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5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活好,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和自己呼吸合拍的生活

作者:黃惠如

前言

餘生很長,先謝謝自己的不容易,瑜珈課後很多人都有感恩的動作,學會感恩讓我們更加富足。活好可以練,韌性可以學。

我也發現很多退休人士的生活其實是相當簡單平凡的,我自己的爸媽,每天早上到開心農場玩半天,工作不超過兩小時,然後每天採用最新鮮的食材來料理中餐,偶爾三五好友來田裡共度美好時光。鄰居們,每天就是固定10點左右去爬虎頭山,下午兩三點回來,日復一日;早上泡茶的爺爺,早上起床吃過早餐後,來到工廠協助泡茶給客人們喝,在閒話家常後,再回家補眠一下,有空彈彈吉他,在更有空閒還會去海邊海釣一下,那是屬於他自己的獨處時間,下午時段會去體育場散步~~~

這些都需要透過學習,慢慢摸索,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甚麼,能怎樣生活,透過不斷的修正到自己和生活貼合起來,這樣就合拍囉!

有韌性可以隨風彎曲、順應流動,又能從逆境中反彈。身心干預手段最常被提及的就是瑜珈,之前我練過一陣子瑜珈,由於沒有好老師帶領,然後反而讓身體受傷了,現在要重新再來練習囉!希望能讓身心恢復~~

運動是支持活好的大補貼,運動能幫助副交感神經從疲勞中放鬆修復,也能從情緒壓力中復原。運動後的狀態,這容光煥發的狀態決定了一天的心情,我也相信決定一生,肌力訓練會讓作者更有力量,抬頭挺胸面對未來的挑戰。

活好,不用等到"如果有一天",就如同我們想做甚麼事情,也不用等待退休後才去做,現在就能開始動手作。活好是重新定義自由,當你自由地對世界做有意義的服務,回送你的,將大於金錢的本身。活好是一種清醒,向死而生,知道生命有截止期限,用於生去發現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事,不要虛假的成功,成為想成為的人。活好也是一種執行,發現對自己有價值的事之後,為自己負責,不拖延,日日實踐,比過去人和時候都尊住,都用心,不用等到如果有一天,就是此時此刻。

珍惜身體,讓身體變強,身心整合才能活出珍貴有益的人生。

七個面向,幫助自己活好

  1. 金錢、工作不再定義你
  2. 像對朋友那樣對自己
  3. 愛運動的人,人生壞不到哪裡
  4. 空間決定你是誰
  5. 讓睡眠成為神隊友
  6. 吃什麼像什麼
  7. 暫停的力量-休息

閱讀六個人生,幫你照到自己的活法,透過別人的經驗來讓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活法。

ch1 錢是朋友,不是老闆

職場不人道,保護自己不倒下,一直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日本一個極簡的人說過,他老公的妹夫因為為公司付出搞壞身體,然後公司也只有慰問一陣子,之後也是不管不顧了,所以自己的身體還是得自己照顧,身體無法再重來一次,所以還是要好好照顧不要以為自己可以。

記得你是誰,別讓工作等於你,工作和生活必須切割開來,然後角色互換也很重要,不再只為錢工作了,人生會便宜得多,作者不上班後,也吃得簡單健康,也不用再去紓壓,滿足需求的方法很多,不見得是消費,心理上的富足不用和錢綁在一起,去過一個經過選擇的生活,簡單、優雅、自尊、自重的人生,永遠不會太早,也不會嫌晚。

工作很累?因為你把自己看小了,畢竟我們來到地球上,不是為了奪取,而是希望我們離開時,地球能因為我們小小的努力,成為更好的地方。面對工作,我們轉換了心態,照顧了自己的心,減輕了不必要的痛苦與折磨,服務了別人,最終也就是照顧了自己。

