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闡述了「創業第四年」的內憂外患,以及我的心得與建議;接下來好戲登場,我在「創業第五年」時,怎麼從『在職進修』中得到靈感,想方設法來化解內部的矛盾,並創造新的契機。
「創業第五年」的農曆過年後就開始很煎熬,延續去年遺留的所有問題,今年在外部營運狀態沒好轉的情況下,內部團隊的衝突越發明顯;坦白說我當時已經無法分辨是「財務壓力」還是「團隊衝突」讓我最傷腦筋,反正不是「錢」就是「人」的問題。
一、思維轉換
當時,已經是攻讀 MBA 的第二年,我的「內在思維」被潛移默化的影響,似乎已經不排斥「對外募資」這個選項;這時才發現我原本一直都是用「中小企業」的想法在經營公司,看來「家庭教育」的影響還是很大阿!
我跟作者後來一直都有保持聯絡,甚至在回台灣後碰了好幾次面,也邀請他來演講;他私底下也多次跟我們分享了很多創業的想法跟觀念,所謂良師益友難尋,我相信他「好人會有好報」。
但要知道,作者寫的再好,我當時看的再爽,卻無法改變我的「內在思維」;我當時以為看懂了很多東西,已經可以避掉很多坑,殊不知這只是我的幻想。
現在回頭再去看作者講的坑,我幾乎一個不落地全中,也是自己走過一遍,才能真正懂他當年書中所說的痛苦,是什麼樣的感覺。
回到主題,在
工程師創業手冊中,其實已經有討論到「股權結構設計」、「創業團隊的組建」以及「對外募資的流程」等創業心法;其中作者的遭遇比我慘很多,但他最後有成功出場,順利把公司賣掉。
作者的「成功出場經驗」,無疑也帶給我很多信心,再加上就讀 MBA 時沈浸在「學習跟創投募資」的氛圍中,因此我才有勇氣踏出第一步。
二、起心動念
在諸多因素的交互影響下,我起心動念在「創業第五年」年初的董事會議中,提出今年要積極尋求「外部資源」的目標,而且不排斥「對外募資」;當時其中一位董事還對我說:「想不到你去進修後,反而開竅了,我一直擔心你用中小企業的想法經營這間公司,這樣似乎跟我當初的投資動機有所衝突。」
對的,我真的是到「創業第五年」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才慢慢開竅,而「內在思維」的轉變也體現在實際行動上,積極思考要怎麼做才達成目標。
在 MBA 進修時,上課開口、閉口都是教怎麼跟創投募資,但事到臨頭了,我卻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如何走出第一步;到底是該尋找「財務性質」的投資,還是該考慮「策略性質」的投資呢?
三、對外募資
「攻讀 MBA」時主要討論的案例都是美國公司,找創業投資 (Venture Capital, VC) 募資是家常便飯;但在台灣的現狀是:大多數 VC 只投上市條件成熟的企業 (Pre-IPO) 的公司,這樣投資的風險相對可控。
像我們這種算是天使輪接近種子輪的新創公司,很有可能乏人問津。
思考過後,我決定「對外募資」的方向以策略性投資為主,希望可以引進公司創投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CVC) 的資金,期望透過上市公司的資源來協助新創公司迅速步上軌道。
四、公司創投
當時在台灣,正是 CVC 討論度非常高的時間點,許多上市櫃公司爭相成立 CVC,期望能幫原公司創造新的機會,而這也是我爭取 CVC 投資的時空背景。
因為現實的種種原因,強迫我自己轉變「內在思維」,而其具體的外在展現,就是積極為公司尋求「策略性投資」的可能性,特別鎖定公司創投 (CVC)。
但是這樣的想法真的沒有問題嗎? 要如何找到適合我們的 CVC? 就算找到外部投資,難道就能一舉解決公司當前內憂外患的狀態嗎?
想,全都是問題;做,才有機會找到答案。
下一集,將分享跟 CVC 交手的過程,以及我們在談判過程中發生的種種問題;募資事實上是有一套標準流程的,但是我沒學過,事前也不知道,這次真的完全落實「做中學、學中做」的真諦,敬請期待。
五、心得與建議
- 創業前先問問自己,對於公司未來有哪些想像,想要帶領公司走到哪一步;或許幾年後會非常驚訝跟自己當初想的完全不同,這可能是一開始的不成熟,或者說是一路上有所成長。
- 不要畫地自限,其實不管是創業、職涯或是人生都還有很多的可能性,怕的是因為自己看不到路,沒有勇氣踏出去那關鍵的第一步。
- 書有寫到的,但自己卻不一定懂,身歷其境才知痛;有人在前方指引,總是能少走點彎路,趁年輕時尋得自己的良師益友,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