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跑了各類特映、首映、影人包場,雖然有些片子很不錯,卻很難逼我一定要在工作之餘用自己的心情寫出另一篇推薦,《年少日記》卻是一個讓我有太多感觸需要撰寫的一部電影,但又發現怎麼寫都會爆雷,只能說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拍攝技巧,都是一流的作品,對於喜歡故事的觀眾或追求技術的人,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
在進入影廳之前,我對卓亦謙導演的想像還停留在《殺破狼.貪狼》的風格,但取票的同時,出品方提醒我要帶衛生紙,因為他怕我哭得太慘...
故事從中學老師在校園發現一封沒屬名的遺書開始,在尋找企圖輕生的學生,同時也收到妻子催促著與自己的離婚商議,一件件事情讓他翻起塵封已久的日記,想起小時候充滿家庭暴力的回憶中。
故事中的主角-鄭老師(盧鎮業 飾),是一個看似冷淡,但其實有著深厚情感的人,但因為背負著自己走不出的傷痛,在逃避與愧疚的交互之下,總認為不再提起的過去就不存在,卻沒想到這些都影響到自己的婚姻。童年的傷痛在多年以後被自己一層層剝開,讓他再次面對到自己的家庭觀與父子關係。
故事的父親-鄭自雄(鄭中基 飾),是一個在外面光鮮亮麗的大律師,在家中卻是個會打罵妻兒的家暴份子,也是很多華人家庭中父親的困境,面對自己的小孩抱持著強烈的要求就是愛的方式,也認為自己給了足夠好的物質環境,卻無視自己的肢體暴力語言與暴力,將家庭逼向絕路。
幼年鄭有傑(黃梓樂 飾),是一個不太會讀書,但是體貼善良的小男孩,偏偏父親對於優秀小孩的要求就是成績與才藝,也因此自己永遠都無法達到父親的要求,被打、被揍、被罵成了家常便飯,感受到自己在家中不受喜愛,細膩的心思一縷縷的變成了傷痛。
不同於其他訴說家庭、情感、成長的電影,整部片子的節奏快且密集,片中的轉折更是直接打在心頭上,讓觀眾能夠深刻感受到故事中的傷痛。
導演在田調與人物設計下足了功夫,影片從故事結構、顏色運用、畫面呈現到運鏡手法、甚至透過鏡頭的晃動漸漸走向安定,都是電影故事的一環。不同於近年來許多只是追求港式美學的電影,整部作品深刻地去思考每一個畫中的結構,每一個人物與場景之間的關係都在表現角色的家庭地位和心理狀態,不論是從表面上的或者隱晦的,每一個場面都在整個故事中是有意義的。
自殺的問題卻是青少年間很常見的,許多人都會覺得這只是青春期的一個過程,更有許多網路上的人會指責這些年輕孩子自私,但片中鄭老師一段話「抑鬱不是一種選擇,他已經失去自理能力,還要求他輕生時想即別人感受?」不只是反映了他對這些語言的反抗,也是說了他已經走向面對自殺、面對過去的立場。
片子中穿插了許多可能會自殺的學生,也透過個角度告訴我們在生活周遭等著被關心的一群人,被霸凌的孩子、情感問題的孩子、家庭關係不好的孩子、性別認同問題的孩子,甚至是優秀的孩子,只要中間有人伸出手拉住他們,給予適當的關心就能避免遺憾的發生;一個孩子的離開,不僅意味著家庭的破碎,還將帶來更多由於愧疚所引起的傷害。
整部片子在回憶過去傷痛的同時,也是主角與自我和解的過程,有點像是內在小孩的治療方式,讓大家找到自己內心最脆弱且有傷痛的一塊,一步步坦然面對,然後放下傷痛。但現實生活中千萬不要這樣自我治療,在一個訊息量暴發的時代,學習著知道自己生病了,然後求助專業,才是一條有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