絕症病童教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通常不太花錢

  • 沒有任何一位小朋友說,希望自己可以多花時間看電視或上臉書。
  • 聽所愛的人講故事,會對孩子們帶來啟發。
  • 小朋友花很少的時間擔心,例如擔心掉頭髮後外表會變怎麼樣
  • 幽默和笑聲是最好的藥
  • 他們喜歡去海裡游泳、玩沙和吃冰淇淋。
  • 就算四歲小孩還是會擔心父母之後怎麼辦
  • 善良和親切會讓孩子們記很久

記帳三十天,讓我和金錢更親密,記帳並不是一件新鮮事,許多理財專家都建議要記帳,記帳這件事就是把離開你的錢一筆一筆記下來,就是這樣而已。

  1. 記帳的目標不是省錢,用心花錢。
  2. 一百元變成零元,快樂不變。
  3. 從記帳對焦人生,消費代表你的價值觀,也代表你,每一筆消費都在為你的人生投票。

ch2 別讓不安毀了你的人生

生命很不公平,但我還是相信生命,相信生命,活出無常。臣服的力量:收回錯用的抵抗,擺脫依賴、執著、太努力的不安,享受生命流動的圓滿,指出:請盡情地實現夢想,可是當你已經盡了全力,就必須放下,向你注定的命運臣服。擁抱混亂、專注當下。

擔心重要場合搞砸?記得不要太"努力",選手把目標放在自發性的表現,也就是在心情平靜的狀況下,身心合為一體,而且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超越極限。克服面對賽事的焦慮感之後,內心比賽的球員能夠產生求勝的意志,進而釋放所有能量,而且不因為輸球而沮喪。贏球的祕密就是不要太努力。

4 個練習法則:

  1. 如實地觀察
  2. 清晰地想向理想狀態
  3. 信任自己去執行
  4. 修正調整

總是想太多,把負面標籤變優勢,追求卓越沒有問題,但想太多的人往往就傾向完美主義,總是希望事情萬無一失才出手,這樣很容易聚焦小事,拒絕大事,因為不想讓自己落入焦慮中。善用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生存之道。

寫下來,做第一個願意傾聽自己的人,是一種自我諮商,你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不需要追求完美,想到的事情都寫下來,不需要優美,也不用結構,沒有人會看,順著心情把想寫的記錄下來。如果真的沒有時間,寫一封email或錄音給自己,也行。

該節制了,戒掉資訊肥胖症,隨時時代越來越進步,手機越來越方便,漸漸取代了電腦、電話、電視等等的一切,變成每個人每天幾乎24小時跟手機緊緊相連接,剛剛好,的生活:找到自己的平衡點,不過累也不嫌少,離美好最近。對於超載的資訊,我們也必須訂定一些生活習慣,檢視哪些資訊對我們最合適,何時應該開機以及關機,活使用飛航模式。

感激過去的自己走到這一步,我夠好,隨其自然,不再會為了跟上最新資訊焦慮,並付出身心代價,中庸節制,用在飲食、資訊、人生都對。

有人就是運氣好,你也是,機會就在你身邊,你必須學會去看它們,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更幸運。

  1. 滑到冰球會到的地方
  2. 與他人連結
  3. 走不同於他人的路徑
  4. 堅持與熱情

寫幸運日記,我們無法掌握生命中的一切,但可以控制的比我們想像得多,最重要的,還是幸運的態度,相信自己是幸運的,無論成功、失敗,都能平等看待,依舊能在厚重的烏雲裡尋找陽光,這個尋找,就在創造幸運。

ch3 缺乏運動細胞?這樣動就可以

能運動,是多麼好命,作者透過每天早上晨跑,在陽光的護持下,保持心智穩定,不受干擾,繁忙的工作也能順利進行。不管你有沒有運動細胞,愛不愛運動,都不重要,運動能激勵你、保護你、支持你,直到生命最終,你永遠都不該遠離運動,你只需要開始的勇氣與實踐的路徑。

