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個案分析】 你看到的問題往往不是該處理的問題

近期在分析一個個案,長輩有服用失智症相關用藥(因為年前曾在區域醫院就醫,並未有失智症的診斷,而個案吃的所謂「失智症相關」藥物,這類藥物常會是促進腦部循環的藥物,而非針對失智症治療的藥物。要有診斷,才會有失智症專用藥物),再加上長照人員進場時,發現有些事情說得含糊,而又有些事情非常的清楚的說明,像在與個案「面子有關」的好事,譬如兒子在國外、在外地工作,何時回來,就很清楚;然而對生活瑣事,卻不又太能清楚的說明。


此外,不少(對失智症有概念的)照顧者,會注意到他不太能記得最近所發生的事,就如今天去哪、中午吃甚麼等。然而,讓我所想到的卻是,為什麼讓他大有面子的事情,記得最清楚,無論是最近還是以前。但跟面子無關甚或是有些礙於面子的事,就唬弄帶過。


Photo by Centre for Ageing Better on Unsplash



照顧者期望馬上長輩參加日照、失智症等長照服務,這是我們經常想到要做的事情,期待快速能夠發現問題並予以解決。然而對於有面子問題的個案,用這樣的處理方式因應,只會帶來更多的隱性的抗拒,這些抵抗卻會被認真的認為如個案說的:「因為日照太無聊,所以不想去」。雖然如此說,照顧者一旦相信了個案的表述,他們便會運用千方百計地讓長輩有機會進入日照,找鄰居協助、同年齡的朋友等協助勸導。然而到頭來,沒有任何果效。



這幾個問題歸納出以下三點:

  1. 別太快落入失智症的陷阱

我們聽到失智症相關(藥物、症狀等),對失智症有感的照顧者、長照人員,很容易馬上跳進失智症思維,所有問題都用失智症的處理模式。我在以往的在課程中,經常要帶學員(家屬、照顧者或是長照人員)進入(認識)失智症,又要在課程中,帶入那些不是失智症的人也會出現失智症的症狀的例子,才能讓學員們很容易警覺到自己可能落入了錯誤的照顧方式了。


2、能選擇的人,腦子要好

如果一個人能夠挑選想記什麼就記,或是就把這些事情說得清楚;不想記的或是不想說的就唬弄帶過,其實這樣的人腦袋應該要是好的,他才有能力去挑東西挑事情去想、去記、去說。當他不想說的內容是因為動機不高,而不只是能力的問題。「動機」該處理的是「他的心」,是你跟他的關係;而「能力」問題則要處理「他的腦」,持續的訓練、教育、讓他熟悉。後者,便就是傳統我們處理失智症的方式。對這兩種模式不清楚的人往往容易一股腦的把症狀都歸在失智症的問題上,便有可能把一個正常人弄出失智的症狀,進而相信他失智症越來越嚴重了。


3、我們看到的問題往往不是該處理的問題

個案當出現了短期無法解決的問題,應該要改變策略、從長計議,如何讓他在有需求的時候告訴照顧者、長照人員,便是我們需要處理跟個案的關係問題(處理他的心)。為了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應該要讓他身邊的人時時刻刻的噓寒問暖,有點黏又不能太黏,為的不是要他馬上改變接受我們所提供的長照資源;而我們是在培養一個人,這個人是在長輩需要的時候,第一個會告訴他的人。


總而言之,面對高齡者的問題,不是見到問題,直接處理問題即可,因為如此直覺的方式,家屬自己處理就可以了,就是因為家屬無法處理才會需要其他的照顧者或長照人員協助。然而,如果這些照顧者或長照人員,仍然沿用家屬的思維,問題一樣是無法被解決的。所以千萬不要直觀地看到問題就下手處理,因為有太多「問題背後的問題」等著我們去發掘。


歡迎追蹤「失智症應對的策略思維」粉專,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