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樣古生物 – 塔利怪物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tocktrek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Stocktrek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1955年,一位美國業餘古生物化石收藏家法蘭西斯‧塔利(Francis Tully)獲得了一個源自伊利諾州馬孫溪化石層(Mazon Creek fossil beds)的奇特化石,由於該化石的形體特殊,在好奇心驅使之下送往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進行鑑定,之後讓當時博物館內的古生物學家目睹都啞口無言。化石上的生物有著雪茄形狀的身體、三角形的尾鰭、一對長柄眼,最怪異的是那條細長彎曲的嘴,末端有著鉗子般的口部。沒有人能認定這是什麼生物,也無從對其歸類,隨後各種猜測陸續出現,有人認為是一種軟體動物,也有人認為是節肢動物,甚至是牙形石、蠕蟲、被囊動物、脊椎動物或者早已不存在的一種動物門,在這樣的迷惑中古生物學家於是將此生物稱作「塔利怪物」。一開始的發現也讓人不禁懷疑是有人在惡作劇,然而歷經多年在馬孫溪化石層的挖掘,該生物化石已經出現超過1000個,證實此長相奇特的生物確實存在。另一方面諷刺的是,這麼多的化石證據至今依然未提供更多的資訊來揭開塔利怪物的面紗。

從化石出土的區域推測,塔利怪物是出現於石炭紀的賓夕法尼亞世(約三億年前)的熱帶沿海河口,相同的化石層附近也有已滅絕的甲殼類動物Belotelson、缽水母的一屬Essexella、長吻鯊屬(Bandringa)等等,位置就在美國的伊利諾州。塔利怪物目前只發現一種,學名稱做Tullimonstrum gregarium。根據化石的衡量,生物體長可從8公分到35公分。由身體結構來看,具有頭尾分別與兩側對稱性,表明塔利怪物是兩側對稱動物的後代。尾鰭構造指出此生物並非漂浮生物或底棲生物,而是像魚類一樣能夠自主游泳。由2016年維多利亞‧麥考伊(Victoria McCoy)檢視超過1200個塔利怪物的化石樣本,於化石的生物軀幹中觀察到一條顏色較淺與一條顏色較深的線條紋路,她利用已滅絕的一種盲鰻(Gilpichthys greenei)化石相互比較,推測較淺的線很可能就是該動物的脊索,紋路的位置從眼柄後方的小區塊(疑似大腦的痕跡)開始至尾巴末端結束,而較深的線則是消化系統。軀體上分布著等距且明顯的環節,以W或者V的線形保存著,被認定是肌節,數量約20至25個。中間部位的肌節之間還分布著長橢圓的結構,最多可達五對,十分像七鰓鰻的鰓裂。此外,細長的嘴有三個關節,分別位於靠近末端的口部、中段、連接頭部處,形成Z字形,也可從中發現消化道的痕跡,代表該器官確實是口器,並非如同歐巴賓海蠍抓取食物的附肢。口部有著向內彎曲的一排小尖牙,似乎是肉食性且具有防止獵物逃脫的功能。這些尖牙與盲鰻和七鰓鰻的牙齒結構類似,相較於軟體動物由幾丁質所構成的齒舌截然不同。有趣的細長眼柄曾被認為是流體穩定器官、交配器官或剛毛等,因古生物學家湯瑪斯‧克萊門茨(Thomas Clements)在研究中發現長柄的末端有著密集的黑色素體而推定是視網膜色素上皮的殘留物,才得知該器官為眼睛。脊索動物的虹膜、脈絡膜、視網膜皆存在黑色素體,屬於脊索動物的共有衍徵,而無脊椎動物大部分則使用歐姆色素(ommochrome)、蝶呤(pterin)等作為眼睛色素,於是麥考伊與克萊門茨都將塔利怪物列為脊椎動物的成員,麥考伊甚而將塔利怪物描述成是一種生存於石炭紀的七鰓鰻科魚類。在脊椎動物中這種眼柄非常稀少,不過現代依然可以找到有此特徵的物種,例如雙髻鯊與大西洋奇棘魚的幼魚。