利用碎片時間做運動,科學證實20秒就有效,應該找出方法幫助他們開始運動,就能降低慢性病、肥胖風險,並增進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走路六個月,大腦年齡逆轉九歲,走路六個月就能將大腦裡的時鐘往回轉。運動要成為規律,必須非常方便,站起來,我們出門走走。

走樓梯走紅了,不要浪費上下樓梯的好處,從訓練的肌肉來看,上樓梯使用的是慢肌,慢慢出力需要持久,但下樓梯要瞬間阻擋體重往下,用的是快肌,快肌通常用來衝刺或舉重。年紀漸長,先萎縮消失得是快肌。另外,下樓梯也可能降血糖,預防糖尿病。上樓梯是忙人的運動救星,可以強心肺,又練到下肢肌力。

原來練瑜珈的最大好處是提高情商,瑜珈、靜坐、太極等運動在科學上稱為"身心干預手段,這些運動可以逆專基因對壓力的反應,包括憂鬱症與其他壓力衍生的疾病。

當身體處於壓力時,不僅影響心理、生理上交感神經系統受到刺激,會使細胞內的一種要做NF-K8的轉錄因子增多,進而引起身體發炎反應。短期而言,這是身體的保護作用,但長期而言如果發炎反應持續存在,就會增加罹患癌症、加速老化和憂鬱症等疾病的風險。

靜坐有很多法門,數息最為常見,感受呼吸在鼻腔來回,先設定五分鐘,習慣後再延長,關鍵就是在每次注意力跑掉的時候,原諒自己,再度回到呼吸上,對自己有耐心及信心,不要失敗就放棄,就向我們面對減肥、早起一樣。

ch4 空間決定你是誰

斷捨離好難?但捨不得是偽裝的浪費,每個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從破洞的襪子、塵封的烘培用品,或是想學卻沒時間的日文學習書,都說著各個家庭成員的故事。

丟東西部是失去,是重新撿回自己,從整理的過程中,幫助你重新釐清自己,你知道對你而言,什麼是豐足、什麼是足夠、什麼是重要,而你正在過豐足的人生,那部是物品所能定義。

為什麼掃不完?因為做錯了四件事

  1. 將整理和打掃一起做
  2. 以為整理就是收納
  3. 以為從最困難的地方開始打掃才對
  4. 斷捨離,就先整理儲物櫃不會用到的東西

偽幫家整理術,50件東西馬上丟

  1. 廚房:免洗碗筷、不成對的筷子、有缺角的碗盤、贈品的碗盤、贈品的水壺、贈品的刀具、過期的健康食品、過期的醬料、有刮痕的不沾鍋、鍋內已經出現七彩光的不銹鋼鍋。
  2. 臥室、衣櫥:去年同季沒穿過的衣服、為了湊運費沒那麼喜歡的衣服、沾到汙垢的衣服、穿不下的衣服、穿上看起來有小腹的衣服、發黑的首飾、備用鈕扣、起毛球的衣服、旅遊時買的當地衣服、旅遊時買的手環、包包。
  3. 客廳、浴室:說明書、髒的拖鞋、梳子、沒這麼喜歡的旅遊紀念品、過期的化妝品、破洞或有異味的毛巾、有油耗的香皂,贈品或告別式送的毛巾、用一半的染髮品、重複買的針線盒。
  4. 書房、辦公室:沒有墨水的筆、活動的名牌、一年以上沒翻的資料、買來後一年以上沒看的書、已經懂了的實用書、買了覺得後悔的書、別人送卻沒有翻過的書、紙張、字典、不再聯絡的名片。
  5. 數位:六個月沒用的APP、三個月沒點的社團、總是推坑又買了後悔的購物社團、總是分享內容農場的朋友、一年沒互動的抔有、垃圾信、不會再用的截圖、垃圾簡訊、LINE上不再互動的群組、照片。

