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6.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二):泡者是煩惱

上一篇講的是「夢者是妄身,幻者是妄念」,今天接著講「泡者是煩惱」。煩惱之異名為「塵勞」。《圓覺疏鈔》曰:「經云:『塵勞者,塵是六塵,勞謂勞倦,由塵成勞,故云塵勞。』」正因吾人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貪圖虛妄色身之樂受,於六塵境相,愛著染著不能離,由塵成勞,煩惱由此而生。

raw-image

  泡者,不實也,色之不實,猶如泡沫,亦用以形容如水泡之暫時,易生易滅。《大日經》云:「浮浪,水上所現之泡沫也。」我們就以浪花產生的泡沫來進行討論。《楞伽經》云:「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心體之真如譬如大海,本是風息水澄,海上無波,如同明鏡,能映現萬物,了了分明知一切。因無明故,一念妄動,見相生心,攀緣塵境,吹起境界風,境界風飄蕩心海,心海識心分別執著塵境,緣動捲起千層浪,接連不斷地拍擊岸邊,由塵成勞,激起生滅不斷的無數浪花泡沫,每一個大小泡沫都是塵勞,都是煩惱,生之又滅,滅之又生,緣起性空,假有存在,無一真實。《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無念行亦名般若行,般若智慧覺照,照破無明愚痴,不妄見諸相之生滅,能離一切相,離境不起境界風,風平浪靜,心海本體顯現。《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念覺知,知幻即離,於後念離境,離幻即覺,覺者,菩提也,煩惱即成菩提,所謂煩惱,追尋無有處所。原是波浪不斷的此岸,即成風平浪靜的彼岸,是名「般若波羅蜜」,智慧到彼岸。

  佛經除了以大海比喻心體之真如,亦以虛空比喻真如自性,智慧猶如日月,慧日處虛空,遍照一切處;菩薩清涼月,智光垂三界。眾生一念無明,顛倒夢想,妄念煩惱有如浮雲,蓋覆自性,障蔽日月,不得明朗。遇善知識,聞真正法,心行口行般若行,菩提覺風吹散彼天雲,慧日智月無不遍照,上下皆明,自除迷妄,煩惱心除,內外明澈,心海風息水澄,日月輝映,映現萬物,海天一際,於自性中萬法皆現,是名海印三昧。《妄盡還源觀》云:「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由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泡者是煩惱

#前念著境即煩惱

#後念離境即菩提

#海印三昧

#風平浪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