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系列書《你好,我是接體員》《比句點更悲傷》《火來了,快跑》閱讀分享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飄板出身的大師兄的系列書
《你好,我是接體員》
《比句點更悲傷》
《火來了,快跑》

從大師兄還在飄板寫故事時我就有看他的文,他出書後的作品前三本我也都有看 (最近發是因為我剛看完第三本,第四本就......再看看XD)
這幾本都是談大師兄在殯儀館工作的故事,雖然用字詼諧、有時甚至覺得這樣寫真的好嗎?
但他的故事雖每篇都相當短、筆下的世界卻是那麼真實,短短幾個字帶出的卻是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實在很推薦閱讀一下

======

給不知道大師兄的人的簡介:
大師兄是一名數年前在PPT飄板上寫了殯儀館工作經驗而爆紅的板友。這三本是他從事殯儀館工作時所寫的書:前兩本是接體和冰庫工作,第三本則是轉到火葬場工作。

正如第一段提到,他一開始是在飄板寫作,所以會有需要飄點 (靈異點) 的部分,因此第一本有些段落看起來會有些奇怪,是因為那是改寫自發在飄板上的文章。
再加上其實他一開始也只是單純想分享一般人不太會接觸到的工作經驗,甚至可以說是文筆不好,所以一開始閱讀可能會覺得有些不習慣是正常的,但後面的作品我覺得真的好了很多,很值得閱讀。

至於我為什麼推薦閱讀,是因為他裡面很多談到的經驗、或是聽到的故事,可能是我們一般人很難以想像的事。
在被我們忽視的角落裡,發生了這樣的事,只因為與我們無關、或是難以接觸到,所以我們看不見。
而大師兄透過詼諧的文筆寫出這些故事,我從裡面得到了非從業者看不到的事;而且意外地,也因為大師兄對於他的這些日常描寫是那麼淡定,讓我覺得以前害怕不已且敬而遠之的殯儀館,似乎也不再那麼可怕──因為那就是一個終點而已。
雖然很多人在那裡無法放下、因此痛苦;但有時卻是一些人終於能好好休息的地方。

在第一本《你好,我是接體員》因為只是單純分享工作上遇到的事、加上又是菜鳥,所以作者並沒有提出太多的個人想法。
但從第二本《比句點更悲傷》開始,作者在書裡所抒發出的體悟,真的是非常值得一看......
很多裡面的體悟,真的是只有從事這種需要每天看到大量生離死別工作的人才會有的想法吧。
在看完後,不免覺得自己或許也該好好的回頭想想自己的選擇,也想想怎麼去選擇接下來要做的。

======

想離題的小聊一下:
在說到我們忽視所以看不見的這個感想時,其實我想到了家人所服務的弱勢兒童安親班。
偶爾會聽到他們聊裡面特殊境遇 (單親、隔代教養之類的情況) 的孩子的特殊情況,我常常覺得既然覺得其中不少孩子那麼難帶、找補助那麼辛苦,為什麼還要做?但他們覺得那是一個唯一能幫助他們、也幫助讓這社會好一點的事,所以他們願意繼續做。
而我也從其中聽了一些故事,在偶爾與同事或是朋友聊到時,他們紛紛表示真是難以想像這社會上居然有這樣的事。

是的,我覺得或許大師兄的文章、或是家人服務的安親班,都是讓我深深地了解到這世界上、這社會裡,還有很多沒有聲音的人。而也漸漸地,我也陸續會關心一些這方面的社會議題。
然後在行有餘力之時、稍稍地出一點棉薄之力,讓這社會沒有聲音的人有更多一點的溫暖。
也邀請大家在閱聽新聞上吵得沸沸揚揚的議題時,也挪出一點點的心力,聽聽這些很微弱、很難被聽到的聲音。

 