然而隔年勞倫‧薩倫(Lauren Sallan)的研究推翻了塔利怪物是脊椎動物的理論。她認為黑色素體的結構在其他兩側對稱動物研究的並不多,而且其結構在不同的脊椎動物也可能大不相同,例如盲鰻就找不到這種的特徵,導致先前這樣的推論不是很有說服力。此外她也表示化石中疑似脊索的線條紋路延伸至眼柄的現象不可能發生在脊椎動物,且被認為是大腦的區域周圍沒有連接的神經組織,也沒有連接到眼睛。加上疑似肝臟的痕跡出現在了鰓的下方,這些明顯都不是脊椎動物的表徵。脊椎動物的肌節會從頭部延伸到尾部且寬度較為狹窄,塔利怪物身上的環節構造較寬且不存在於頭部,與脊椎動物完全不同。同時她講到塔利怪物凸出的雙眼、尾鰭、大腦和恐蝦綱的生物非常類似,且歐巴賓海蠍也有細長的嘴,是節肢動物的機會似乎比較大。但有個問題是,馬孫溪化石層出現的節肢動物由於外骨骼會使化石結構較為立體,塔利怪物化石則是扁平的,附近也沒有出現扁平的節肢動物化石。另外節肢動物的視覺器官沒有像脊椎動物一樣的密集黑色素體,讓這個問題又回到了原點。不過她提出除了節肢動物外,塔利怪物也可能接近被囊動物的幼蟲(擁有黑色素眼睛與尾鰭)、腸鰓綱或文昌魚類。

於2020年,麥考伊在她發表的論文中提到,早期的脊椎動物由於大部分缺乏堅硬的骨骼,無法藉由保存下來的軟組織的形態來分辨物種進行分類。排除骨骼的問題之下,她認為判斷化石上的生物是脊椎動物還是無脊椎動物可由化石的分子成分做斷定。無脊椎動物身上作為支撐的結構組織通常由含氮量稍高的幾丁質組成,形成化石的過程中該部位會殘留氮雜環;而脊椎動物則多以蛋白質建構相關組織,蛋白質中有兩種胺基酸,甲硫胺酸與半胱胺酸,含有硫,石化過程則轉變成硫雜環,由這些差異可作為結構組織成分的分類指標。麥考伊檢驗塔利怪物的眼睛、眼柄、牙齒、口器等部位,並配合其他已知的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化石上不同部位的成分進行比對,發現這些部位都是以硫雜環為主,以此結論出塔利怪物更可能是脊椎動物。賈斯米娜‧維曼(Jasmina Wiemann)在2022年也同樣提出雷同的結果。

照目前的研究看來,塔利怪物的化石成分鑑定上沒有觀察到大多無脊椎動物具有的幾丁質,加上其他形態分析,而推論親緣關係應該更貼近脊椎動物,也更可能是一種魚類。然而不管在哪一項生物類群中總會出現例外,往後其他古生物學家也有機會提出相異的論點,於是塔利怪物的近年研究是否能夠完全判定牠的歸屬,這依舊是一個問號。期盼日後有更多的新發現來解決這六七十年的古生物謎團。

作者:水也佑

參考資料:

1. McCoy VE et al., The 'Tully monster' is a vertebrate. Nature. 2016 Apr 28;532(7600):496-9.

2. Clements T et al., The eyes of Tullimonstrum reveal a vertebrate affinity. Nature. 2016 Apr 28;532(7600):500-3.

3. Sallan L et al., The ‘Tully Monster’ is not a vertebrate: characters, convergence and taphonomy in Palaeozoic problematic animals. Palaeontology 60.2 (2017): 149-157.

