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生活?】讀後雜感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來在看《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今天看完第六章:【我們該如何生活?】讓我有一些感觸。畫了一些內容摘要:


大多數的時候,人生是由一連串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組成。」

我們要問的是關於最崇高的理想、最有深度的價值觀,以及這些理想與價值觀如何透過細節呈現出來。」

活在現今世界的我們有許多理由懷疑,在惡意參與者採取邪惡行動的情況下,民主體制和自由市場機制,能不能為這個世界帶來益處。

我們一生所能行的最大的善,或許就是給別人一條生路。

『不留痕跡』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假如我們發現,值得活的人生很可能像是從來沒有活過的人生(至少在影響力的層面)一定會大吃一驚。

效益主義的核心信念:無論是誰的幸福,每個人的幸福都一樣重要。


一如其他章節,本章也沒有提供標準答案,既然是思辨課,就是會提供各方面的思想理論,幫助你去釐清你想要的是什麼價值觀。


從「責任感」出發,「你對誰負責?」這個大哉問開始,有哲學的和宗教的看法,你所關心的範圍,大至全世界,小至個人,兩者皆是極端,沒人有足夠的心力去照顧全世界,也沒有人一點良知也沒有,不會去幫助眼前自己行有餘力可以幫助的人。


書中內容就不細說了,就說說我個人的感受吧,剛好今天在Yt上看到囧囧子(以前的囧星人)談論媒體的墮落影片,片中她認爲媒體受企業財團掌控,作爲發揮利於企業的影響力工具,自然是以利爲考量,從來不是考慮公眾的利益。她問:作爲80%受苦的大眾(相對於少數財富自由的成功人士來說),透過媒體去看外面的花花世界,你覺得是提供比他們所處的境地更美好光鮮亮麗的事物,還是更骯髒醜陋的東西,更能安慰他們的心靈?所以基本上,是大眾在餵養這樣的媒體。


如果有辦法讓人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沒有受到虐待、創傷,在生活中遭遇到一堆狗屁倒灶的事,那人自然就會正向、奮發向上,就不會有怨恨、嫉妒等負面情緒(這雖然是美麗的理想,但應該很難實現吧?),但就是因為多數人都過得不是很開心,才會變成這個樣子。這看來是個惡性循環的問題。


近年看到一些批評現代資本主義的文或影片,但批評資本主義就一定是表示支持共產主義嗎?這應該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吧?人都想過上充裕的生活,但現在的社會,很多人最大的夢想好像就是「財富自由」了。前年上線上課,作業回答中,我看到九成同學的答案幾乎都是財富自由,學員年齡層多在三、四十歲,正在職場拼搏的年紀,可見大家生活壓力之大,又或是媒體吹捧成功人士的生活太令人嚮往。


我想起小時候的社會,東西壞了會拿去修,讓它延續使用年限。商家也多實誠,東西不會偷工減料,家用的東西大都很耐用,可以用個十幾年或更久。一鐵盒餅乾,就是紮紮實實塞滿一鐵盒,沒有過度包裝充場面的問題。


現在的商品設計好像不是讓人多年使用似的,衣服最好是一季一換的快時尚,非蘋果的手機,大概兩三年也要換機了,食品類更不用說,用一堆包裝袋或氣體塞滿空間,爲的是什麼?就是多賺點錢,但為了賺錢,便大量消耗地球資源。


到了如今這個網路時代,流量為王,多少人想透過增加流量,進而變現?不管是文章還是影音,標題要夠聳動吸睛,專注力成為稀缺資源,大家都在搶眼球,連我自己也在此洪流之中浮沉。


以前有一技之長就能糊口,現在還得斜槓開發新技能,想辦法不被時代淘汰,終身學習成為共識,生存壓力比起上個世紀要大,患有身心失調者越來越普遍,躺平主義出現⋯


小時候只在鄉村小鎮看過挨家乞討的乞丐,後來在菜市場偶爾也會看到,但近幾年,我在台大公館商圈羅斯福路騎樓,竟也看到三三兩兩的老年人,星散在騎樓一角乞討。從十幾歲在公館逛街開始,印象中我未曾在此見過乞丐,現在居然出現。


早年公館商圈很是熱鬧,走在騎樓上,只見黑鴉鴉的一片人頭,雖說後來人潮轉往其他地方,但身爲大學城,很多機能都挺全的,吃的穿的用的都平價,照說生意應該還行,可是疫情這幾年,看到好幾家店舖拉上鐵門貼著招租看板,連餐館在某些日子還不營業。據常光顧的餐館老闆說,是因為請不到人手,薪水開到四、五萬還沒人去,聽說明年情況會更嚴重。


身爲一個和職場脫節二十年以上的中年婦人,我不清楚這些年的職場結構出現了哪些變化?有哪些職種消失?又有哪些沒聽過的新時代職種出現?


