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奧本海默》觀後感

《奧本海默》海報

《奧本海默》海報

《奧本海默》並非我首次以IMAX螢幕觀看的電影,但它是第一部讓我體驗到IMAX價值的電影。IMAX除了讓爆炸的畫面更為震撼,其精緻的畫質更細膩展現出飾演奧本海默的Cillian Murphy隨著角色人生起伏的臉部線條變化,以及他那雙湛藍眼睛透射出的慧黠與糾結。

電影選角是門學問,尤其是文戲居多的劇情片,需要高度依賴演員的演技,以及演員如何恰到好處地揣摩角色原型的外觀。以當今的化妝技術,要把一個演員的臉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並不困難(例如《為副不仁》裡,克里斯汀貝爾扮成錢尼,超像),但要說服觀眾「現在出現在螢幕上的演員就是他所扮演的角色」依然不容易,例如艾希頓庫奇的《賈伯斯》,我從頭到尾都認為在畫面裡出現的就是上賈伯斯模仿秀的艾希頓庫奇,實在無法被說服。

猶記得當年得知《奧本海默》開拍時,一方面很期待,另一方面卻也很擔心,諾蘭會不會一個不小心,就把《奧本海默》拍成一齣讓觀眾無法融入劇情的電影。畢竟,要上哪裡找來這麼多能演又願意屈居配角的人呢?我想起小時候看的龐德電影,那是由皮爾斯布洛斯南主演的年代,明知道龐德電影的賣點就是看男主角耍帥以及跟女配角談情說愛,但《007:縱橫天下》還是讓我看的很難受,其原因正是選角問題,片中飾演「核物理學家」的演員,舉手投足實在很難讓人把她跟核物理學家聯想在一起。我其實也說不出一個核物理學家該有怎樣的言行舉止,但當那位飾演核物理學家的演員一出場,我只看到一個身材性感但眼神空洞的雜誌模特兒努力想假裝自己是個核物理學家,我感受到的就只有尷尬,而這尷尬就這樣一路伴隨我直到電影結束。

但諾蘭這回在《奧本海默》做到了,選角相當成功。飾演葛羅夫斯將軍的麥特戴蒙先前已在《星際效應》及《絕地救援》飾演過太空人角色,扮演知識型角色本就極具說服力。令人訝異的是,以《波希米亞狂想曲》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雷米馬利克,願意承接只有少許的戲分的大衛希爾,並在那短短的幾句台詞中展現該角色「路見不平」的爆發力;總共只出現一幕的杜魯門竟是由蓋瑞歐德曼飾演。更出乎意料的是,小勞勃道尼竟然能把一個乍看是個好人,但事實上是個小心眼的反派角色詮釋得如此恰如其分,先讓觀眾一望即知這個人不單純,接著看出他是個包藏禍心的壞傢伙,小勞勃道尼演得夠壞,但又不至於壞到被說是「chew the scenery」。《奧本海默》有這樣的演員陣容,著實讓影迷如我看得既過癮又感動。

先前看到不少人呼籲觀眾進場前須做功課,例如研究片中提到的科學家生平及其重大研究成果等等,進去電影院裡才不會看得很混亂等等。我同意該稍稍了解片中提到的幾個科學家,如果真的完全沒聽過波耳、海森堡與布萊克特等人,看到角色出現的當下,難免會有「這個人在這裡講兩句話就消失了,要這橋段幹嘛」的錯愕感。但我不認為《奧本海默》是要走科普教育路線,至少,我看完電影後的理解是,這部電影談的是人性、談的是過去科技發展對世界的影響,談的是科技發展能否兼顧道德的問題。思考這些不需要先做太多功課,只要有心,《奧本海默》的餘韻會讓你想很久很久。

《奧本海默》值得一看,真心推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