4. McCoy VE et al., Chemical signatures of soft tissues distinguish between vertebrates and invertebrates from the Carboniferous Mazon Creek Lagerstätte of Illinois. Geobiology . 2020 Sep;18(5):560-565.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的起源 目前根據C12/C13的比例推測地球最早出現生命跡象的時間約在37億年以前(始太古代,Eoarchean),但非常有可能更早在冥古宙(Hadean)就有出現類似生命的物質。生命如何出現一直以來都是個有趣的主題,有不少人曾為生命起源提出各種假說。有人認為生命誕生的來源是地球之外,因為在隕
化石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當我們看著現今的生物,會對牠們的外觀產生好奇。為何長頸鹿脖子這麼長?為何孔雀有著又長又美的尾羽?為何蜜蜂腹部有一根針用來防禦?這些生物我們可以親自接觸牠們來了解其形態、結構與功能。而古生物學家面對化石時也一樣會對化石上的生物外觀有著好奇心。有些古生物的形態在現今生物身上完全
埋藏學與化石 生物死亡之後並非都有機會形成化石,且能留存下來形成化石的多為生物的硬組織,例如由碳酸鈣、二氧化矽或磷酸鈣所組成的骨骼、外殼,或者植物的木質組織等,而軟組織通常在生物死亡後便會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化石的機會相對少許多,因此利用化石還原當時的生物多樣性有時對於只有軟組織的生物來說會出現倖存
地層學 (Stratigraphy) 17世紀一位丹麥的解剖學家兼地質學家,尼古拉斯·斯坦諾 (Nicolaus Steno) 提出地層疊覆 (Superposition) 的概念,在地層沒有發生過反轉的情況下,較老的地層會被較年輕的地層向上連續覆蓋。他觀察到沉積物會以水平的方式向上堆積,而岩層的
當你在認識古生物時,心中可能會有一個想法,為何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樣貌會如此不同?或者在不同生態環境下為何有不同形態的生物出現並且符合當地環境的生存需求?這樣的生物演變必須瞭解生物演化的內部機制。   演化理論 生物的演化理論是由查爾斯·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最先提
介紹 古生物學是一項研究藉由古生物化石以探討已滅絕生物的物種歸類與其當時生存狀態等相關資訊的科學。這門科學建立於十八世紀的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對於古脊椎動物的比較解剖學研究,並在十九世紀之後迅速發展,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在古生物學中,最常被提起的難題包含如何還原古代的生物、
生命的起源 目前根據C12/C13的比例推測地球最早出現生命跡象的時間約在37億年以前(始太古代,Eoarchean),但非常有可能更早在冥古宙(Hadean)就有出現類似生命的物質。生命如何出現一直以來都是個有趣的主題,有不少人曾為生命起源提出各種假說。有人認為生命誕生的來源是地球之外,因為在隕
化石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當我們看著現今的生物,會對牠們的外觀產生好奇。為何長頸鹿脖子這麼長?為何孔雀有著又長又美的尾羽?為何蜜蜂腹部有一根針用來防禦?這些生物我們可以親自接觸牠們來了解其形態、結構與功能。而古生物學家面對化石時也一樣會對化石上的生物外觀有著好奇心。有些古生物的形態在現今生物身上完全
埋藏學與化石 生物死亡之後並非都有機會形成化石,且能留存下來形成化石的多為生物的硬組織,例如由碳酸鈣、二氧化矽或磷酸鈣所組成的骨骼、外殼,或者植物的木質組織等,而軟組織通常在生物死亡後便會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化石的機會相對少許多,因此利用化石還原當時的生物多樣性有時對於只有軟組織的生物來說會出現倖存
地層學 (Stratigraphy) 17世紀一位丹麥的解剖學家兼地質學家,尼古拉斯·斯坦諾 (Nicolaus Steno) 提出地層疊覆 (Superposition) 的概念,在地層沒有發生過反轉的情況下,較老的地層會被較年輕的地層向上連續覆蓋。他觀察到沉積物會以水平的方式向上堆積,而岩層的
當你在認識古生物時,心中可能會有一個想法,為何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樣貌會如此不同?或者在不同生態環境下為何有不同形態的生物出現並且符合當地環境的生存需求?這樣的生物演變必須瞭解生物演化的內部機制。   演化理論 生物的演化理論是由查爾斯·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最先提
介紹 古生物學是一項研究藉由古生物化石以探討已滅絕生物的物種歸類與其當時生存狀態等相關資訊的科學。這門科學建立於十八世紀的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對於古脊椎動物的比較解剖學研究,並在十九世紀之後迅速發展,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在古生物學中,最常被提起的難題包含如何還原古代的生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說到鱷魚這種動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長長的嘴巴,標誌性的大嘴,短短的腿,再加上一身厚重的鱗甲跟骨片,只要提到這些特徵,沒有人認不出來牠是鱷魚。但如果我說,我們現在所認識的鱷魚並不是唯一有這些特徵的動物,還有一類動物具備這些特徵,而且比鱷魚長得還“鱷魚”呢?各位讀者肯定會覺得十分疑惑吧!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就在他想著要尋找獵物下落時,他的眼角餘光瞄到海穴深處有某樣東西在抖動。 他連忙抬頭,看到那頭生物緩緩從黑暗步出,靜靜凝視著他;這次,提德看得更清楚了。生物有著橢圓狀的身體以及一張鋸齒狀的大嘴巴。牠的肢體隨著特徵的改變而不斷替換位置,但永遠都能好好支持住牠那副滾胖的身軀。 生物用著不知長在何處的眼