我是知道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心靈空虛,身心靈產業應運而生。因爲對神秘學感興趣,所以十多年前也去上了一點靈性課程,才知道這類課程可以很快拿到證書,有心者,可成為自我療癒者或療癒師,但因商業化後,許多分歧糾紛不少,加以人類對靈界的分辨能力有限,其實充滿不少亂象與陷阱。而且課程內容五花八門:各種靈氣、花精、彩光彩油、塔羅牌卡、天使傳訊、催眠、阿卡西記錄、SRT靈魂記錄清理、盧恩符文、希塔療癒、生命靈數、馬雅十三曆、人類圖、連接高我指導靈⋯族繁不及備載。這類課程多不便宜,很多年輕人也投身其中,只是眾多療癒師,也未必每個都能以此維生。


也是因爲那段時間看了一些相關書籍,才知道現在要進入所謂的黃金時代,只是要進入新時代前,必須經過舊模式的崩解,因此會有許多混亂發生。或許我們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此吧?


很多正向思考的觀念都強調人要往好的方向看,抱持樂觀,我認爲是很好的,只是我同時無法忽視人還有受苦的那一面。


我有時會想到尼古拉.特斯拉,這位傑出的發明家,他發明了許多可以幫助全世界的設備,卻因爲資金無以為繼被迫中斷,最後的結局是孤獨的死在賓館房間裡,許多發明手稿還不翼而飛。不止是他,其後有些綠能科技發明者,因爲其發明會擋了財團財路而受到打壓,讓全世界的人無法享受更低廉成本的生活。


