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唱片通路大戰、紅配綠亂象與盜版入侵:崩壞的臺灣流行樂盛世

(作者:李律)

你有多久沒買實體唱片了?在網路串流皆未出現的年代,唱片曾為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的領頭羊,或許,讓我們先回到 1970 年代從頭說起。  

1970 年代的 B 版唱片到 1990 年代的 CD

在 1970 年代民歌運動興起前,大多數臺灣學生其實喜歡聽西洋歌勝於國語歌,當時許多唱片公司會將國外排行榜上的流行歌曲燒錄成黑膠唱片合輯來販賣,這個時期的盜版唱片,又被稱做「B版唱片」。

1980 年代初期,輕薄短小、售價便宜的「卡式錄音帶」開始大量地取代黑膠唱片。隨著 1980 年代中期「Walkman 數位隨身聽」的出現,更是全面地取代了黑膠唱片,而許多臺灣的唱片代理商逐步與國外正版唱片取得獨家代理權,B 版唱片的時代也逐漸結束。

《鄧麗君演唱專集/山南山北走一回》錄音帶(館藏號 2013.015.0018)

1980 年代 CD 的興起與唱片市場的擴張

1980 年代末期,日本的索尼(Sony)與飛利浦(Philips)集團研發的全新數位化音樂載體「CD」出現,約莫1989年開始,一般唱片公司在推出新唱片時,便開始試探性生產少量的 CD。當時正版錄音帶售價大約在 140 元左右,而正版 CD 定價大約在 210 元左右,錄音帶與 CD 的售價比大約是 2:3,隨著臺灣的消費市場購買力逐漸增強,以及人均所得逐步的增加,1990 年代的初期,CD 的市場已經與錄音帶的消費齊頭並進了。

夜市唱片行與盜版錄音帶

錄音帶在 1980 年代席捲臺灣唱片市場後,因為複製技術門檻過低,所以市面上的盜版錄音帶也非常猖獗。當時各大夜市販賣的大多非正版的錄音帶,因為幾乎不需成本,盜版錄音帶售價只要 40 元,是正版的 1/3 左右,所以 1980 年代唱片公司的獲利相對有限。

一直到 CD 出現後,由於 CD 無法像錄音帶一樣簡單的被複製,民間沒有燒錄 CD 的技術與能力,想要聽到最新流行音樂的消費者,除了購買正版 CD 以外,沒有其他的方法。如此一來,便正式開啟了唱片公司壟斷所有銷售管道、臺灣流行音樂唱片市場銷量爆炸性成長的時代。

1990 年代初期,臺灣唱片市場開始急速成長,最早是香港唱片公司發現臺灣市場的潛力,港星的國語唱片銷量是粵語唱片的十倍,這樣的數字震驚了進駐在香港的五大國際唱片公司集團亞洲總部,五大唱片紛紛對臺灣華語市場展現了濃厚的興趣;到了 1995 年,Sony、EMI、環球、華納、BMG 等五大唱片公司一一就位,臺灣也正式成為了亞太地區華語唱片市場的核心基地。

直到 2001 年整個流行音樂市場崩盤為止,數年之間,臺灣的流行音樂唱片市場走向了前所未有的極大期,根據當時的調查研究顯示, 光是 1997 年該年的唱片市場總銷量,就達到了約 130 億臺幣的規模。

這些看起來壯觀的數字,對我們來說可能難以體會,不如想像這樣子的場景:當你走進臺北市公館鬧區的玫瑰唱片行,下課之後搭著公車湧入唱片行的學生,人手一張當時最熱銷的專輯,不管是張惠妹的《姊妹》或是陶喆的第一張出道專輯《David Tao》;整箱全新的唱片一到店頭,才打開箱子還來不及上架,所有學生立即蜂擁上前搶貨、排隊、付帳,唱片行的收銀機沒有停過。而每一個在 1990 年代喜歡購買唱片、喜歡逛唱片行的消費者,都曾見證過這樣的榮景。

張惠妹 1996 年發行的專輯《姊妹》(Source:林孟珊)

國際五大唱片進駐:臺灣後的唱片市場榮景

唱片公司生產唱片、唱片行賣唱片,兩者的關係就好像出版社與書店、電影公司與電影院的關係一樣微妙。

早期唱片公司少而唱片行多,絕大多數唱片行都是獨立經營,因此唱片公司在全臺零售店舖貨就需要非常綿密的層層通路機制,也就是「盤商」。盤商先向唱片公司大量進貨,大盤分給中盤、再分給小盤,最後依照比例進貨給唱片行,構成分布全臺的密集網絡。

