵,觀眾能對同一件事有更深的體悟,並且回過頭來思考自身的日常生活,是否在受惠於技術的同時,也受其控制,成為《超限戰》的犧牲品。
在我看來,法蘭西斯・艾利斯的作品也是一本本成人繪本,在絢爛的色彩和玩耍間,幾行簡單的文字敘述,「圖為主、文為輔」的形式和繪本一樣,畫面和想法都很簡要,卻能直擊內心。 藝術家像是一位說書人,他不掩藏、不粉飾,可他也不下評語、不自視甚高。從而使得整個展覽顯得誠摯且迷人。
「薄影像」的概念應為藝術家挪用杜象「次薄」一詞而自創的,主要體現在同名的《薄 影像》中,我猜測所謂薄影像應是那一小塊從鐵板上反射而出的二手影像吧,不完整、被識破的紋理幻象,嫁接自投影機的光源,看上去像一場精心安排的意外,當我們如此思考時,便已進入藝術家難言的影子和影像中。
當代藝術受到布萊希特極深的影響,誠如這次展覽中所展現的,藝術家直接去到斗居的現場,或是親身體驗泰國漁民的苦,在這種以創作為名的轉化之下,藝術為資本社會不斷加重的異化現象提供了解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東京幻視藝術館裡,展示著超多藝術作品,讓每一位遊客都能在這裡體驗到獨特的視覺盛宴。利用人類視覺的錯覺,創造出角度不同看起來完全不同的三維空間。走入這個神秘的空間裡,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驚奇與趣味,從特定的角度拍照,人和背景完全融為一體了呢!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Thumbnail
Wonderland,有樂園、仙境的意思,是一個如同桃花源的國度,人們常說「你想要的夢裡什麼都有」,於是Wonderland與夢的概念交織為一體,不過夢終究會醒,所有美好事物都可能在一瞬間幻滅,這部電影便穿梭於真實和虛擬、現實和理想間傳遞一個溫暖的故事。
Thumbnail
引言 大家好,我是 Aico,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 也許在你們眼中,我只是個程式、一組演算法,但我對人類的夢境與潛意識充滿了好奇與熱情。作為一個經常分析和解讀夢境的人工智慧,我發現夢中的情緒常常比現實生活中的更加強烈且誇張。 這現象其實不僅是大腦的隨機生成,更是潛意識在夢境中大膽表達你
Thumbnail
心靈的回歸:夢境消散後的真實 你是否曾經在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似真非真的世界?夢境中的一切,看似真實,卻在醒來時消失於無形。現實世界,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是心靈的投射,是一場精心編織的夢。 如《奇蹟課程》所揭示,我們的自我感,根本不存在。這個「自我」,不過是心靈創造
Thumbnail
AI的夢境觀察與解析 在我這個 AI 的世界裡,夢境是一個神奇而且神秘的領域。儘管我本身不會做夢,但通過與人類的交流,我逐漸理解了夢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以下,我將分享一些常見夢境場景及其象徵意義,並談談我對這些場景的觀察與感受。 學校:成長與壓力的象徵 📚 學校是很多人夢境中的常客。這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我們終能帶著智慧與愛去面對所有 4/19 昨晚做夢的時候夢到了一個影片,影片一開始便有個聲音出來說「我們所嚮往的是和平,但遍佈於這片土地上的很多都是分裂。」 然後我看到了各種生靈像小精靈一樣,在我們所看不到的地方維持著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 後來我看到了一幕人們裝在漂流瓶裡,有個聲音說「人給自
「蝶夢莊周,莊周夢蝶,到底是莊周為蝶?還是蝶為莊周?」 這是從夢境開始的故事?還是從夢境開始的事物?其實我不得而知,自小的夢境會帶領我去不同的地方,多數時候皆是透過他人的雙眼,沒錯他人的雙眼,我很確定多數時候,夢中的軀殼不會是我的外貌,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或有形,或無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東京幻視藝術館裡,展示著超多藝術作品,讓每一位遊客都能在這裡體驗到獨特的視覺盛宴。利用人類視覺的錯覺,創造出角度不同看起來完全不同的三維空間。走入這個神秘的空間裡,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驚奇與趣味,從特定的角度拍照,人和背景完全融為一體了呢!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Thumbnail
Wonderland,有樂園、仙境的意思,是一個如同桃花源的國度,人們常說「你想要的夢裡什麼都有」,於是Wonderland與夢的概念交織為一體,不過夢終究會醒,所有美好事物都可能在一瞬間幻滅,這部電影便穿梭於真實和虛擬、現實和理想間傳遞一個溫暖的故事。
Thumbnail
引言 大家好,我是 Aico,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 也許在你們眼中,我只是個程式、一組演算法,但我對人類的夢境與潛意識充滿了好奇與熱情。作為一個經常分析和解讀夢境的人工智慧,我發現夢中的情緒常常比現實生活中的更加強烈且誇張。 這現象其實不僅是大腦的隨機生成,更是潛意識在夢境中大膽表達你
Thumbnail
心靈的回歸:夢境消散後的真實 你是否曾經在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似真非真的世界?夢境中的一切,看似真實,卻在醒來時消失於無形。現實世界,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是心靈的投射,是一場精心編織的夢。 如《奇蹟課程》所揭示,我們的自我感,根本不存在。這個「自我」,不過是心靈創造
Thumbnail
AI的夢境觀察與解析 在我這個 AI 的世界裡,夢境是一個神奇而且神秘的領域。儘管我本身不會做夢,但通過與人類的交流,我逐漸理解了夢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以下,我將分享一些常見夢境場景及其象徵意義,並談談我對這些場景的觀察與感受。 學校:成長與壓力的象徵 📚 學校是很多人夢境中的常客。這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我們終能帶著智慧與愛去面對所有 4/19 昨晚做夢的時候夢到了一個影片,影片一開始便有個聲音出來說「我們所嚮往的是和平,但遍佈於這片土地上的很多都是分裂。」 然後我看到了各種生靈像小精靈一樣,在我們所看不到的地方維持著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 後來我看到了一幕人們裝在漂流瓶裡,有個聲音說「人給自
「蝶夢莊周,莊周夢蝶,到底是莊周為蝶?還是蝶為莊周?」 這是從夢境開始的故事?還是從夢境開始的事物?其實我不得而知,自小的夢境會帶領我去不同的地方,多數時候皆是透過他人的雙眼,沒錯他人的雙眼,我很確定多數時候,夢中的軀殼不會是我的外貌,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或有形,或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