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檸檬讀書_《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raw-image

有些書是這樣的,三公分的厚度卻讓你翻開以後,沒辦法挪動身軀去做其他的事情,吳曉樂的書就是其一。

距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已經十年之久,吳曉樂的新作《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依舊很精準的可以碰觸到心裡最想隱藏的那一塊,讀著她寫出來的詞句,我無數次想像著,這世界上有多少「吳依光」、「蘇明絢」⋯⋯而自己也是其中之一。有太多的篇幅片段,會讓自己以為穿梭到了書裡成為主角,可是拿到的卻不是「大女主」、「金手指」這樣的虛擬劇本,而是名為「現實」的寫實劇。


書中有幾條線在不同時間段交錯著,「吳依光」是主幹,其餘交錯橫生的「少女們」是不一樣的枝節,而這一切交織成了完整的脈絡。循著脈絡,我好像看見了隱藏在心裡的一團迷霧,始終包圍著我,追逐著我的一團迷霧。


當我以為我逃出包圍,喘了一口氣時,偷偷回過頭發現那一團迷霧又追了上來,可怕的是看不清楚,無路可躲。當想放棄躲藏,任其吞噬的時候,它又消失了,讓我以為似乎能重見光明,剛想起身往前走時,冷不防的,它又出現了。


循著「吳依光」的腳步,我看到了自己的徬徨無助,看到了自己的膽怯懦弱。一句又一句「為你好」的各種框架,框住了我;而我被這些框架框住,框成一個又一個「不像自己的自己」,最後慢慢的忘記了「自己」的模樣。


書裡有一段話:「吳依光的手冊上註記得密密麻麻,她不認為她的父母有她一半的認真。如果有,他們理應調整,以更溫和的方式跟她說話。挑一、兩件小事,肯定女兒還算優秀。或者,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說愛她。吳依光好渴望最後這個,渴望到骨頭都疼了。」


或許那樣的「渴望」就是我的「框架」吧!為了達到那樣的一個目的,我總是盡可能扮演一個「乖孩子」的角色,不讓家人們有太多的困擾。曾經(直到現在),我覺得累,很想逃,逃離一切;或是把自己縮起來、藏起來,就像書衣封底後寫的「少女拒絕羽化成蝶,只願在蛹中寂靜長眠。」無論是逃避、或是躲藏,最終的目的都是想遠離那個框架、那份桎梏。


不想透露太多書裡的劇情,但想提提書衣的設計,少女的背影和在成群在空中飛舞的蝴蝶,少女站在高點,我們看不到她眼睛裡的方向,但或許猜得到她的下一個動作。而打開書衣,露出原本的牛皮紙書封,上方的圖像是懸掛於枝葉間,蝴蝶的蛹,恰恰呼應了書衣封底「少女拒絕羽化成蝶,只願在蛹中寂靜長眠。」這樣的設計可見編輯、美編的用心,很值得給讚👍


上週,和朋友聚餐時,聊到了我和朋友共同的「渴望」,年齡大我一些的朋友說,或許我們這輩子就註定缺了某部分的「愛」,但是我們得更愛自己,更去看看自己好的那一面。是啊!我總是很擅長看到別人的優點,欣賞朋友的美好,可是對自己,我卻毫無信心,甚至不是那麼喜愛自己。


讀完這本書,我想或許我沒有「破繭成蝶」的本事,但我想多喜歡自己一點點,多和自己的「內在小孩」聊聊,多給自己一點愛,我們都值得多愛自己一點點。


很喜歡這本書,分享給大家❤️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作者|吳曉樂

出版|鏡文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