Thumbnail
未知的生物 在我面前的是一隻未知的生物,牠長相類似於鱉,但整體如同泥鰍一樣濕黏,牠的脖子細長有如長頸龍,更意外的是她的四肢有著不合理的長細爪。 牠就這麼神奇的突然出現在我養的魚缸裡面,我養的魚全都不見了。 我氣憤的大叫,還叫罵著怎麼有這樣的醜八怪在我的魚缸裡面,結果突然有個聲音出現。 「
Thumbnail
牠變成一種神獸或卡通怪獸,變得太過強壯帥氣。查網路才發現牠本尊虛弱得要命。台灣人喜歡把黑熊和雲豹畫成Q版,很少把蝌蚪或蝸牛畫成戰士。 因為牠長得可愛,像總是在笑的小恐龍,所以就算瀕臨絕種,原生的湖裡一隻也不剩,卻被改良成膚色明亮粉紅的寵物。 全世界的水族店裡有數百萬隻,榮登分布最廣的兩棲類,雖然牠
Thumbnail
盾鱗狸藻(Utricularia punctata)是植物界食蟲植物,專門捕食水中的孑孓、水蚤、小蝦等小型水蟲。它是稀有物種, 外形小巧精緻, 花朵尤如小兔子, 很受食虫愛好者喜愛。
Thumbnail
Tethymyxine tapirostrum Cyclostomata 圓口綱    Myxiniformes 盲鰻目       Myxinidae 盲鰻科         Tethymyxine 特提斯盲鰻屬 產地:黎巴嫩  (Limestone deposits of  Hjo
Thumbnail
Illusionella tsurevica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Clupeiformes  鯡形目     Clupeidae  鯡科        Illusionella  錯誤鯡魚屬 年代:早中新世 (Lower Miocene, 23 mya), Ka
Thumbnail
17. 收穫戰利品   唐菲看著疑似龍蝦的生物,心想這大荒裡真是無奇不有,河裡的蝦都變成成這副模樣,想來也是因此才能和白骨魚共存在這條河中。   看看那對大螯!看看那堅硬的盔甲!唐菲都為白骨魚默哀了,這怎麼下嘴哦~   此時,那對大螯正黏在石塊上,似乎是想攻擊石塊,螯都嵌進石頭裡了,唐菲懷疑,要是剛
Thumbnail
「麝,一種上古神獸──獨居的小型鹿,特徵包括斑點皮毛、大耳朵。智人使用林麝膽囊的氣味讓自己的費洛蒙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說到鱷魚這種動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長長的嘴巴,標誌性的大嘴,短短的腿,再加上一身厚重的鱗甲跟骨片,只要提到這些特徵,沒有人認不出來牠是鱷魚。但如果我說,我們現在所認識的鱷魚並不是唯一有這些特徵的動物,還有一類動物具備這些特徵,而且比鱷魚長得還“鱷魚”呢?各位讀者肯定會覺得十分疑惑吧!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就在他想著要尋找獵物下落時,他的眼角餘光瞄到海穴深處有某樣東西在抖動。 他連忙抬頭,看到那頭生物緩緩從黑暗步出,靜靜凝視著他;這次,提德看得更清楚了。生物有著橢圓狀的身體以及一張鋸齒狀的大嘴巴。牠的肢體隨著特徵的改變而不斷替換位置,但永遠都能好好支持住牠那副滾胖的身軀。 生物用著不知長在何處的眼
Thumbnail
未知的生物 在我面前的是一隻未知的生物,牠長相類似於鱉,但整體如同泥鰍一樣濕黏,牠的脖子細長有如長頸龍,更意外的是她的四肢有著不合理的長細爪。 牠就這麼神奇的突然出現在我養的魚缸裡面,我養的魚全都不見了。 我氣憤的大叫,還叫罵著怎麼有這樣的醜八怪在我的魚缸裡面,結果突然有個聲音出現。 「
Thumbnail
牠變成一種神獸或卡通怪獸,變得太過強壯帥氣。查網路才發現牠本尊虛弱得要命。台灣人喜歡把黑熊和雲豹畫成Q版,很少把蝌蚪或蝸牛畫成戰士。 因為牠長得可愛,像總是在笑的小恐龍,所以就算瀕臨絕種,原生的湖裡一隻也不剩,卻被改良成膚色明亮粉紅的寵物。 全世界的水族店裡有數百萬隻,榮登分布最廣的兩棲類,雖然牠
Thumbnail
盾鱗狸藻(Utricularia punctata)是植物界食蟲植物,專門捕食水中的孑孓、水蚤、小蝦等小型水蟲。它是稀有物種, 外形小巧精緻, 花朵尤如小兔子, 很受食虫愛好者喜愛。
Thumbnail
Tethymyxine tapirostrum Cyclostomata 圓口綱    Myxiniformes 盲鰻目       Myxinidae 盲鰻科         Tethymyxine 特提斯盲鰻屬 產地:黎巴嫩  (Limestone deposits of  Hjo
Thumbnail
Illusionella tsurevica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Clupeiformes  鯡形目     Clupeidae  鯡科        Illusionella  錯誤鯡魚屬 年代:早中新世 (Lower Miocene, 23 mya), Ka
Thumbnail
17. 收穫戰利品   唐菲看著疑似龍蝦的生物,心想這大荒裡真是無奇不有,河裡的蝦都變成成這副模樣,想來也是因此才能和白骨魚共存在這條河中。   看看那對大螯!看看那堅硬的盔甲!唐菲都為白骨魚默哀了,這怎麼下嘴哦~   此時,那對大螯正黏在石塊上,似乎是想攻擊石塊,螯都嵌進石頭裡了,唐菲懷疑,要是剛
Thumbnail
「麝,一種上古神獸──獨居的小型鹿,特徵包括斑點皮毛、大耳朵。智人使用林麝膽囊的氣味讓自己的費洛蒙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