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7-9/13 (大丰廠-高雄)
本週用視訊參加了集團策略會議,第一天就成了許多主管的演講大會,手舞足蹈、天花亂墜,等到我報告時,已經延誤了一個半小時,如果連時間都控制不了,還能完成什麼事呢?
週四,在縣級市的酒店吃早餐,一個轉彎,差點撞上勞斯萊斯,網路上說,勞斯萊斯的logo背后,有一個悲淒的愛情故事。想不通的是,拿早餐券進餐廳時,門口的中年女服務員對前一位進門的住客說「早上好」,對我卻說「thank you」。
收到東協總經理的郵件,說有一個新客戶需要產品(905CY)3噸,生管回覆交期ETA Jakarta 10月底,但客戶需求是ETA 10月初,希望我幫忙。我請廠長去瞭解,廠長回覆:「剛才生管員確認,原料R最快九月底才會到,所以來不及」。我直接打電話給採購主管和生管組長,卻發現缺料不是R而是G,最快九月中就可以生產,我立即回覆東協,請他們速下單。
處理問題的第一步,必須把整個過程的訊息再過濾一遍,因為很可能存在訊息錯誤。
週五一早,外銷客服反常的在微信對我說早上好,接著說台灣要向上海買8個桶子,上海直接運到台灣全部成本要RMB2,000,他們希望聯繫廠商把桶子寄到南方廠,然後再請南方廠把原本要運到台灣的袋裝產品重新拆托拆袋倒入桶中,再運出,這樣他們就可以免費取得這8個桶。我說:這8個桶從上海運到廣州也要成本,另外,因為這8個桶,客服/採購/生管/倉庫/現場/報關等單位都要重新跑流程,搞得人仰馬翻,為了省幾百元人民幣,把正常作業打亂,不符合比例原則。
中午離開大丰廠,前往浦東機場回台,順便和德國廠商在機場的星巴克簡單談一下合作代工的事。他們最在意的是「我們是否可以開出加工費的發票?」,因為他們之前在無錫代工,政府認為代工廠的營業執照項目沒有具明「加工」項目,所以不能開加工費發票。我說:我們大丰廠可以開,因為我們的營業執照上有產品加工。
大丰廠這個營業執照上的「加工」字眼還有故事,四年前我建廠時申請營業執照,原本我申請「產品製造」,環保人員審查時就堅持不同意用「製造」,說什麼製造有化學反應的風險,只能寫加工,後來我只能妥協,想不到妥協卻是一個伏筆,解決了現在的問題。這個伏筆和「建廠時的產業編碼」一樣,後來發揮了意外的效果。
在機場收到有關經理病情的訊息,她的FISH報告終於出來了,醫生的結論是:「初期未擴散,但腫瘤為陽性,仍需進行化療和標靶葯物治療,還要長期服用內分泌葯物」,我和她說:「以健康為前提,可以彈性上班,來公司或在家辦公都行」。
有人要幫妻子的茶設計一個品牌來推廣,想到用「媽祖紅」這個名字,我認為這名字各有利弊,優點是名稱響亮,缺點是可能會被認為在消費媽祖,對神明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