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建築|新銳與新框架:世紀之交的台灣建築

    這是一篇關於忠泰美術館主辦「《1963─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前導活動── 「解嚴世代」臺灣建築系列演講」第三場的心得。先來轉載一下活動頁面(連結)的介紹:

    【系列演講三:理想與夢想】
    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為臺灣社會帶來沉重與傷痛,這股餘波盪漾卻也提供解嚴世代再次翻轉的機會。正值壯年時期的解嚴世代,懷抱理想與夢想征戰國際競圖場,試圖透過建築展現自我,在構築理想的光明途中,也隱含著其未竟之志的失落。這個快速變化的年代裡,建築媒體亦試圖走出專業評論或學術發表的框架,開始與大眾對話,逐步建構臺灣建築的言說。
    時間:2023年8月26日(六)14:00~17:30
    地點:忠泰講廳(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7F)
    主持:龔書章/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講者:吳光庭/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與談:王俊傑/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殷寶寧/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長

    (沒有帶筆電所以完全沒辦法針對每一段做摘要,以下都是我自己的心得,不代表講者講了什麼或沒講什麼)

    「解嚴世代」臺灣建築系列演講第三場,一個沒有記錄講者講什麼的自我感想。

    在觀察世紀之交的台灣建築時,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1)建築師與國家、社會關係的重新建構;以及(2)更為注重建築師與社會脈絡的建築雜誌。解嚴後台灣社會與國家定位的變遷,例如宜蘭經驗、新校園運動等等,催生了更多具備在地關懷以及呼應社會需求的台灣建築;而評論視野更為寬廣的建築雜誌則是精準地描繪了那個時代的台灣建築發展。

    建築師、社會與國家的關係

    1. 王俊雄認為,建築是一種體制,多於是一種設計創作。建築能不能自由,取決於建築人如何處在國家與社會之間,以及如何突破自己的框架。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精準的描繪。前一個世代的台灣建築,或多或少仍陷在中華文化復興時期「現代的中國建築」的框架,黃寶瑜的故宮博物院方案將主詞放在「中國建築」而王大閎的方案則是將主詞放在「現代建築」,而身為案主的蔣氏政權理所當然的選擇中國建築作為一種道統的宣示。從當下的角度來看,當時建築風格的爭論仍然是「現代中國建築」的內戰,還是國家大論述下的不同取逕,較少社會的對話乃至參與。但到解嚴前後,陳定南當選宜蘭縣長後二十餘年的宜蘭經驗,諸如冬山河親水公園、宜蘭縣政中心、宜蘭厝等計畫,打開了一個在地脈絡的視野,讓「地景」成為一個專業領域;而2000年後因應九二一震後重建的「新校園運動」則是提供機會讓政府、建築師與學校之間能夠建立一種更貼近使用者需求、更能讓建築師發揮的夥伴關係。1994年以降的社區總體營造乃至於1996年台北捷運的啟用,為建築帶來了更多的觸發與挑戰。
    2. 不過當我們從公共建築的角度觀察台灣建築在世紀之交的轉變,也不能將新校園運動看成一種沒有缺點的「美好過往」。雖然新校園運動在九二一震後重建的壓力下,的確出現了許多貼近在地需求的作品,但執行幾年下來,當災後重建的緊張退去之後,這種多方參與的夥伴關係就很難突破體制原有的限制,例如業主對原則的僵化適用、建築原則淪為建築師的作文比賽等等。一個好的公共建築理應要能與社會有所關連與互動,但這些體制限制與慣性很容易讓建築與社會需求脫節。資源引導如果走歪了,蓋出來的作品建築當然也正不到哪裡去。
    3. 而近來的「新宿舍運動」也給了我們一個審視過往的機會。當代的新宿舍運動對許多舊宿舍進行整建。當時新建宿舍可能只是要解決「量」的需求,但當下的新宿舍運動則更為注重學生需求,希望也能好好應對「質」的需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世代之間對建築在觀點上的差異。
    4. 此外,台灣加入WTO之後出現了許多國際建築競圖。雖然有批評認為這壓縮了台灣建築師的機會,但這也是一個彼此學習的機會,外國的提案不一定就比較高超,國內的建築師也有相當機會。但宥於時間,這部分的討論僅在QA階段提及。
      不過我還是想補一句話,到底是誰讓庫哈斯北藝中心提案贏的?有時候我都不知道是庫哈斯設計的不好還是台北市政府蓋得不好,還是兩者皆是。

    建築師與建築雜誌

    1. 一個關注視野更為寬廣的建築雜誌,可以更精準地描繪這一個時代台灣建築的風貌。在過去,建築雜誌偏向建築師之間的新知分享,例如建築工法的發展以及建築新案的介紹。這在70年代末期出現了突破。1979年《建築師雜誌》一二月合刊特輯「光復以來台灣建築的回顧」,訪問了許多建築師,將建築的「人物」帶進報導的視野,而王鎮華「從本土出發—座談會紀錄綜合整理」則將「本土」這個關鍵字帶進建築界的討論。 
    2. 吳光庭於1990年創立《雅砌》,吳氏認為這個雜誌「走的不是專業或學術取向,而是倡議環境空間美學,展現建築可以看到看到的台灣,透過建築來看台灣。」1998年《建築師》雜誌「臺灣建築新生代」專題,介紹了20個新銳建築師,當中許多設計也讓我們看到解嚴世代建築師帶來的突破:跳脫國家主義論述,重視在地連結與關係。
    3. 在這邊順便紀錄一下這個世代建築師的作品:呂理煌的實踐大學南校區、邱文傑的東門之心、龔書章的凱旋社區公園、黃聲遠的西堤屋橋、津梅棧道。

    在看這個世紀之處的建築作品時,觀察他們如何應對在地的需求,並且將自身的觀點融入,實在是一種樂趣。

    津梅棧道。資料來源: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096261)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