avatar-img
14會員
31內容數
日常閱讀心得、筆記,喜愛的歌曲與翻譯分享。 歡迎前往我的社群與我有更多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洛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rchitects - "when we were young" (當我們年輕時) 歌曲分享與歌詞翻譯
人生假設活到80歲,會是幾個禮拜呢? 這是一本在談時間管理的書──當然不是市面上常看到那種教你怎麼利用時間把事情做完的書,反而是作者提出他的想法:人生有限 (只有四千個禮拜),那你到底要怎麼過? 這本書真的是近期我讀到非常有意思的書,相當推薦閱讀。
Architects - "when we were young" (當我們年輕時) 歌曲分享與歌詞翻譯
人生假設活到80歲,會是幾個禮拜呢? 這是一本在談時間管理的書──當然不是市面上常看到那種教你怎麼利用時間把事情做完的書,反而是作者提出他的想法:人生有限 (只有四千個禮拜),那你到底要怎麼過? 這本書真的是近期我讀到非常有意思的書,相當推薦閱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上吊的是『盪鞦韆』,跳樓是『小飛俠』,腐屍是『綠巨人』,燒炭是『小黑』」這些用語,讓可怕的往生代名詞,變得不那麼可怕! 自從讀了《天堂沒有入殮師》後,開始對大師兄的書,產生興趣。好奇這個行業的工作,也好奇從他的視角來看,世界是長什麼樣子的?
Thumbnail
本書《你好,我是接體員》分享大師兄作為殯儀館接體員的真實故事,透過幽默的筆觸揭示生命的不同面貌。從手提屍袋意外發現活人的驚險到同事們趣味橫生的生活,各種故事讓人捧腹大笑又深思。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我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居服員、個案、家屬,之後會慢慢與大家分享。 今天讓我先分享一位居服大姊的故事,她是一個做事很認真很細心的姐姐,似乎派案給她之後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但姐姐的個性有點冷也很少笑,某次與其他同事聊天,才知道姐姐身上有很重的經濟壓力,過了一段時間姐姐突然告知要請喪假,她說她先生過世了,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Thumbnail
第二章 一步一步靠近創傷(下) 在那段日子裡,信仰和教會是我相當重要的精神支持和社群。某次,牧師邀請了幾位與我相熟的教友為我禱告;其中幾位已經認識多年的教友們,甚至是第一次聽到我述說這個故事。 在說完故事之後,某位稍長幾歲的姐姐給出「這沒有什麼吧?小時候,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的回饋;沒有想到
Thumbnail
「有時候,喪事不是喪事,只是想花錢買個不要遺憾,跟買張贖罪券沒有兩樣,只要覺得值得就好。」在殯儀館工作的大師兄,看盡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屬,遇過千奇百怪的荒謬事,這也就呼應他所說的:「在這工作的好處,說不定就是看看別人發生的事,再來思考自己。生前沒人知道的秘密,死後爆發出來讓至親再大吃一驚,直呼不可能。
Thumbnail
今天學校請到了一位出了幾本書並屢次獲獎的作家來演講,一開始看到他的名字還覺得沒什麼,也就無所謂地過去聽了,一直到他說自己在殯葬業工作,我才猛然發覺他居然是我之前在Youtube單程旅行社看過的大師兄。隨著一個又一個在殯葬業中遇到的小故事從他嘴裡敘述開來,雖然有一些我略有印象,但大部分都是從沒遇過的家庭悲劇......
Thumbnail
「上吊的是『盪鞦韆』,跳樓是『小飛俠』,腐屍是『綠巨人』,燒炭是『小黑』」這些用語,讓可怕的往生代名詞,變得不那麼可怕! 自從讀了《天堂沒有入殮師》後,開始對大師兄的書,產生興趣。好奇這個行業的工作,也好奇從他的視角來看,世界是長什麼樣子的?
Thumbnail
本書《你好,我是接體員》分享大師兄作為殯儀館接體員的真實故事,透過幽默的筆觸揭示生命的不同面貌。從手提屍袋意外發現活人的驚險到同事們趣味橫生的生活,各種故事讓人捧腹大笑又深思。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我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居服員、個案、家屬,之後會慢慢與大家分享。 今天讓我先分享一位居服大姊的故事,她是一個做事很認真很細心的姐姐,似乎派案給她之後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但姐姐的個性有點冷也很少笑,某次與其他同事聊天,才知道姐姐身上有很重的經濟壓力,過了一段時間姐姐突然告知要請喪假,她說她先生過世了,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Thumbnail
第二章 一步一步靠近創傷(下) 在那段日子裡,信仰和教會是我相當重要的精神支持和社群。某次,牧師邀請了幾位與我相熟的教友為我禱告;其中幾位已經認識多年的教友們,甚至是第一次聽到我述說這個故事。 在說完故事之後,某位稍長幾歲的姐姐給出「這沒有什麼吧?小時候,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的回饋;沒有想到
Thumbnail
「有時候,喪事不是喪事,只是想花錢買個不要遺憾,跟買張贖罪券沒有兩樣,只要覺得值得就好。」在殯儀館工作的大師兄,看盡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屬,遇過千奇百怪的荒謬事,這也就呼應他所說的:「在這工作的好處,說不定就是看看別人發生的事,再來思考自己。生前沒人知道的秘密,死後爆發出來讓至親再大吃一驚,直呼不可能。
Thumbnail
今天學校請到了一位出了幾本書並屢次獲獎的作家來演講,一開始看到他的名字還覺得沒什麼,也就無所謂地過去聽了,一直到他說自己在殯葬業工作,我才猛然發覺他居然是我之前在Youtube單程旅行社看過的大師兄。隨著一個又一個在殯葬業中遇到的小故事從他嘴裡敘述開來,雖然有一些我略有印象,但大部分都是從沒遇過的家庭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