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實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CoCo李玟在人生最後階段曾說”想做真實的自己”,但有太多原因導致非常多人無法做到:

  • 社會壓力和期望:社會對於個人的期望和價值觀,使人們感到需要符合社會的標準和期待,導致人們不敢展現真實的自我,害怕被社會否定或評價
  • 害怕被拒絕或孤立:許多人害怕被他人的嘲笑、批評、孤立、拒絕或排斥,為了適應和迎合他人的期望,選擇隱藏真實的自我,而不敢表達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 自尊心和自信的問題:有些人對自己缺乏自信,擔心被他人否定或傷害,害怕展示真實的自我,選擇遮掩自己的真實性格和特點
  • 擔心失去利益或機會:在某些情況下,人們也許認為做真實的自己會導致失去某些利益或機會,擔心他人會對自己產生負面印象,可能會影響工作、人際關係或其他方面的機會
  • 過去的經驗和創傷:某些人可能有過過去的創傷或負面經驗,使他們不敢展現真實的自我,他們可能害怕再次受到傷害或遭遇負面的後果,因此選擇保護自己,不敢展示真實的自我

然而,每個人的環境和情況都不同,各種原因可能相互交織或疊加,導致人們不敢做真實的自己,但是,意識並肯定真實的自我,是建立健康關係、實現個人成長和幸福的重要一環,接受和表達自己的真實價值,可以促進自信和自尊心的發展,並建立更有益的人際關係,以下是一些鼓勵人們勇敢做真實自我的方法:

1. 自我接納: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理解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要記住,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2. 建立支持系統:尋找支持你真實自我的人和社群,與那些理解、尊重和接納你的人在一起,可以提供勇氣和信心展現真實的自我

3. 培養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並意識到做真實自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透過不斷培養自信心,將更容易面對他人的評價和觀點

4. 超越舒適圈:挑戰自己並走出舒適圈,勇敢嘗試新的事物和表達真實的自己,逐步擴展自己的舒適範圍,可以更自信地展現真實的一面

5. 尋找自我實現的機會:把握能夠表達和發展真實自我的機會,無論是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中,尋找那些能夠展現真實自我的場合

最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勇敢展現真實的一面,將會為自己帶來更高層次的精神品質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演藝圈又發生了令人震驚、難過的事:CoCo因憂鬱症輕生過世在各方訊息及討論中,出現了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名詞"微笑憂鬱症",這是近年研究出來的非典型憂鬱症當我們對憂鬱症有更多了解後,就會知道,並非所有憂鬱症患者都是愁眉苦臉、鬱鬱寡歡,微笑憂鬱症患者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正深陷在情緒障礙困擾中,反之,在旁人看
當我們尋求情緒療癒師(導護師)的協助時,並不是將問題投擲出去,等著接收答案或方法,相反的,在療癒師(導護師)的引導及保護下,自己動腦筋"思考",是一個極端重要並關乎著療癒能否達到目標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自我認識、問題解決、心理教育及思維模式轉換...等要項 自我認識:透過積極的自我探索,來思考過去
Me too 事件仍如火如荼的燒向四面八方,有越來越多人被起底,到目前為止,令我印象最深刻並不斷思考的,仍是黃姓藝人,"拉人一起下水"的道歉(爆料)方式,完全呈現出負面且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徹底推翻了多年來辛苦建立的人設,在驚訝之餘,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簡單分析歸納出幾個解釋方向:在感受到大量無法承受的壓
演藝圈又發生了令人震驚、難過的事:CoCo因憂鬱症輕生過世在各方訊息及討論中,出現了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名詞"微笑憂鬱症",這是近年研究出來的非典型憂鬱症當我們對憂鬱症有更多了解後,就會知道,並非所有憂鬱症患者都是愁眉苦臉、鬱鬱寡歡,微笑憂鬱症患者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正深陷在情緒障礙困擾中,反之,在旁人看
當我們尋求情緒療癒師(導護師)的協助時,並不是將問題投擲出去,等著接收答案或方法,相反的,在療癒師(導護師)的引導及保護下,自己動腦筋"思考",是一個極端重要並關乎著療癒能否達到目標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自我認識、問題解決、心理教育及思維模式轉換...等要項 自我認識:透過積極的自我探索,來思考過去
Me too 事件仍如火如荼的燒向四面八方,有越來越多人被起底,到目前為止,令我印象最深刻並不斷思考的,仍是黃姓藝人,"拉人一起下水"的道歉(爆料)方式,完全呈現出負面且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徹底推翻了多年來辛苦建立的人設,在驚訝之餘,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簡單分析歸納出幾個解釋方向:在感受到大量無法承受的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愛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學會擁抱最真實的自己,包括我們的優點與缺點。自我接納是超越自我的開始。當我們不再試圖去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便能夠真實地活出自己的價值與意義。每天愛自己,就是接受生命中的一切,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每當放下對自己的苛責、對外界的期待時,便會發現心靈的自由與解脫。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為了追求完美的形象,而刻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自己的人設是一種保護色,讓你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擔心自我揭露會讓你顯得脆弱,失去別人的尊重和信任? 如果你有這些困擾,那麼你不是一個人。許多人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自己也曾經如此,不敢展現自己的真實面貌,因為我們害怕被拒
Thumbnail
自我接納過程中,如何克服對完美的追求與外貌的焦慮。透過個案的紀錄,我們瞭解到真正的自愛來自於接納不完美,以及以真誠和趣味來提升內在的魅力。文章鼓勵讀者專注於有意義的事情,並找到平衡,讓內在的光芒得以散發。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許多人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瑕疵而戴上「完美」面具,對自己要求過高,甚至無法放鬆。但若想被他人無條件愛,自己必須成為第一個這樣對待自己的人。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允許自己不完美是關鍵。文章探討瞭如何放下這個完美面具,以及如何真正接受自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愛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學會擁抱最真實的自己,包括我們的優點與缺點。自我接納是超越自我的開始。當我們不再試圖去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便能夠真實地活出自己的價值與意義。每天愛自己,就是接受生命中的一切,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每當放下對自己的苛責、對外界的期待時,便會發現心靈的自由與解脫。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為了追求完美的形象,而刻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自己的人設是一種保護色,讓你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擔心自我揭露會讓你顯得脆弱,失去別人的尊重和信任? 如果你有這些困擾,那麼你不是一個人。許多人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自己也曾經如此,不敢展現自己的真實面貌,因為我們害怕被拒
Thumbnail
自我接納過程中,如何克服對完美的追求與外貌的焦慮。透過個案的紀錄,我們瞭解到真正的自愛來自於接納不完美,以及以真誠和趣味來提升內在的魅力。文章鼓勵讀者專注於有意義的事情,並找到平衡,讓內在的光芒得以散發。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許多人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瑕疵而戴上「完美」面具,對自己要求過高,甚至無法放鬆。但若想被他人無條件愛,自己必須成為第一個這樣對待自己的人。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允許自己不完美是關鍵。文章探討瞭如何放下這個完美面具,以及如何真正接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