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理財教育

理財教育核心應該是讓孩子知道世界上資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必須被節制,我們要學會珍惜與分享。

    是的,錢的最大用途是分享與創造人類真正的幸福,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金錢就像肥料,不播灑灑出去就不能算是好東西。」培根那個時代的肥料大都是動物的糞便,所以他的意思是灑出去分享是有用的,但留在手邊會發臭。他的提醒,在美國工業時代最有錢的鋼鐵大王卡內基說得更是一針見血:「一個人死的時候,還擁有錢,實在是死得極為可恥。」

    其實這些道理或名言大家都聽過,也能理解,但是很難做得到

,因為「錢」本身具有一種魔力,你擁有愈多,就會想獲得更多。哲學家叔本華比喻得很傳神:「財富如同海水,你喝得愈多,就越感到口渴。」

    往往有人會說:「等我先賺到足夠的錢,再來做好事。」或是說:「等我存夠了錢,再來好好享受人生。」其實會說這樣話的人,永遠不會有等到的一天,因為錢再怎麼賺,都是賺不夠的,那些說有錢再來做好事的人,往往在賺大錢過程中,價值觀就改變了。

    我覺得一個真正富裕的人,應該是有時間去做他喜歡做的事的人吧?可是若依此標準,我反而看到那些忙著賺錢的大老闆,根本沒有辦法做他想做的事,那麼到底他是富裕還是貧窮?

    若要我們減少對物質的依賴,心中必須要有夢想,或是屬於精神層面的興趣或追求吧?

    這二十年來,常常有許多媒體採訪,他們很好奇為什麼我捨得將可以工作賺錢的時間用來從事社會公益當志工?我通常會回答說,我在年輕時曾看過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一句話而改變了我的生活選擇:「當你的生活基本所需已經可以滿足時,還繼續工作,代表你喪失了生命中更重要的追求。」

   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而不是「你有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