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族兩大危機!小心病症找上你!?—陳致一醫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久坐族兩大危機—便祕與痔瘡


前言

40歲的王先生擔任某公司的行銷企劃,他的日常生活是這樣的:

一早就被安排了滿滿的會議,從客戶、小組到主管會議常常開到超過午餐時間;開完會,老闆交付了許多任務,由於時間緊迫,午餐選擇吃快餐、狼吞虎嚥完就回到座位繼續坐下來辦公;而為了把想法變成正式的報告只好一路加班到晚上,連坐了12小時後下班再買個鹹酥雞當宵夜,回家當沙發馬鈴薯躺著追劇。

這樣長期久坐、運動量不足且飲食不均衡的狀況讓王先生出現了便祕和痔瘡的困擾,加上業績壓力加重了病情,讓他趕緊來就醫。

王先生「久坐、久站、工作壓力大與三餐不正常」的久坐族日常,是否跟您很像呢?小心!便秘和痔瘡很有可能找上門喔!

第一危機:便祕

便秘的症狀?

便祕是一種因人而異的症狀,根據每個人習慣的排便頻率、感受而有不同。但臨床醫學上會認為,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可能是便秘了:

  • 正常排便頻率為1天3次~3天1次,如果頻率更低就需要注意了
  • 排便需要很用力、不太順暢,且會有大不乾淨、殘便的感覺
  • 大便形狀乾硬、一粒一粒

誰容易便祕?

便秘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世界盛行率約為20%。在美國,便祕盛行率為16%,隨著年齡增長盛行率越高,大於60歲的盛行率為33。而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統計,全台超過525萬人有便祕困擾,國人一年甚至要吃掉4.6億顆相關藥物,其中台灣前10大飽受便秘之苦的行業囊括行銷、活動企劃人員(57.9%)、助理及秘書(57.1%)和專櫃銷售人員(54.5%)等久坐上班族。其中女性與男性的患病率為3:1,女性更需注意便秘問題。

為什麼會便秘?

便秘可分為原發性便秘和次發性便秘。纖維攝取量不足、水分不足和腸胃蠕動緩慢歸類為原發性便秘,蔬菜水果中的纖維能幫助腸胃道蠕動、加速排便,而水分能夠潤滑大便避免過乾或過硬,因此缺少纖維或水都有可能導致便秘;而坐姿不良和活動量不足使得腹部血流循環不順將加劇腸胃蠕動緩慢的問題。生活壓力大造成緊張焦慮等情緒因素也會讓便秘不時發生。

次發性便秘較不常見,定義是由藥物或是其他疾病間接引起。老年人過度依賴瀉劑,只要短暫停藥反而會有「反彈性便秘」,或是某些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也會影響排便狀況。

第二危機:痔瘡

痔瘡的症狀?

痔瘡可依生成的位置分為「內痔」與「外痔」。

內痔長在直腸內,肉眼是看不到的,因為那裏的神經分布較少,所以通常疼痛度是不明顯的,排便時有可能出血;外痣長在肛門外,肉眼可見,除了排便出血,會較疼痛、異物感明顯、有血栓的風險,讓人坐立難安,連分手的痛都沒有痔瘡痛。

一般來說會漸漸從內痔發展到外痣,也就是「脫垂」讓痔瘡從肛門內慢慢跑出來到肛門外,病程可分為四級,只有第一級可以自癒。

大部分的人對痔瘡的印象基本上都知道會痛,其實痔瘡的症狀還包含:

  • 排便時出血
  • 直腸部位搔癢和刺痛
  • 疼痛、不舒服
  • 肛門四周腫脹
  • 肛門周圍出現團塊

誰容易得痔瘡?

全世界痔瘡的患病率約為4.4%。 在美國,每年有150萬筆痔瘡相關的處方。 痔瘡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45-65歲的人發病率最高。根據台灣健保署108年的統計得痔瘡者有39萬人,以50~59歲為好發族群,男女比例相近。其中第三級痔瘡患者最多,第四級最少。近年來由於大家喜歡邊上廁所邊滑手機,在馬桶上久坐讓痔瘡有年輕化的趨勢。

為什麼會得痔瘡?

大家對痔瘡的成因認知可能是由肛門附近的靜脈曲張引起,但目前已推翻那項假設,目前被學界最廣泛接受的是「肛門軟墊學說」(anal cushions theory)。肛門附近有由血管組織(如小動脈、小靜脈、微血管)、平滑肌纖維(如Treitz肌)和被肛管上皮細胞覆蓋的結締組織所組成的軟墊組織,主要幫助肛門肌肉更好的收縮和封閉以防液體、氣體和固體外漏。正常的生理組織因久坐、不良的排便習慣而有不當的擠壓摩擦和壓力,導致組織滑出體外(脫垂)、腫脹出血等情況,才是我們所說的「痔瘡」。

解決危機的四個妙招

1.健康飲食 腸保健康

預防便秘和痔瘡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增加纖維的攝取量,有助於軟化糞便使其順利通過大腸排出,也可維持消化道中細菌的生態平衡。纖維分成兩種:可溶性和不溶性,兩者都能預防便秘。 可溶性纖維的來源包括豆類、水果和燕麥,不溶性纖維則可以在全穀物食品和蔬菜中找到5。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建議,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22~34克纖維。要注意的是,纖維量要逐漸添加,以避免腹脹和不適。

