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畢業和快樂的問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長什麼時候畢業?」話才出口,我就在同學們的尖叫聲中被拉出了研究室。

後來才想起所謂的「研究生禮貌運動」──對於在所上待了四年的學長,這個起自關心的問候確實很不禮貌。雖然各類碩士在相關規章都是寫著兩年畢業,不過在文學院(尤其是文學系所)幾乎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這個階段的學位:三年是基本,四年不稀罕,聽過最久還有花七年才完成碩士、拿到學位的案例。能和一般理工科研究生一樣,在兩年準時拿到學位的文學院碩士生,可說是相當難得。

有些教授認為這麼長的時間是必要的磨練,但也有些教授也抱持懷疑的態度。畢竟,當同齡的朋友都已經在外穩定工作時,我們卻還在學校裡當學生,未來也不一定要走學術研究的路,「四年」換一個碩士學位確實是有些久。對此,有教授好心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入學前先想好學位論文的題目,每堂課的期末報告寫其中一部分;一學期的課程結束,學位論文也完成了一定的程度;兩年下來課修完了,學位論文也就寫完了。聽來確實不錯,只可惜這樣的規劃實在是太過理想,絕大多數的同學(包括我)在剛進研究所時都還非常茫然,無法確定學位論文要寫什麼題目。

說是絕大多數,代表還是有例外。

這幾天旁聽了好友同學M的口考,他以史無前例的「一年半」光速畢業,創下台文所碩士生近二十幾年來的紀錄。我們一群被戲稱為「應援團」的朋友在會議室後頭觀摩、學習,聽他脈絡清晰地講述研究成果。原以為會見到被教授輪番鞭打的現場,但實際上的過程比想像中溫和,論文也在兩個多小時後順利通過。

想起和M的認識,是在2020年暑假的原住民文學營。後來我進入台文所、和M成為同學後,才真正見識到了他報告時的精采表現和對未來的縝密規劃。看他除了能得心應手地處理學校課業,平時也透過各種方式持續關注原住民議題,週間更來往於建中代課,甚至額外協助原住民文學相關教材的編纂,如此行動力真心令人佩服。

畢業快樂,可身為文學院研究生,畢業後不總是快樂的,要面對的難題也許更多。後來當我同樣被問到「什麼時候畢業」時,才發現自己也答不上任何話。台文所的Slogan是「立足台灣,放眼世界」。每當我想到畢業的問題時,只能抿一抿嘴,默默打開word檔,繼續在螢幕前埋頭打字。

