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要會「獨處」?你做過「國際孤獨等級表」嗎?|【你好,世代#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出處:https://reurl.cc/3eNx5j(啟點文化)

國際孤獨等級表

國際孤獨等級表

  • 我們希望有朋友能陪我們做這10件事情,但其實這個渴望可能有點完美主義。
  • 我們有時候都需要被需要,才會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
  • 現代人對於關係的品質很要求,所以寧可孤獨。
  • 不論你生理上現在是不是獨處,你心理上還是渴望跟世界連結有互動。
  • 因為網路的發達,會讓我們更容易更異地的人產生連結。
  • 情緒勞務:利用他人情緒的能量讓我在抱怨的時候得到出口和抒發,但可能因此也要處理他人的情緒。
  • 現代人孤獨不一定是自願的,但因為跟人連結情緒勞務要付出的代價太大,所以選擇孤獨。
  • 如果你想要怎麼被對待,要先回頭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給好品質的能力。
  • 孤獨是一個人的浪漫,寂寞是一個人的情調。
  • 覺得不知道為什麼孤獨的時候,如何找到跟自己的連結很重要。
  • 可以以自己的小空間時候,例如:上廁所、洗澡。
  • 梳理自己的情緒,可以去了解為什麼在當時當地有這樣的情緒,是不是自己有什麼議題。
  • 覺得孤獨的時候,用手心摸摸自己的胸口跟自己講話:
    你現在想要怎樣被對待?
  • 當你釐清自己的狀況的時候,你就更會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而且需要別人怎麼對待你。
  • 跟外在連結有困難的時候,不是找兇手,而是要先回歸到自己是不是有什麼議題沒被解決。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寫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出處:https://reurl.cc/y6yNeD(啟點文化) 為什麼會一直"選擇困難"? 空閒時間多了,就會焦慮的原因? 矛盾的原因: 因為可能性太多,沒有行動去驗證。 存而不論:對於任何事情先理解但不馬上下定論。 不要太急著要一個答案。 一直停留在探索,沒有做一些小行動去驗證,暫存
出處: https://reurl.cc/Wv4x07(啟點文化) 被冒犯跟被忌妒是一樣的,這是一種你的感覺,情緒也是要自己去處理。 這件事情讓你不舒服,更多時候那個人只是一種刺激源,更多時候他反映了你內在有些未解的東西,是要靠自己去消化。 如果被親近的人冒犯了,"你是什麼意思?"容易帶來衝突
已經九月了,今天的願望就是要認真寫看看,距離認真想寫作也過了9個多月,每次看了很多寫作的文章和部落格,總是遲遲不敢提起筆(也不是筆就是打字)下手,我其實有很多話想說,但遲遲不知道怎麼跟自己對話,想法很多亂亂想但很難記錄下來,寧可花很多時間去跟人家對話,但不知道怎麼跟自己對話,不如就聊聊文字
出處:https://reurl.cc/y6yNeD(啟點文化) 為什麼會一直"選擇困難"? 空閒時間多了,就會焦慮的原因? 矛盾的原因: 因為可能性太多,沒有行動去驗證。 存而不論:對於任何事情先理解但不馬上下定論。 不要太急著要一個答案。 一直停留在探索,沒有做一些小行動去驗證,暫存
出處: https://reurl.cc/Wv4x07(啟點文化) 被冒犯跟被忌妒是一樣的,這是一種你的感覺,情緒也是要自己去處理。 這件事情讓你不舒服,更多時候那個人只是一種刺激源,更多時候他反映了你內在有些未解的東西,是要靠自己去消化。 如果被親近的人冒犯了,"你是什麼意思?"容易帶來衝突
已經九月了,今天的願望就是要認真寫看看,距離認真想寫作也過了9個多月,每次看了很多寫作的文章和部落格,總是遲遲不敢提起筆(也不是筆就是打字)下手,我其實有很多話想說,但遲遲不知道怎麼跟自己對話,想法很多亂亂想但很難記錄下來,寧可花很多時間去跟人家對話,但不知道怎麼跟自己對話,不如就聊聊文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們渴望認同,卻也享受孤獨帶來的權力。 在探索個人主義的主題時,我想起年初看到一篇談論「孤獨」的文章。 大意是在說,年輕人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族群,而孤獨是一種自戀的剛需,而社會化則是讓我們的自戀慢慢戳破,當我們發現自己和別人沒有什麼不一樣,才會真正與人產生連結。
Thumbnail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現代社群媒體的影響、被放大的孤獨恐懼,以及心靈支柱神話對男人的影響。孤獨並非可憐蟲,反而可以降低依賴性、還能更瞭解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們渴望認同,卻也享受孤獨帶來的權力。 在探索個人主義的主題時,我想起年初看到一篇談論「孤獨」的文章。 大意是在說,年輕人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族群,而孤獨是一種自戀的剛需,而社會化則是讓我們的自戀慢慢戳破,當我們發現自己和別人沒有什麼不一樣,才會真正與人產生連結。
Thumbnail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現代社群媒體的影響、被放大的孤獨恐懼,以及心靈支柱神話對男人的影響。孤獨並非可憐蟲,反而可以降低依賴性、還能更瞭解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想在獨處時不再感到孤獨,那麼你需要擁有獨處能力。 本文探討了人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培養獨處的能力。擁有獨處的能力不僅能減少在孤獨時的焦慮感,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真實的親密關係和獲得良好的自我感。文章最後提出了在成年之後獲得獨處能力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