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三):影者是業障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影者是業障】:

《佛說四十二章經》裡,佛陀這麼說:「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大意是說,佛起大仁慈,開佛知見,救度世人出離紅塵火宅。有人謗佛,佛默然,待罵聲止歇,佛問:「如果你送禮給人,但對方不接受你的禮物,請問這個禮物是不是就回到你的手上了呢?」罵佛的那個人回答:「是的,送不出去的禮物當然是歸我自己了。」佛說:「今天你罵我,但我聽之不聞,不領受在心,那麼這個罵語就還回給你了。辱罵是惡行,得不到回應,只能像回音一樣,讓惡語回蕩在你的心中,就像人不能脫離他的影子,同樣,惡行產生的業障也不會離開始作之人,業報最終會回來的,慎勿為惡。」由上面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 佛以「影之隨形」比喻業障惡報,故 六祖言「影者是業障」。「影」是緣起性空,因形而有影,形滅則影滅。業障亦如是,業性本空,或言罪性本空,一切皆由心造。

raw-image

  這裡有則公案,「僧燦懺罪」。昔日,有一名在家居士前往拜謁二祖慧可禪師。居士說道:「弟子病體纏身,請求大師您教我如何懺悔謝罪。」慧可禪師喝道:「你把你的罪拿過來,我這就為你懺罪!」居士一時愕然,說道:「弟子覓罪了不可得。」慧可禪師微笑道:「我已經為你懺好罪了!」居士言下大悟,感嘆說道:「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這位居士就是後來繼承慧可禪師衣缽的僧燦大師,是禪宗第三祖。怎麼說「覓罪了不可得」呢?罪性本空,是因緣所生之法。《華嚴經》云:「往昔所造諸業惡,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貪瞋痴名為三毒,是一切煩惱的根本。貪毒,引取之心,名為貪,以迷心對於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者。瞋毒,恚忿之心名為瞋,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痴毒,迷闇之心名為痴,心性闇鈍,迷於事理之法者,亦名無明。《止觀》云:「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夢者是妄身,妄身由四大假合而成,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四大是身病;幻者是妄念,妄念著境,境界風起,飄蕩心海,此岸捲起千層浪,浮浪泡沫是煩惱,煩惱的根本是三毒,三毒是心病,心海不平靜。影者是業障,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往昔所造諸惡業,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大乘義章》云:「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是故喻龍名為毒。」

  廣義的說,無明指的是貪瞋痴慢疑。無明是自無始曠劫以來,即恆常存在,是生死流轉之根本。眾生累劫以來所造的諸惡業,皆是來自於貪瞋痴三毒,惡業由吾人的惡行所生,何謂行?身、口、意也,故言「從身語意之所生」。〈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神秀大師將〈七佛通戒偈〉融入三無漏學,教示學人:「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也就是修學佛道之人奉為圭臬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漸次修行,以戒治貪,以定治瞋,以慧治痴,脫落身心幻垢,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然而,佛法是對治眾生的惑業病根而建立的,離了惑業病根,對治法門之藥方也應當捨棄,即《金剛經》所說的:「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好比張三豐問張無忌:「無忌呀!我剛剛演練的太極劍法,你還記得多少?」「還記得一大半!」「這次還記得多少?」「還記得一小半!」「現在又記得多少呢?」「全忘記了!」「你可以去和他們打了,呵呵」,這就是「法尚應捨」,方達究竟無證。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戒定慧乃是自性本具,只是眾生多生累劫,習氣染濁,無明障覆,故而不顯。若能起般若智慧覺照,則見真心自性本自清淨,本無貪瞋痴三毒,既無身心幻垢,又何來脫落身心幻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何需「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宴坐水月道場,不離清淨自性,口行心行般若行,清淨之行,行一直心,無滯無礙意清淨,應用隨作身清淨,應語如答口清淨,身、口、意三業皆清淨,不生貪瞋痴,形滅則影滅,無有諸惡業,是真戒定慧。僧燦求懺罪,罪性本空,由妄念而生,妄念如幻,罪性亦如幻。阿難七處徵心尋不得,真心無相,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三際不可得。罪性如幻,覓罪本徒勞,罪從心起將心懺,但向心中除罪緣,形滅則影滅,如其心然,離假即心真,安住真心,往昔所造諸惡業,一切我今皆懺悔,不復起、不復作,是真懺悔,懺罪竟矣。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影者是業障