avatar-img
80會員
108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宇軒 的其他內容
如同白萩《現代詩散論》所說:「藝術所以能偉大的呈顯在我們眼裡,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只有理解、尊重當代文學場域中「詩意」的多元性,同時觀照其中的「藝術層次」,才能顯現當代詩超越時間的價值;而在這個所有文字加上「像極了愛情」就能成詩的時代,「詩藝」便更顯難能,這也是這本書取名「『詩藝』的復興」的原因。
2023年6月底至7月初,共有四本詩集出版,包含去年因〈一袋米要扛幾樓〉而受矚目的洪萬達(1997-)、中國青年詩人王徹之(1994-)、已有多本詩集的龍青,以及活躍於各詩社的靈歌(1951-)。
楊書軒從2013年「這一部人類學/比科學精確」的《鳥日子》、《馬克白弟弟》到2014年的《山海線》,至今終於又推出了下一本詩集《火光》,是醞釀許久的一次火力展示;整本詩集分為四輯,分別是「生生」、「火光」、「偷馬」與「老哥」,每輯各有不同的側重與關懷。
「我們為什麼講文化?能裝水的都叫杯子,不一定要一、兩萬塊的法藍瓷才叫杯子。你從小用到大的杯子可能更珍貴,因為它並不只可以盛水,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的情感跟記憶盛在裡面──火車也是這樣。」在《南方,寂寞鐵道》導演蕭菊貞的眼中,一列列的火車是「有生命的」,不只是「會跑的工具」。
除了年度詩選,爾雅出版社在過往的「世紀詩選」之後,為五位詩人出版「新世紀詩選」也值得關注,分別是收錄了向陽(1955-)被譜曲成歌之詩作的《弦上歌詩》、陳義芝(1953-)的《蜂巢》、白靈(1951-)的《流動的臉》、蘇紹連(1949-)的《慢車道》,以及蕭蕭(1947-)的《心的印拓》。
繼《滾動的詩》音樂紀實節目的嘗試,夢田影像這次將詩帶往了更遠的地方。在《那間書店有音樂》節目中,共邀請了6組《滾動的詩》合作的獨立音樂人,透過在獨立書店的展演與現代詩結合、開展出了各自的生命故事。前兩集分別邀請吳志寧與先知瑪莉,在宜蘭的獨立書店/文化空間展現出了不同的面向。
如同白萩《現代詩散論》所說:「藝術所以能偉大的呈顯在我們眼裡,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只有理解、尊重當代文學場域中「詩意」的多元性,同時觀照其中的「藝術層次」,才能顯現當代詩超越時間的價值;而在這個所有文字加上「像極了愛情」就能成詩的時代,「詩藝」便更顯難能,這也是這本書取名「『詩藝』的復興」的原因。
2023年6月底至7月初,共有四本詩集出版,包含去年因〈一袋米要扛幾樓〉而受矚目的洪萬達(1997-)、中國青年詩人王徹之(1994-)、已有多本詩集的龍青,以及活躍於各詩社的靈歌(1951-)。
楊書軒從2013年「這一部人類學/比科學精確」的《鳥日子》、《馬克白弟弟》到2014年的《山海線》,至今終於又推出了下一本詩集《火光》,是醞釀許久的一次火力展示;整本詩集分為四輯,分別是「生生」、「火光」、「偷馬」與「老哥」,每輯各有不同的側重與關懷。
「我們為什麼講文化?能裝水的都叫杯子,不一定要一、兩萬塊的法藍瓷才叫杯子。你從小用到大的杯子可能更珍貴,因為它並不只可以盛水,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的情感跟記憶盛在裡面──火車也是這樣。」在《南方,寂寞鐵道》導演蕭菊貞的眼中,一列列的火車是「有生命的」,不只是「會跑的工具」。
除了年度詩選,爾雅出版社在過往的「世紀詩選」之後,為五位詩人出版「新世紀詩選」也值得關注,分別是收錄了向陽(1955-)被譜曲成歌之詩作的《弦上歌詩》、陳義芝(1953-)的《蜂巢》、白靈(1951-)的《流動的臉》、蘇紹連(1949-)的《慢車道》,以及蕭蕭(1947-)的《心的印拓》。
繼《滾動的詩》音樂紀實節目的嘗試,夢田影像這次將詩帶往了更遠的地方。在《那間書店有音樂》節目中,共邀請了6組《滾動的詩》合作的獨立音樂人,透過在獨立書店的展演與現代詩結合、開展出了各自的生命故事。前兩集分別邀請吳志寧與先知瑪莉,在宜蘭的獨立書店/文化空間展現出了不同的面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其實大學的日子,說長不長說短其實也沒有很短,輾轉來到大四啦!所謂的大四也就是要交畢業論文,畢業作品,要辦畢業展覽,如果是音樂系的話就要辦畢業音樂會,所有大一到大三歡樂的時光差不多就要結束了,該是為那張該死的畢業證書奮鬥了,說到做畢業報告,就越會說到個人還是群組,通常每個科系都是分組做報告,而是從
在學術圈,很多人都會被「進度」壓得喘不過氣:幾歲該畢業?多久該發第一篇論文?為什麼我還沒到達別人的位置? 但現實是,進步沒有標準時鐘,每個人的旅程都獨一無二。 ▋8 年完成博士,還是博士 • 沒有人會在你的學位證書上標註「耗時 8 年」,因為重點是你完成了這場挑戰。 • 不管是 4 年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本文內容著重於社區大學的重要性與學習心得。作者分享了她選讀社區大學課程的經歷,感受與對學習的態度。社區大學的各種課程豐富而多元,對於熟齡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域。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人加入社區大學的學習行列。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畢業致詞笑翻全場?等等,有人笑不出來嗎? 「各位同學,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因為...我們終於畢業啦!」台上那位同學慷慨激昂的演說,讓台下笑聲不斷。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場精彩的畢業致詞,幽默風趣,又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短短五分鐘的演說,點閱率竟然破百萬,可見其魅力所在。 畢業致詞的背後:ESTJ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對於每個研究生而言,能夠寫謝誌的時候,應該是非常非常興奮且慶幸的時刻吧? 格式規範的要求寫著: 碩、博士班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期間,獲得指導教授、其他師長及家人或親友 們有實質幫助研討及啟發的感想,內容力求簡單扼要,以不超過一頁為原則。 這畢竟意謂著「終於可以畢業了」的吶喊在裡頭,但不知為何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
記錄教授有關期末報告的語錄三則。
Thumbnail
其實大學的日子,說長不長說短其實也沒有很短,輾轉來到大四啦!所謂的大四也就是要交畢業論文,畢業作品,要辦畢業展覽,如果是音樂系的話就要辦畢業音樂會,所有大一到大三歡樂的時光差不多就要結束了,該是為那張該死的畢業證書奮鬥了,說到做畢業報告,就越會說到個人還是群組,通常每個科系都是分組做報告,而是從
在學術圈,很多人都會被「進度」壓得喘不過氣:幾歲該畢業?多久該發第一篇論文?為什麼我還沒到達別人的位置? 但現實是,進步沒有標準時鐘,每個人的旅程都獨一無二。 ▋8 年完成博士,還是博士 • 沒有人會在你的學位證書上標註「耗時 8 年」,因為重點是你完成了這場挑戰。 • 不管是 4 年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本文內容著重於社區大學的重要性與學習心得。作者分享了她選讀社區大學課程的經歷,感受與對學習的態度。社區大學的各種課程豐富而多元,對於熟齡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域。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人加入社區大學的學習行列。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畢業致詞笑翻全場?等等,有人笑不出來嗎? 「各位同學,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因為...我們終於畢業啦!」台上那位同學慷慨激昂的演說,讓台下笑聲不斷。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場精彩的畢業致詞,幽默風趣,又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短短五分鐘的演說,點閱率竟然破百萬,可見其魅力所在。 畢業致詞的背後:ESTJ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對於每個研究生而言,能夠寫謝誌的時候,應該是非常非常興奮且慶幸的時刻吧? 格式規範的要求寫著: 碩、博士班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期間,獲得指導教授、其他師長及家人或親友 們有實質幫助研討及啟發的感想,內容力求簡單扼要,以不超過一頁為原則。 這畢竟意謂著「終於可以畢業了」的吶喊在裡頭,但不知為何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
記錄教授有關期末報告的語錄三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