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 #LessonsinChemistry
如果你喜歡性感的大腦,那伊莉莎白一定會是你的首選,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科女孩,就是那種做料理沒有「些許」概念的人,鹽一定精確到毫克,並用量杯、試管作出最精確的料理,再透過改變變數來尋找最好的風味,因為 對她而言 #料理就是化學。
你怎能不愛用實驗器材作料理的女孩?
《化學課》是在Apple TV+ 上映的影集,10月初的時候一口氣看完兩集不過癮,當晚就買了電子書一口氣看到早上六點。
但老實說,看小說當下我有點失望,不確定是不是因為翻譯的關係,覺得寫得稍微......稚嫩?可能是用字遣詞的部分或者說敘事方式?有種在說大道理的感覺,畢竟沒有人喜歡說教,而小說中就透漏一種:「嘿,雖然這是發生在以前的年代,但這不是對的事喔。」的一個訊息,雖然閱讀簡介就知道她大概是一個女性主義小說,但你還是不自覺會被她吸引,因為伊莉莎白這個角色塑造得太棒了!(我好愛)
伊莉莎白不是熱血的女性主義份子也不是社會運動家,她是一名化學家,一名在1960年代因為性別而不得志的化學家,她所追求的是他人正視她身為化學家的專業,她知道性別的困境,卻不為它所侷限,同時她也正視每一位女性的可能性,相信她們所言。
而影集又幫這個角色塑造超級加分!
前兩集我們就可以明確感受到伊莉莎白作為困獸但不願屈服的姿態,就算有了愛人,她仍維持著她的底線。愛是一種磨合,但在愛中你仍需要保持自我,在1950年代,大部分的女性並沒有「我」,她們最多是「誰的妻子」、「誰的媽媽」,沒有名字的她們擠身在家庭之中,而忘卻她們想要成為。或許我們如今的理所當然,就是伊莉莎白的姿態,但在那個年代卻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就像是第三集,我很喜歡婦產科那幕,醫生很驚訝伊莉莎白利用划槳機運動,但不明白為什麼她為什麼這麼晚才來產檢,伊莉莎白淡然回說,她本來是想期望能自然流產。
伊莉莎白對她懷孕這件事是憤怒的,她很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個身分轉變,她明白懷孕生子的「代價」,卻不忍心做出抉擇,她無所適從,於是她放棄選擇,這或許是她唯一一次的妥協吧,在面對種種性別歧視,她總是用自己的方式掙扎。原諒我用掙扎這個字,掙扎是勉強支撐也是奮力抵抗,她勉強在那個環境找到一點點立足之地,但卻又那麼容易被剝奪,而又繼續頑強抵抗。
在看時或許你會有一點不適感,但你又會為伊莉莎白的堅毅所動容。
整體而言,我會推薦看影集,當然不過癮的還是可以回頭追小說。
最後,補一下故事簡介
1950年代,伊莉莎白佐特成為化學家的夢想受到侷限,因為當時社會認為女性屬於家庭,不相信女人擁有聰明才智。而後在因緣際會下,伊莉莎白接受電視烹飪節目的工作,並開始向全國被忽視的家庭主婦們傳授食譜以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