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發表的為難

    身為方格新住民,隨手發布教育人生的洞察,實屬痛快。然而,不出數日,看到格友被網路霸凌追打的經驗,真是太嚇人了,簡直想直接關門大吉,打道回府。

    英國詩人John Donne的名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大致上是從結構層面去思考人與社會的關係。

    而對此我一直深深質疑,我認為比較貼切的是:「沒有人不是一座孤島」因為有非常多情境是不足為外人道,冷暖自知,也無所依倚。

    然而,無論如何,人似乎有表達的基本需求。再怎樣孤獨,人還是難免想分享自己的感受,需要展露自己的看法,即使是對陌生人、對沒有人,書空咄咄,自言自語,人都需要發表。現象學主張意識的感受比真實更重要,的確只要有發表,有感覺被了解,就算實際上根本無人知曉,感受也好過從未發表。

    雖然有些人無法滿足於發表,還需要被大量看見。這應屬非我族類。

    學者廖教授等曾指出,台灣缺乏理性和價值。我同意國人很欠缺邏輯思考能力、以及同理別人的正義價值(參見Rawls 正義論)。看看網路上許多長文,充滿邏輯錯亂和偷換概念,故意寫長一點,許多人就開始轉發並加上斷章取義的附議,很快就形成風向。

    在這樣的網路世界,任何發表都非常危險。因為缺乏理性的批判,重點根本不在所批判的標的文本,而在於隨意發表的快感、以及熱門話題的參與感,讓人安全地感受到自己不是一座孤島。

    還寫嗎?

    應該會吧 哈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對於政治不正確的頓悟:教育對階級流動的作用? 許多被認為憤世嫉俗的想法,其實是主流社會不想被某些族群知道的真相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