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三者觀察自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第一次出國是在我22歲的時候,其實說早也不早,晚也不晚,但因為同儕之間從小的耳濡目染,開始意識自己怎麼會還沒出過國?大概就是從中學開始才漸漸去思考這件事,後來到了高中、大學,發現沒出國過的人瞬間變成了少數,我也曾經抱怨過為什麼我沒有這種經驗,身邊的人都是寒暑假又去了哪個國家玩,長大後才理解,家庭背景限縮了無止盡的行動,我可以有無窮的想像,但仍沒辦法實踐,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會不斷地將自己陷入稱羨別人的心態當中,那樣造就成的我真的非常不健康,事實上除了怪罪父母沒辦法給我想像的,其他的也做不了,對吧?

不談論我的生長背景,其實我自認為跟大部分的人都一樣,比起這世上眾多的人,我的生活品質說真的一點也不遭,長大後和朋友圈談論出國的話題,總是搭不上話是有點尷尬,但那也不足以阻擋我的社交能力,人一生中經歷的體驗這麼多,何足掛齒在出國這件事而已,只是現在的社會光是開啟社群媒體,就有百百種的生活模式給你羨煞,也慢慢發現自己真的挺落後人。

我的確落後別人,我也不掙扎,就承認吧!打從一出生就輸在起跑點了,這句話應該也是從小聽到大吧!我是怎麼調適這種得知過後的失落感?很簡單,承認自己的原生家庭輸給別人,承認老天安排不同的命運給不同的人,欣然地接受這一切,其實會發現也沒這麼糟,至少你已經在認識這世界的全貌了,勿成為井底之蛙。我不想說些你只要肯努力就能翻轉人生這種俗套的話,大道理你我都懂,其實我深信只要心之所向,自然會成真,有點像吸引力法則,如果我欣然接受這一切,而發現這樣的生活水準是我願意接受的,我不想要太費力去改變,那也無仿,何必一定要成為別人的影子,才算得上是成功呢?我認為這樣的我已經是我生命中的成功了,那也是沒問題的,相信宇宙對自己有所安排。

與其去不斷比較、忌妒、羨慕、失落、無力,不如給自己正能量,坦誠面對自己的心態,坦承告訴自己能夠做到哪裡,不能夠做到哪裡,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奢望別人的人生,那真的很無趣,我們都應該把注意力全權放在自己身上,可以設定目標,一個確保可以達成的目標,設得太遠苦了自己,也苦了身邊的人,還沒來得及達成,你的負能量就已經在傳染了,人類在這方面非常擅長,樂觀看待事物,並不是要你放棄堅持,而是要認識自己、關愛自己,看著別人而追求自己的人生,似乎蠻諷刺的,究竟是在過他人的人生,還是自己的,靜下心來宏觀這個世界,感受自己,作為第三者觀察自己的一舉一動,看看你都做了些什麼來幫助自己,這樣會更快地找到方法。

生活動不動就帶給我負能量,負面情緒之所以存在,也許是為了時不時要反思自己,現在的我仍然是年紀輕輕,沒有太多人生歷練的人,但我透過不斷地的思考、靜心、觀察,發現了我的心態也可以變得如此正面,對了,冥想的幫助也很多,嘗試看看吧!

    avatar-img
    0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其實出社會後 體現的不是成績 而是社會大眾的眼光 學歷、經歷、位階、薪資⋯ 根本就不知道實際標準在哪裡 只有工作上的能力才會被看見 我們都還不了解世界怎麼回事 卻已經被搞得身心俱疲了 長大後雖然得到了很多小孩子沒有擁有的特權 可同樣也失去孩童時期很多的東西⋯ 想要保持或偶爾回去那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前奏 在我身邊沒有一個人像我一樣瘋狂,我的世界太保守了,從家人到親朋好友,大家不外乎都是事前規畫型人格。
    在海外生活的第三件感想,是學習獨自生活的過程。從小到大,我都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成長,即便偶爾獨自一人,那也僅僅是暫時的。 那種獨處反而讓我稍稍有個人空間,靜下心來。然而,這一年多來,獨處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或許正是這段時間給了我充裕的機會去深思、感受生活。 獨處的時光讓我有機會獨自體驗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其實出社會後 體現的不是成績 而是社會大眾的眼光 學歷、經歷、位階、薪資⋯ 根本就不知道實際標準在哪裡 只有工作上的能力才會被看見 我們都還不了解世界怎麼回事 卻已經被搞得身心俱疲了 長大後雖然得到了很多小孩子沒有擁有的特權 可同樣也失去孩童時期很多的東西⋯ 想要保持或偶爾回去那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前奏 在我身邊沒有一個人像我一樣瘋狂,我的世界太保守了,從家人到親朋好友,大家不外乎都是事前規畫型人格。
    在海外生活的第三件感想,是學習獨自生活的過程。從小到大,我都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成長,即便偶爾獨自一人,那也僅僅是暫時的。 那種獨處反而讓我稍稍有個人空間,靜下心來。然而,這一年多來,獨處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或許正是這段時間給了我充裕的機會去深思、感受生活。 獨處的時光讓我有機會獨自體驗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