不復亂和不復胖一樣難?完成兩件事可達標,一開始丟得夠多,收納空間只能七分飽。

ch5 睡眠暴露你的生活品質

別再熬夜了,一晚沒睡事失智的第一步

  1. 起床出門散步15分鐘
  2. 睡眠決戰於早餐
  3. 不搭手扶梯
不在睡前划手機一個月,噩夢減少,皮膚變好,早上焦慮減少、比較少半夜醒來,讀了很多書。

頂尖選手的高效睡眠法:四要四不要,不熬夜也不早睡、周末不要補眠、睡前90分鐘前洗好澡、就寢前練習橫膈膜呼吸;放棄在臥室以外的地方打瞌睡的習慣、放棄睡回籠覺的習慣、放棄開小燈的習慣、放棄拿手機進臥室的習慣。

無法放鬆?試試睡眠瑜珈,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放下之後,我們也選擇感受身體的輕鬆自在,穩穩地睡去。

十點睡、六點起,不出一個月,身心就有變化。晚上十點就上床睡覺,睡前喝花草茶、假期是個大挑戰。

ch6 吃什麼,就像什麼

生活夠辛苦了,要吃美味的真食物,吃進去的東西會跟身體交換,成為身體的一部分,變成我們的血、肉。雖然食物能撫慰我們,但食物不是特效藥,不能修補、矯正已經發生的事,累了,你應該放自己假,放空耍廢、什麼都不做也好,受委屈了,哭泣、獨處和信任的人聊聊都好。餓了,就應該好好吃東西。

受苦的時候食物很重要,怎麼吃也很重要,許多人無意識地大吃,但也有很多人完全吃部下,這個關鍵時刻如何好好地吃?必須美味、吃真正的食物、善用食物的療癒力。

吃飯還是吃麵健康?大型研究提供解答,吃太多精緻澱粉已經證實和死亡率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全球都應該降低金志澱粉的攝取量。

飯前或飯後吃水果?破解三大誤傳。

  1. 飯後吃水果如同慢性自殺,吃水果不用看時辰,任何時候都可以。
  2. 飯後吃水果,營養流失,某些水果如鳳梨、奇異果、木瓜等的確有酵素,是一種蛋白質,進入消化道後,因為有消化液,分解成胺基酸,很難以酵素的形式發揮作用。
  3. 糖尿病人要飯前吃水果,錯,應該飯後吃水果,水果有許多營養素,健康飲食少不了水果,但適量吃,沒有什麼禁忌。

買回麵包先丟冷凍庫,對身體有好處,麵包是升糖指數高,吃完會昏昏欲睡,或很快就飢腸轆轆,冷凍麵包解凍後再吃,升糖指數降低31%,直接烤冷凍麵包,而非解凍後吃冷的,升糖指數下降更多,比新鮮麵包降低39%。

起床就喝一杯是壞習慣!最不適合喝咖啡的兩個時間,一早起來,不適合喝咖啡,最好的時間大約是早上九點三十分到十一點之間,另外一個不適合喝咖啡的時間是睡前六小時,尤其是有睡眠問題的人。

瘦不下來?醫生總會問你三個問題,你肚子餓才吃嗎?八分飽就會放下筷子嗎?睡前三小時不吃東西嗎?

  1. 不到空腹不吃
  2. 黃綠紅
  3. 注重吃的順序
  4. 晚歸時分兩頓吃

ch7 任何時候,都給自己最溫軟的擁抱

受苦的關鍵時刻,你需要靜靜站著的勇氣,這個關鍵時刻,最好什麼事情都別做,直挺挺地看生命要告訴你什麼,因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有可能檢視自己、回顧人生,聆聽發自內心的聲音。

不需要緊抓著痛苦不放,如果和這些恐懼、痛苦對抗,認為自己有一天要讓別人刮目相看,或是要讓傷害你的人後悔等,你抓住這些感受會更難受,更加心情難平。一旦放下,這些感受會變輕,聽起來很八股,但當你往前走的時候,所有事情自然而然就被拋在腦後,不管是你或對方。

