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5|閱讀時間 ‧ 約 1 分鐘

二二〇:「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傷寒嘔多」,這裡的嘔是因為腸胃不好,可能病人常常喝酒等等造成中焦寒濕而嘔多,此為上濕下燥之症,屬於「陽明中寒」之證,可以先用「吳茱萸湯」先治其嘔,不然湯藥入口即吐,雖欲攻下卻不可得。正如第二五八條辨:「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尤在涇曰:「陽明雖有可下之例,然必表證全無,而熱結在腸中者,方可攻之。若嘔多者,邪在膈也」。如果仍有頭痛、身熱、惡寒、脈浮等表證存在時,代表腸中津液尚未化燥,切不可攻下。而文中「雖有陽明證」,已經在暗示我們病已入陽明,腸中津液已經燥化,此嘔非少陽之嘔,而是痰濕雍滯在中膈,不然用大柴胡湯就可以治療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