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星辯論會》近日結束第一季播映,這段時間斷斷續續地,也算是看完了整季的播出內容。最初其實對這節目主題不特別感興趣,加上《全明星運動會》表現每況愈下,現在也很少習慣看這樣一集1.5小時的綜藝節目了,總之本來是沒打算看的。
真的開始關注是,看到節目邀請張瑋軒做評審。不確定現在「女人迷」的知名度如何,總之瑋軒是媒體社群「女人迷」的創辦人兼執行長。當年有幸在其麾下工作一段時間,到現在還是很記得當年他給我一個實習生的鼓勵和關心,是我生命中很敬重的人。
回到節目本身,說實話要做一檔以辯論為主軸的綜藝節目,我想製作組可能也有感受到的是時間控制問題。辯論過程不容易只剪片段呈現,辯論形式和完整度考量也很難縮減論述時間,加上想盡量給選手上場機會,也很難縮減辯題或對弈的數量。
在這樣的狀況下,「節目效果」的呈現變得限制重重。畢竟感覺得到連講評這種稍帶串場性質的自由說話時間都被剪得很緊,許多選手開始會在辯論過程中加入綜藝效果,或多或少影響到論點闡述的本質。且多數選手本來就是辯論純素人,先不論是經驗或是準備時間可能偏短,但在論述的密度、強度、規劃本身,到回應對方論點的反應,以及闡述結果,終究很難達到「厲害到」——讓人佩服/驚豔/有節目效果——的程度。加上「說話」這件事相對不容易讓觀眾感受到「厲害」或「成長」,所以相對難以帶領觀眾看到選手背後的努力或之間的感動。
「好好說話」的節目宗旨也限制了一些事情,尤其以辯論而言,蒐集資料、研究兩造可能的論點、撰寫於理對方難以回擊的辯論稿、預測對手的問題提早準備可回擊的回應,這些能讓辯論性質精彩的元素,相對是被淡化的。
當然我很清楚這不是專業辯論比賽也不是演說秀,只是以上種種狀況疊加之後,結果就是節目本身卡在辯論和綜藝節目之間不上不下的尷尬狀態。
快速講完我覺得節目本身可能的問題,接下來才是正文,想分享我從這一季節目中得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誠如前述,我個人身為觀眾,其實很難體會到選手們如何學會了節目宗旨的「好好說話」,也不見得能經由看被剪得很短的講評就真的顯著地學會「好好說話」(就像很難因為看了好幾年的《超級星光大道》而變得會唱歌)。但在構思本文的時候,我突然想到吳怡霈最後說的「好好傾聽」,或許,這是身為觀眾一個很好的觀賞這個節目的角度。
觀眾作為旁觀者,看著包含評審在內可能二三十人,輪番「說話」給我們看,或多或少會在每一段風格各異的「說話」之間,發現自己的偏好,發現自己喜歡聽誰說話多一些,自己又比較容易被誰說動。
我開始藉由這個節目去細究自己「聽話」的習性,從語速、音量、音高、音色、情緒等表達方式,到千古難題情理法的論點類型,以及多個論點之間如何排序、配重、串連,乃至幽默、嚴肅、抒情、強勢、平穩等風格差異,「原來我比較容易被這樣的方式說服」,或可能簡單一點的,「原來我對於這樣說話方式感到很煩躁」。感受到這種更認識自己的瞬間,是醍醐灌頂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對人生都很有幫助。
再抽離一個層次,在YouTube上觀看這個節目,觀眾確實是可以做到「好好傾聽」的,哪裡聽不清楚就倒回去再聽一次。剪輯中會看到選手自述「我覺得對方沒有聽懂我的意思」、「不懂評審說我沒講清楚」等等,但有時倒回去多看一兩次,或許確實是選手在用字或敘述之間確實倉促中有誤述或快速帶過。這部分對我而言也很能引發自省。大多時候我們自己想說的話,建立在自己熟稔的前因後果,但對於聽眾並非如此,也因此在說話的時候,雙方在對話中的配置重點與觀點脈絡可能並不對頻,進而導致很多的溝通失能。
設身處地的同理並不容易,但依然可以經由練習觸發一些變化。
(在這裡我不是很想用「精進」這樣暗示著優劣的字彙)
從這個角度看,確實作為觀眾的我,在學會「好好傾聽」以後,也間接或進一步地學到了「好好說話」的技巧,也說不定。
會持續看這個節目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辯題大多是我和身邊友人曾經討論過的議題。在這裡確實還蠻讚賞這些藝人選手,雖然基本上能說的論點還是沒有太超乎預料,但多數主題在聽完正反兩方準備的說法之後,都能對該辯題有一定的認識,其實對於很多議題的普及度有一定的幫助。
此外,這樣辯論性質的節目,加上相對耳熟能詳甚至日常的辯題設定,或許反而可以讓更多觀眾打破看待事物非黑即白的二分習慣。
辯論的世界很有趣的是,選定論點之後,要做的是「『扮演』好一個正方/反方的角色」,堅定立場,「努力不被對方說服」。而在這個節目上比較容易看到的是,辯手常常流露出其實認同對方論述的表情,這可能是一種螢光幕前的人設維護,或是資料準備不夠厚實,甚至只是不夠熟悉辯論這件事,總之有些可惜;而作為觀眾的我們,看著都能講出一番道理的正反方,則也能產生「似乎都有道理」的心理狀態,理解議題本身並不都是 yes/no 二選一這麼簡單。
這種非二分的觀念如果能有效普及,或許將會成為這檔節目為台灣作出的最巨大貢獻。
先說我自己本來就會看看薩泰爾,看看喜劇,看看炎上,對於這些「政治不正確」的議題談不上偏好但也並不排斥。
這節目的花絮一直都是賀瓏的部分最吸引我。固然綜藝節目、辯論、跟喜劇圈之間一定有文化和形式的差異,DISS 用在辯論上呈現在綜藝節目的效果,我也說不準該怎麼定義和看待。但可能我也有點桀驁不馴,或可能,我到最後一集才發現的,我很享受看到這些穩固的、既得利益的話語權被挑戰。其實無從確定這些安排和螢幕前的呈現,究竟是真的有些衝突或是純粹的一場綜藝,但確實看到賀瓏說的那些話,以及隨後所面對「前輩們」的,或訓斥、或提醒、或關心,真的很像看到曾經的自己。
如果真的要向大家推薦一個片段,那我應該會選 EP12 的 1:01:35-1:04:50,賀瓏 Part,無論如何,我覺得很真、很直接、很痛快。
本文簡單分享我對這個節目的心得,當然還是期待第二季能做得更好、更平衡。當今台灣認真製作的電視節目真的很少了,至少至少,這檔節目還是能讓我看到製作團隊和參與者的用心,單就這個層面,確實就值得給予多一些些的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