修復隱性疲勞,假日不要有任何安排,身處數位時代,行動科技讓我們24小時和工作綁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的界線越來越模糊,追不完的工作,我們都累了,但仍然要繼續追趕。疲勞是累積的,第一階段會開始倦怠、提不起勁,即使休息、充電也無法提振精神,第二階段是昏昏欲睡,無法專注,因為腦中超過數千個腦細胞必須合作,但重複性地使用同一個迴路,大腦部斷催促身體休息。

如果出現以下狀況要注意:

  • 無論工作或人際關係,比以前容易在小事上鑽牛角尖
  • 有時晚睡、有時早醒,能夠熟睡的時間變少
  • 常常覺得身體懶懶的
  • 雖然還不到就醫的程度,但比以前頻繁胃痛、拉肚子、便祕或肩頸痠痛、頭痛、耳鳴等
  • 假日就算計畫去旅遊或進修,卻懶得出門,勉強自己出門後,馬上就覺得很累。

大腦不過勞,每季訂一天懶惰日,大腦減壓了,才可能釋放壓力,大腦休息轉化,身心才能重新恢復活力,你可以這樣做。讓自己言行一致,可以提升心理韌性,也就是說做你相信的,不要自己騙自己。人生無法躲掉壓力、挫折、不安,從宏觀角度看自己,當自己身心的主人,才能重新找回活力。

三十天靜坐實驗:更平靜、更好睡、更靠近自己,睡得比較好,察覺細微、焦慮感遞減、分心不是破功、擁抱脆弱。

願你的生活總是規律,規律的作息很有幫助,無論是誰,都可能面臨焦慮或混亂,透過井然有序的生活,來淡化混亂,藉由規律的每一天找回內心的安定,一天一天規律地投入,人活的明亮開朗,我認為規律是你可以送給自己的禮物,而且我們可以成為送自己禮物的人。

ch8 閱讀六個人生,幫你找到自己

痛失愛女的心理學家,一個問句幫你走過心最苦的時候,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轉移注意力,問自己,這是在幫我還是在害我?

癌症存活者的忠告:別再當爛好人,放自己一馬,生活習慣並與社會責任病,不把這些責任背在肩上,可以少點疾病。

重病一場的岸見一郎,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後,寫出"被討厭的勇氣",就算無法見到明天的太陽,但今天還是能幫助人,可以好好過一天,今天還活著就是美好,人生只需要做好眼前能力所及的事就好。不觀看過去,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一場大病,才讓岸見一郎擁有了當普通人的勇氣,不在規劃未來,才終究成為真正的自己。

韓國影帝河正宇:走路是低潮的解藥,一天三萬步,對自己身體與生命有害的東西,往往不會對作品有益,不當的衝動,絕不會成為藝術家的燃料,生而為人也好,當個藝術家也好,應該透過無止境的創作,一步步過著日漸前進的生活。與其患得患失、戰戰兢兢,還不如踏踏實實,一步步往下走,就像走路一樣,因為身體和作品一樣不會賴皮。

地震倖存者:頓悟"少物好生活"的整理術,我真的需要這東西嗎?我真的喜歡這東西嗎?有其他東西可取代嗎?生活本來就充滿考驗,放手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緊抓著不放,不見得是你人生最大利益,願意放手,是對自己慈悲的開始。

羅煥帕金森氏症的精神科醫生:活在痛苦之間的每個間隙,學會活著,不在被責任感、罪惡感填滿,在每個間隙活出自己。

後記:

活好,並不是終極目標

這些對你有效的方法,不見得適合每個人,每個人都能找到讓自己活好的方式。

心得:這本書我看了很久,也加入很多自己的觀點,讓我又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人生,也重新思考如何安排後半的人生,人生不容易,好好過好當下就是幸福,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活好的方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