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如何成為機車王國?淺談六十年來,從整車進口到自製率突破95%的發展歷程!

在台灣,平均每1.6人就有一台機車,台灣機車工業發展60多年,從整車進口,到如今自製率九成以上,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台灣機車是甚麼時候普及化的?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一些貿易商在進口自行車以及機車,不過就如同現在的進口車一樣,價格相當昂貴,因此會買機車的族群,通常都是富貴人家。

機車需求消耗外匯,政府開始限制機車進口

1950年代開始,台灣正值美援時期,由於頻繁進口商品不斷花錢,導致我國外匯存底拉警報。台灣當時沒有機車生產技術可言,因此舉凡自行車、機車都是整車從國外進口。隨著政府意識到外匯即將見底,台灣開始扶植國內產業發展,首先提高進口商品關稅,接著頒布進口規範來增加進口難度。例如:直接禁止整車進口,如此一來,造就了當時的機車進口商,只好從進口整台車拆分成進口各式各樣的零件,然後在國內重新組裝。

後來政府又覺得,這樣還是沒能有效地推動廠商投入研發製造,因此又多了一項新規定,禁止單一廠商進口單一車款的零件,那廠商只好聯合起來做生意,你進一半,我進一半,這麼不怕麻煩的原因,不外乎機車的需求,正隨著走向工業化的台灣而漸漸成長。

限制進口的政策雖然造成進口商的麻煩,但換個角度想,這的確能夠降低對於進口的依賴,同時也強化國內廠商組裝的能力。琳瑯滿目的進口機車在50年代的台灣成為一大特色,英國的三槍牌、義大利的偉士牌、日本的富士、本田、甚至還有美國的機車等等。

政府扶植本土機車工業,自製率規範出現

60年代以後,台灣的國庫慢慢養胖了,在進口限制之外,政府也開始希望本土業者有自己生產機車的技術,因此推出自製率的規定,自製率是甚麼?簡單來說就是打造一台機車所需要的零件中,屬於Made in Taiwan的部分有多少比率。從一開始的30%,一路慢慢提升,現在台灣機車的自製率已高達95%,幾乎整台車從設計製造都由台灣企業自己著手。

隨著自製率的規範出來後,進口商為了能持續銷售機車,他們找上了多年合作的國外機車大廠,一方面持續進口零件,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將大廠的生產技術轉移到台灣。60年代後期,進口機車的數量驟降,取而代之的是40多家的本土機車廠,全年銷量達14萬輛以上,台灣正式進入機車的本土化時代。

進入1970年代,這時候台灣的機車已經越來越多,政府為了避免機車氾濫導致嚴重的交通問題,透過課稅以及讓法規變得更加嚴格,例如自製率調升到70%,對持有機車的民眾課徵20%的貨物稅,一方面提高廠商的生產成本,一方面也讓民眾擁有機車的負擔變重,既然生產成本提高了,想當然地,就會反映在售價上,本土機車變貴了,消費力道減輕,也就達到了降低機車數量的成長速度,有些本土廠商因為撐不住市場競爭,也紛紛倒閉關門。

可以說在70年代,機車產業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時期,即便國際上正因為以阿戰爭爆發石油危機,也不減台灣機車產業的蓬勃發展,1974年,政府直接把自製率調高到90%,眼看競爭越來越激烈,當年四十幾家機車廠的盛況,也不斷淘汰跟萎縮,留下來的都是菁英中的菁英,到了現在大約只剩下十家左右,例如:三陽SYM、光陽KYMCO、台灣山葉YAMAHA、台灣鈴木SUZUKI以及近幾年竄出來的電動機車GOGORO等等。

直到現在,台灣猶如「機車王國」全台的機車數量,根據公路總局的統計資料,高達1440萬輛以上,我國的機車品牌也躍上國際,在世界各地持續發光發熱。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機車研究發展安全促進協會 - 機車發展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週報時光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