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之後,製造業興起,搭上戰後嬰兒潮的人口紅利,為我們開創了一個黃金盛世。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我們的台灣從農村進化到現代都市,人民受了高等教育,也增加了創造力。
資本密集模式逐漸轉為知識經濟,整個商業模式更重視我們本身的“智識”。我們雖然變聰明了,念的書更多了,世界上的大小事用一支手機就可以搞定,但是我們有變得更幸福嗎?
幸福的本質是什麼?老實說我們現在隨便一位年輕人過的生活可能都比古代皇帝過的還要舒適,但是我們有因為物質的富裕就變得更幸福嗎?
有錢就幸福嗎?
Oishi 跟 Diener在2014年就對富裕國家與貧困國家的人民做了人生意義的調查,結果非常有意思:
我們可以發現,像是香港、日本等所得非常高的國家人民對他們的人生是迷惘的,他們不知道為何而活,既然連活在世界上的目標都無法確定,又怎麼能感到幸福呢?
像是尼日、衣索比亞、多哥等國家的人民都活在非常艱困的經濟與政治環境之下,但是他們對自己人生期望度非常的高,難道越窮的國家越覺得人生有意義嗎?
這其實跟我們以前的認知有很大的出入,畢竟隨著物質的發展,我們對人生的滿意度照理來說會逐漸上升,電力系統、手機、電視、網路都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了,但是卻讓人生目標下降了,所以Oishi 跟 Diener認為人生的意義不僅止於物質生活狀態的提升。
那是什麼讓他們覺得人生有一項重要的目標等著他們去完成?是什麼讓他們生命有了意義,文中有了幾項結論
- 富裕國家人民個體意識較強,可能因此缺少團結互助精神
- 富裕國家人民受過高等教育,所以人民具備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可能讓人民無法輕易地說服自己(就是會東想西想)
- 富裕國家人民擁有比較少小孩,而小孩會讓人感受人生意義
- 富裕國家人民宗教信仰較弱,而宗教是意義的重要來源
在這幾項當中又以宗教因素影響層級最高,因為宗教代表的是許多人的精神支柱,許多人覺得他是為了神而活的,所以像我們在看小說或是影集時常會發現中世紀的人民對教會非常崇拜,每個星期天去教堂做禮拜是他覺得一個星期裡面最重要的事,他是神的子民,他為神而活。
所以當幾個貧困國家自己作比較的時候就會因為對宗教的信仰程度不同而顯示生活意義認同差異,就算一樣窮,只要我擁有信仰,我就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那這項研究跟我們之前提過納粹集中營悻存者弗蘭克的《活出意義來》有關係嗎?弗蘭克認為我們不該繼續追問生命的意義,而應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都在接受生命的追問,面對這個追問,我們不能以說話和沈思來回答,而該以正確的行動和作為來答覆。
其中最重要的推論就是我們不應該獨自在房間裡靜靜思索著抽象的生命意義,而是應該找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認為重要的使命。
那些貧困國家人民完全就是按照著弗蘭克的理論在過生活,他們的使命是什麼?是宗教。他們藉著宗教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你說他們苦,他們不覺得苦,他們每天都很歡喜地活著,就算貧困,他們也甘之如飴。
推薦閱讀
幸福工作論
講到這也讓我想到克里斯汀生教授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裡非常著名的人生三問
- 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
- 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朋友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
- 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這三個問題其實都導向“人生的意義”,你必須要先讓生活有意義你才知道該向何處努力,就像非營利組織或是美國的軍人,他們不是為了錢而工作,他們為的是他們心中的那個樣子而工作,他們心中有一個小世界,而他們正為了那個世界努力。
有一句古老諺語說,如果你找到你愛的工作,你將沒有一天覺得自己在工作。真正熱愛工作的人,認為他們做的事非常有意義,這樣的人在工作岡位上具備很大的優勢,他們會全力以赴,成為那行中的佼佼者。
貧困國家的人民靠宗教找到人生的意義,而我們要靠自己去創造自己心中的那個小宇宙。
創造幸福
幸福跟運氣一樣,絕對不是說來就來,如何好運、如何幸福其實都是有公式可循的,端看你是否夠積極,是否相信你努力的目標是值得的。
貧困國家的人民不像我們擁有這麼多物質,但是上天讓他對生活充滿意義,你說他苦,他並不覺得苦,說不定他反倒認為富裕國家行屍走肉的人民才是可悲。
不管物質生活如何,幸福都必須從外在世界去追尋、去創造,就像梭羅在《湖濱散記》的名言:「生命並沒有價值,除非你選擇並賦予它價值。沒有哪一個地方有幸福,除非你為自己帶來幸福。」梭羅為了瞭解他生活的地方,找尋他生活的目的,而前往樹林,我們不也應該抱持著同樣的理念往前行嗎?
生命並沒有價值,除非你選擇並賦予它價值。沒有哪一個地方有幸福,除非你為自己帶來幸福。 梭羅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個讚或追蹤,謝謝你的鼓勵!
Facebook : 查思慢想
書本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