隨著 1990 年代唱片市場爆炸性成長,唱片通路市場也開始經歷了質跟量的轉變。舉例來說,固定幾張的熱賣唱片只要一上市就會被搶光,唱片行當然不想賣會滯銷的唱片,為了搶到最新一批唱片商品,甚至會雇卡車直接到唱片公司的倉儲去搶貨。

玫瑰唱片與大眾唱片於 1990 年代是十分具代表性的唱片通路(Source:Taylortsai/維基共享資源)

世紀末唱片行的兼併戰爭

盤商與零售商自然不想要吃悶虧,於是在 1990 年代的後半期,五大國際唱片公司就位臺灣後,唱片行零售商開始了劇烈的兼併現象,也就是集團化經營。我們非常熟知的唱片通路兩大體系:玫瑰唱片與大眾唱片,也是在這個時期出現。

1990 年代結束時,臺灣的唱片行幾乎都被整合進兩大體系裡,唱片公司強勢、零售商弱勢的現象也完全被逆轉,變成唱片行可以和唱片公司要求固定數量的進貨,同時也把買斷囤貨的壓力反推回唱片公司。

唱片行的進貨喊價籌碼增強後,唱片零售產業開始出現了一些奇怪的作法,其中最著名也可以說是最奇怪的現象,那就當數紅配綠。

紅配綠是怎麼來的?

唱片行裡所有的唱片被分成紅區與綠區,紅區是一般的消費者最想買的主流唱片,而綠區擺放的則是不好賣的古典樂輕音樂、或倒閉唱片公司無法處理掉的存貨。其規則就是你可以用原價買紅區的唱片,通常一張將近 300 元;或者,你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兩張唱片,也就是一張紅區加一張綠區的唱片。

對於消費者來說,紅配綠的價格就是比正版原價稍微貴一點的價格,但可以買到兩張唱片,只是第二張唱片通常不是那麼主流或熱門。對於唱片公司來說,紅配綠的銷售方法可以大量以低價促銷消化掉庫存,直接將滯銷貨變現。

但這種作法對於唱片公司可說是一大噩耗:唱片行可以用更強勢及低價策略逼迫唱片公司讓出一定的折扣,加上紅配綠的銷售形式,無形中也讓唱片公司的心血被低價促銷,對於唱片從業人員來說自然是非常氣餒而不甘心。連王力宏都在歌曲〈W-H-Y〉當中唱出了「就算紅配綠,生活還是要繼續」這樣無奈的歌詞,也算是為當時的唱片行銷售亂象留下時代的足跡。

無論這樣的亂象持續多久,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沒有多久之後,臺灣的流行音樂唱片市場就正式走向崩壞期。

紅配綠示意圖,該機制讓消費者用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到兩張唱片。(公眾領域圖庫素材,金彥良製圖)

盜版、燒錄與 P2P 軟體:2001 年唱片市場大崩壞

第一個唱片市場末日悲歌的徵兆是燒錄機的出現。約莫是 1998 年時,光碟燒錄機開始出現,意味著此後 CD、光碟可以像過去的錄音帶一樣任意複製,盜版 CD 也開始在夜市的唱片行大量出現。

第二個是 MP3 與 P2P 的數位化音樂分享格式。1999 年 P2P 網站 Napster 的出現,讓所有網路用戶都可以自由上傳與下載 MP3 格式的音樂,這也意味實體唱片的末日。當時五大國際唱片公司的態度是全面防堵,包括透過國際法庭的手段讓 Napster 下架,雖然取得了小幅度的勝利,卻完全無法阻擋數位時代的來臨。

CD 燒錄技術示意(Source:Felipe La Rotta /維基共享資源)

唱片公司與唱片行的議價戰爭:實體唱片市場的消失

2001 年,在數位音樂下載形式興起、及盜版 CD 猖獗之下,臺灣流行音樂唱片市場經歷了雪崩式的滑落。過去一張唱片可以賣到 100 萬張的榮景消失,甚至在幾年之後,臺灣的許多獨立唱片公司以零預算方式製作唱片,實體唱片幾乎變成一種聊勝於無的形式,音樂創作必須上架到串流平臺才會有人聽,真正能透過商業演出與演唱會收入賺錢的音樂表演者,則成為了整個音樂產業的鳳毛麟角。

實體唱片市場或許永遠地在臺灣消失了,但是民眾對於消費音樂的渴望不會消失,當需求存在的時候,供給就一定會有市場,只是需要更花腦筋去找到對的消費者,這也是這一代音樂人的新挑戰。

Napster 的出現,讓所有使用者得以自由上傳、下載音樂。(Source:Njahnke/維基共享資源)

延伸閱讀: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代,那些被查禁的臺灣流行歌

觀臺灣第 58 期(2023.07):Hito 流行音樂

《觀・臺灣》第 58 期《Hito 流行音樂》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