2.多喝水沒事 沒事多喝水

充分補水和多吃纖維能發揮1+1>2的作用。大腸會在糞便排出體外之前連大約0.3公升的水分一起從糞便中排出,才不會讓大便過於乾硬。因此若審體裡沒有足夠水分,最終可能會排出硬而乾燥的糞便。標準來說,正常成人每天應喝1.5-2.0 公升的水。除了水之外,也可以補充果汁、蔬菜汁或是非咖啡因類液體。

3.補充益生菌 腸腸有好菌

益生菌是食用後對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通常被稱為「好的細菌」為你的身體和大腦提供各種强大的益處:改善腸胃道健康、提升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和加速腸胃道蠕動。若想解決便秘問題,可以尋找以下菌株的補充保健品(這些菌株已被證明可以改善糞便的稠度):

Bifidobacterium lactis-最常見的雷特氏B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植物乳酸桿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熱鏈球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洛德乳桿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長雙歧桿菌,又稱龍根菌


除了保健品之外,也可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泡菜、康普茶、納豆、豆豉和酸菜等發酵食品都含有豐富的有益細,以及大量其他重要營養素。

4.起來動一動

有氧運動(例如:跑步、慢跑、游泳、瑜伽會加快你的呼吸和心率,有助於刺激腸道肌肉的自然收縮,快速排出糞便。而運動也可以帶動腸道和骨盆的血流,使血液循環更順暢,就減少得到痔瘡和便祕的風險。在辦公室坐太久可以考慮做筋膜伸展運動、深蹲或是站起來走個10到15分鐘,幫助身體和消化系統達到最佳狀態。

以上四招教大家擺脫久坐族的惡夢!意識到自己的生活習慣需要改善已經是邁向健康的第一步,適當配合飲食和運動,便秘和痔瘡就不會再困擾你囉!