所以,我們該如何生活?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我想,我既無法改變大環境,雖然我也很希望人人都能過上充裕、喜悅而滿足的日子,但這只能等有一天奇蹟發生,我只能盡量在每一天中做我能做的事,盡量讓自己看看美好的事物,開心一點,如此而已。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看《生命之書》十月七日這天的標題是:徒勞無益的追尋 「只要我們的想法中還有時間感,勢必會恐懼死亡。我竭盡所能地學習,仍然無法發現終極實相,在死亡之前,我必須發現它,如果不能發現,來世也必須找到。你看我們所有的思想都是奠基在時間之上的。我們的思想都是一些已知的事物,而已知便是時間的活動;我們想
今天看《生命之書》,9月21號這天的標題是:《知識便是權威之見》 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就分享出來。 「學習的活動跟累積知識是相互矛盾的。學習暗示著心是空的,裡面沒有過往的經驗或知識。知識是累積成的,而學習卻是一種不斷在進行的活動,裡面沒有任何欲求;因此學習暗示著一種沒有權威的心態。所有的知識都需要
書名一開始就將作者在泰國森林寺院學到的神奇咒語告訴讀者了。非常神奇而有力量的簡短咒語。 我們生活中有多少的紛爭,是來自於人們對於自己念頭的執著,認爲自己才是對的?這讓彼此相爭不休,積累不滿的情緒,甚且變成宿怨世仇。 如有一方或雙方能有餘裕往後退一步,去質疑自己的想法:「我可能錯了。」也許僵局就能
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樣,這本是關於自我追尋的故事。 「我是誰」?這個多少年來是人們在迷惑時的靈魂拷問,而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並且,也沒有標準答案。 你是不是也覺得人生就該有明確的目標,然後擬好長期、中期、短期計畫,接著按照計畫逐步實行,就能達成想要的目標? 是的,最終你也許完成了這個目標
人生自古誰無傷?問題是你看見了嗎? 有些創傷,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傷了,以為只是一種難受的情緒,不想讓它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努力把它壓抑下去了而已。它,一直潛伏在我們的內心陰暗處,用隱微的方式在影響著我們。 自從接觸心理方面的書籍後,知道自己內在有創傷,也因為看見、理解而療癒了一部分,然而認識
《柳林風聲》這本書,我斷斷續續用一天半的時間慢慢看完了。主角只有四個小動物:鼴鼠、河鼠、蛤蟆和老獾。 這四種動物,分別象徵四種不同性格的人,不滿於現況、想要嘗試新事物的鼴鼠,固守在安逸的舒適區中,卻也會對令牠大為驚奇的新事物產生嚮往的河鼠,愛好冒險、自吹自擂、極端自戀的蛤蟆,和充滿智慧、嚴肅卻有責任
今天看《生命之書》十月七日這天的標題是:徒勞無益的追尋 「只要我們的想法中還有時間感,勢必會恐懼死亡。我竭盡所能地學習,仍然無法發現終極實相,在死亡之前,我必須發現它,如果不能發現,來世也必須找到。你看我們所有的思想都是奠基在時間之上的。我們的思想都是一些已知的事物,而已知便是時間的活動;我們想
今天看《生命之書》,9月21號這天的標題是:《知識便是權威之見》 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就分享出來。 「學習的活動跟累積知識是相互矛盾的。學習暗示著心是空的,裡面沒有過往的經驗或知識。知識是累積成的,而學習卻是一種不斷在進行的活動,裡面沒有任何欲求;因此學習暗示著一種沒有權威的心態。所有的知識都需要
書名一開始就將作者在泰國森林寺院學到的神奇咒語告訴讀者了。非常神奇而有力量的簡短咒語。 我們生活中有多少的紛爭,是來自於人們對於自己念頭的執著,認爲自己才是對的?這讓彼此相爭不休,積累不滿的情緒,甚且變成宿怨世仇。 如有一方或雙方能有餘裕往後退一步,去質疑自己的想法:「我可能錯了。」也許僵局就能
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樣,這本是關於自我追尋的故事。 「我是誰」?這個多少年來是人們在迷惑時的靈魂拷問,而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並且,也沒有標準答案。 你是不是也覺得人生就該有明確的目標,然後擬好長期、中期、短期計畫,接著按照計畫逐步實行,就能達成想要的目標? 是的,最終你也許完成了這個目標
人生自古誰無傷?問題是你看見了嗎? 有些創傷,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傷了,以為只是一種難受的情緒,不想讓它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努力把它壓抑下去了而已。它,一直潛伏在我們的內心陰暗處,用隱微的方式在影響著我們。 自從接觸心理方面的書籍後,知道自己內在有創傷,也因為看見、理解而療癒了一部分,然而認識
《柳林風聲》這本書,我斷斷續續用一天半的時間慢慢看完了。主角只有四個小動物:鼴鼠、河鼠、蛤蟆和老獾。 這四種動物,分別象徵四種不同性格的人,不滿於現況、想要嘗試新事物的鼴鼠,固守在安逸的舒適區中,卻也會對令牠大為驚奇的新事物產生嚮往的河鼠,愛好冒險、自吹自擂、極端自戀的蛤蟆,和充滿智慧、嚴肅卻有責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
Thumbnail
你覺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是什麼,以我來講最有意義的就是活在當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用被資本主義資本公司控制當一個機器人,每天都做著別人要求你的事,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都活在同一天,因為每天都在別人的安排下做事,別人說什麼我們就照做。 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你想要脫離資本家的魔掌,你就要自己創業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有個對千禧世代的研究,問他們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超過八成說主要的目標是變得富有,另有五成的說另一個主要的目標是有響亮的名聲;我們被灌輸概念-為了有美好的生活,這些東西是我們需要追求的。 大家做出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為他們帶來什麼結果幾乎無從得知;我們對人生所知道的絕大部份來自於訴請別人記起過
Thumbnail
當我們仔細審視現代生活的紛繁複雜,「簡單才是生命唯一的出路」這句話似乎在向我們揭示一種深刻的真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人們經常追求物質豐富和技術進步,卻忽略了生活的本質和內在的平靜。這個觀念挑戰著我們的日常選擇,引導我們重新評估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物質主義在當代社會中的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
Thumbnail
你覺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是什麼,以我來講最有意義的就是活在當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用被資本主義資本公司控制當一個機器人,每天都做著別人要求你的事,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都活在同一天,因為每天都在別人的安排下做事,別人說什麼我們就照做。 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你想要脫離資本家的魔掌,你就要自己創業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道理,想與大家分享,也很想記下這刻感觸、頓悟。 那個智者的話是這樣說:我們人生走著走著,受到社會大眾的風氣影響,就會想要追求財富、名聲、地位、權勢,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求之不得的苦。 漸漸的因為眼光放在這些目標上,就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這些
有個對千禧世代的研究,問他們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超過八成說主要的目標是變得富有,另有五成的說另一個主要的目標是有響亮的名聲;我們被灌輸概念-為了有美好的生活,這些東西是我們需要追求的。 大家做出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為他們帶來什麼結果幾乎無從得知;我們對人生所知道的絕大部份來自於訴請別人記起過
Thumbnail
當我們仔細審視現代生活的紛繁複雜,「簡單才是生命唯一的出路」這句話似乎在向我們揭示一種深刻的真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人們經常追求物質豐富和技術進步,卻忽略了生活的本質和內在的平靜。這個觀念挑戰著我們的日常選擇,引導我們重新評估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物質主義在當代社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