avatar-img
16會員
14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oeln Walk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篇講的是「夢者是妄身,幻者是妄念」,今天接著講「泡者是煩惱」。煩惱之異名為「塵勞」。《圓覺疏鈔》曰:「經云:『塵勞者,塵是六塵,勞謂勞倦,由塵成勞,故云塵勞。』」正因吾人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貪圖虛妄色身之樂受,於六塵境相,愛著染著不能離,由塵成勞,煩惱由此而生。   泡者,不實也,色
明天是農曆七月十八日,是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的聖誕千秋日。《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云:「願世人早求名師,參透心性。」筆者謹遵 母訓,以佛經為師,今試以《六祖金剛經口訣》見《金剛經》,以《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上一篇「非心非佛」的篇章裡,「真心無相,憑何得見」這句話是出自於《金剛經六祖口訣》。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祖弘忍大師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而後五祖親傳衣缽,是為東土禪宗第六祖。上悟心宗見世尊,下化眾生救迷情,六祖為《金剛經》留下一
上一篇文章討論的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說的是佛性平等,凡聖不二,人人皆可成佛,這是給修行者確立自信的思想基礎。在禪宗的傳承裡,馬祖道一禪師更是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大弘禪風。有則公案是這麼說的: 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師(馬祖道一)云:「為止小兒啼
先前分享的文章裡面,多次提到「即心即佛」,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什麼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一詞出自於梁武帝時期傅大士所著的《心王銘》。傅大士是當時著名的佛教居士,與菩提達摩祖師、寶誌禪師合稱梁大三大士,是禪宗的先驅人物。   《心王銘》的內容主要是闡述「心即是佛」,知佛在內,不向外尋,
在臉書發表經文義理的文章,不知不覺也來到了第十篇了。有人問我:「你明明就是拜道教的 瑤池金母,怎麼發表的文章絕大部份都是佛教的經典義理?甚至還在著手編寫六祖壇經的導讀本?你何不直接信仰佛教就好?」   關於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因為《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裡面有說到:「願世人早求明
  上一篇講的是「夢者是妄身,幻者是妄念」,今天接著講「泡者是煩惱」。煩惱之異名為「塵勞」。《圓覺疏鈔》曰:「經云:『塵勞者,塵是六塵,勞謂勞倦,由塵成勞,故云塵勞。』」正因吾人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貪圖虛妄色身之樂受,於六塵境相,愛著染著不能離,由塵成勞,煩惱由此而生。   泡者,不實也,色
明天是農曆七月十八日,是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的聖誕千秋日。《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云:「願世人早求名師,參透心性。」筆者謹遵 母訓,以佛經為師,今試以《六祖金剛經口訣》見《金剛經》,以《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上一篇「非心非佛」的篇章裡,「真心無相,憑何得見」這句話是出自於《金剛經六祖口訣》。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祖弘忍大師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而後五祖親傳衣缽,是為東土禪宗第六祖。上悟心宗見世尊,下化眾生救迷情,六祖為《金剛經》留下一
上一篇文章討論的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說的是佛性平等,凡聖不二,人人皆可成佛,這是給修行者確立自信的思想基礎。在禪宗的傳承裡,馬祖道一禪師更是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大弘禪風。有則公案是這麼說的: 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師(馬祖道一)云:「為止小兒啼
先前分享的文章裡面,多次提到「即心即佛」,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什麼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一詞出自於梁武帝時期傅大士所著的《心王銘》。傅大士是當時著名的佛教居士,與菩提達摩祖師、寶誌禪師合稱梁大三大士,是禪宗的先驅人物。   《心王銘》的內容主要是闡述「心即是佛」,知佛在內,不向外尋,
在臉書發表經文義理的文章,不知不覺也來到了第十篇了。有人問我:「你明明就是拜道教的 瑤池金母,怎麼發表的文章絕大部份都是佛教的經典義理?甚至還在著手編寫六祖壇經的導讀本?你何不直接信仰佛教就好?」   關於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因為《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裡面有說到:「願世人早求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三障是煩惱障、業障、報障,因迷惑造業,造了業就得受果報,惑、業、苦這是個循環。人受苦時,又迷惑了,所以往往愈迷愈深,果報愈來愈苦。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痴等惑名煩惱障。業即業行,由貪瞋痴起身口意,造作五無間重惡之業,名業障。報即果報,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名報障。
Thumbnail
——梁寒衣 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 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   《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將「修行」比喻作「煉金」—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由於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而造了業──身口意的業,而感得三界業報身,再來三界輪迴,就在三界裡面一個牢籠換另外一個牢籠,不斷地在三界輪轉。 所以我們必須斷除貪瞋癡等煩惱,去除對色、受、想、行、識的執著,不再造有漏業,才不會感得業報身來三界輪迴;唯有這樣,那才是真正的解脫。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Thumbnail
原文: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   解釋:看到有人作惡,我要自反省,努力尋求正法改進。   我們一生當中無時無刻都在造惡業,職場上有很多前輩都會警告我們,要我們不要跟他一樣,有以惡報惡的心態。因為以惡報惡最終傷害的是我們自己。但是作惡之人真的沒有報應了嗎?也許當下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三障是煩惱障、業障、報障,因迷惑造業,造了業就得受果報,惑、業、苦這是個循環。人受苦時,又迷惑了,所以往往愈迷愈深,果報愈來愈苦。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痴等惑名煩惱障。業即業行,由貪瞋痴起身口意,造作五無間重惡之業,名業障。報即果報,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名報障。
Thumbnail
——梁寒衣 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 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   《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將「修行」比喻作「煉金」—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由於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而造了業──身口意的業,而感得三界業報身,再來三界輪迴,就在三界裡面一個牢籠換另外一個牢籠,不斷地在三界輪轉。 所以我們必須斷除貪瞋癡等煩惱,去除對色、受、想、行、識的執著,不再造有漏業,才不會感得業報身來三界輪迴;唯有這樣,那才是真正的解脫。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Thumbnail
原文: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   解釋:看到有人作惡,我要自反省,努力尋求正法改進。   我們一生當中無時無刻都在造惡業,職場上有很多前輩都會警告我們,要我們不要跟他一樣,有以惡報惡的心態。因為以惡報惡最終傷害的是我們自己。但是作惡之人真的沒有報應了嗎?也許當下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