陳致一醫師 |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期微創手術技術已接近發展純熟,隨著機械與科技的進步出現了將兩者完美結合的劃時代革命—達文西手術(da Vinci Surgical System)。 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和遠近馳名的義大利博學者「達文西」聯想在一起呢?
開完刀又送急診...外科醫師最擔心的事—術後腸沾黏?! 去年才剛從大腸癌手術康復的阿明,在今年端午節的時候,餐餐吃了各式各樣的粽子,沒想到隔天就腹部絞痛,肚子鼓,不得已之下被家人送到急診,經過檢查之後,診斷為術後腸沾黏。 到底為什麼會造成腸沾黏呢? 術後腸沾黏該怎麼辦?
孕婦與痔瘡 看到孕婦時,大家都會聯想到懷孕有許多不舒服,例如:身體變得很沉重、孕吐、疲累、水腫等等,但你知道嗎?其實除了以上的困難,根據統計,近7成的孕媽媽都還會有孕期痔瘡的問題。到懷孕後期,孕婦常因為懷孕嚴重便祕,後續導致痔瘡疼痛、大便出血,較嚴重的話甚至痛到睡不著、一碰到屁股就痛得坐不下去。
腸躁症 正在就讀高中準備考學測的小明面對升學壓力覺得很緊張,每次考試前都一直跑廁所拉肚子;而身為上班族小美,天天看疫情相關的新聞感到焦慮慌張,最近發現自己容易腹痛,排便狀況也出現變化... 螢幕前的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呢? 這種反覆的腸胃疼痛與不適,可能是罹患腸躁症
近期微創手術技術已接近發展純熟,隨著機械與科技的進步出現了將兩者完美結合的劃時代革命—達文西手術(da Vinci Surgical System)。 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和遠近馳名的義大利博學者「達文西」聯想在一起呢?
開完刀又送急診...外科醫師最擔心的事—術後腸沾黏?! 去年才剛從大腸癌手術康復的阿明,在今年端午節的時候,餐餐吃了各式各樣的粽子,沒想到隔天就腹部絞痛,肚子鼓,不得已之下被家人送到急診,經過檢查之後,診斷為術後腸沾黏。 到底為什麼會造成腸沾黏呢? 術後腸沾黏該怎麼辦?
孕婦與痔瘡 看到孕婦時,大家都會聯想到懷孕有許多不舒服,例如:身體變得很沉重、孕吐、疲累、水腫等等,但你知道嗎?其實除了以上的困難,根據統計,近7成的孕媽媽都還會有孕期痔瘡的問題。到懷孕後期,孕婦常因為懷孕嚴重便祕,後續導致痔瘡疼痛、大便出血,較嚴重的話甚至痛到睡不著、一碰到屁股就痛得坐不下去。
腸躁症 正在就讀高中準備考學測的小明面對升學壓力覺得很緊張,每次考試前都一直跑廁所拉肚子;而身為上班族小美,天天看疫情相關的新聞感到焦慮慌張,最近發現自己容易腹痛,排便狀況也出現變化... 螢幕前的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呢? 這種反覆的腸胃疼痛與不適,可能是罹患腸躁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中醫治療-痔瘡與便祕 1.有經病人同意分享案例。 2.為保護病人隱私,之後拍案例照片都只拍病人背影喔。 病人長期痔瘡與便祕,經中藥和針灸治療2個月後改善。 痔瘡形成相關的因子包括常久坐久站或因病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懷孕的婦女、肥胖以及一些會引起腹內壓經常升高的疾
飲水不足: 一旦水喝的少,自然腸道內殘留的水分就少,糞便也就變得乾燥堅硬。 食物攝取不足: 由於飲食的精緻化、吃太少、過度減肥、纖維食物吃不足,都會造成便秘。 情緒因素: 緊張、壓力或憂愁、思慮過度的人,壓力會使腸道肌肉緊張,長期處在高壓緊張的環境導致便祕。 運動不足: 長期久坐,
Thumbnail
痔瘡雖小,但絕對不能忽視,因為它經常牽著頭移動全身。許多男性同胞的性功能障礙也與痔瘡有關。 痔瘡可能會導致性功能障礙 雖然痔瘡的發生率很高,但與其他疾病相比,其治療率很低。在生活中,雖然很多人都患有痔瘡,但大多數人都不注意,很少有人去定期的醫療結構檢查,大多數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去藥局買藥。
Thumbnail
你有常常腹痛、血便、狂跑廁所的困擾嗎? 以為自己只是腸胃不好吃壞肚子嗎?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會在工作中渡過。近幾年由於科技發達,動用勞力的工作也變少了。但用腦的工作卻也對身體帶來傷害,其中久坐就是健康的頭號大敵,你知道長期久坐會有哪些症狀嗎?善選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3/26新聞:20歲女性長期飽受便秘之苦,常常10天都無法解便,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有大腸無力症的狀況,腸蠕動較差,初期治療是給予藥物並多喝水。患者2週後回診時,儘管軟便劑已經「吃到4顆」,便秘情況仍未改善,直到她突然提出1個要求,醫師猛然意識到可能跟睡眠有關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探討便秘的分類及解決方法,希望能幫助到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們。 便秘的三種主要類型。便秘主要分為遲緩型、直腸型和痙攣型。
Thumbnail
開始本文之前先問一下,你一天大幾次便呢? 是一天一次、一天兩次、還是兩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 醫學上對便秘的定義是指,每週解便次數少於三次,或者排便用力而且排出乾硬的糞便。那多久大便一次叫「正常」呢? 必須視年齡、飲食習慣及個人體質而定,正常排便的定義是三天一次或一天三次都算正常。   除了排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中醫治療-痔瘡與便祕 1.有經病人同意分享案例。 2.為保護病人隱私,之後拍案例照片都只拍病人背影喔。 病人長期痔瘡與便祕,經中藥和針灸治療2個月後改善。 痔瘡形成相關的因子包括常久坐久站或因病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懷孕的婦女、肥胖以及一些會引起腹內壓經常升高的疾
飲水不足: 一旦水喝的少,自然腸道內殘留的水分就少,糞便也就變得乾燥堅硬。 食物攝取不足: 由於飲食的精緻化、吃太少、過度減肥、纖維食物吃不足,都會造成便秘。 情緒因素: 緊張、壓力或憂愁、思慮過度的人,壓力會使腸道肌肉緊張,長期處在高壓緊張的環境導致便祕。 運動不足: 長期久坐,
Thumbnail
痔瘡雖小,但絕對不能忽視,因為它經常牽著頭移動全身。許多男性同胞的性功能障礙也與痔瘡有關。 痔瘡可能會導致性功能障礙 雖然痔瘡的發生率很高,但與其他疾病相比,其治療率很低。在生活中,雖然很多人都患有痔瘡,但大多數人都不注意,很少有人去定期的醫療結構檢查,大多數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去藥局買藥。
Thumbnail
你有常常腹痛、血便、狂跑廁所的困擾嗎? 以為自己只是腸胃不好吃壞肚子嗎?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會在工作中渡過。近幾年由於科技發達,動用勞力的工作也變少了。但用腦的工作卻也對身體帶來傷害,其中久坐就是健康的頭號大敵,你知道長期久坐會有哪些症狀嗎?善選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3/26新聞:20歲女性長期飽受便秘之苦,常常10天都無法解便,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有大腸無力症的狀況,腸蠕動較差,初期治療是給予藥物並多喝水。患者2週後回診時,儘管軟便劑已經「吃到4顆」,便秘情況仍未改善,直到她突然提出1個要求,醫師猛然意識到可能跟睡眠有關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探討便秘的分類及解決方法,希望能幫助到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們。 便秘的三種主要類型。便秘主要分為遲緩型、直腸型和痙攣型。
Thumbnail
開始本文之前先問一下,你一天大幾次便呢? 是一天一次、一天兩次、還是兩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 醫學上對便秘的定義是指,每週解便次數少於三次,或者排便用力而且排出乾硬的糞便。那多久大便一次叫「正常」呢? 必須視年齡、飲食習慣及個人體質而定,正常排便的定義是三天一次或一天三次都算正常。   除了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