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自覺⋯⋯便開口了

    應徵一份專服務年輕人的工作而去面試,考官預設一個情景:假設我日後要求一班年輕人給予一個建議計劃,但其中一位年輕人的建議極其簡單,既沒有新鮮感,亦都非常平凡,考官問我收到這樣的計劃怎樣辦。當時由於知道考官的時間相當有限,我亦要在面試的有限時間內盡快表現自己,於是沒多加思索便回答考官說,我會先讚賞及肯定這位年輕人的計劃,然後便會建議年輕人如何優化他的計劃,令他的計劃更完善及更能達到目的。

    這肯定是一個沒有明顯對錯的開放性題目,考官沒有評價我的回應,不過我亦自知這樣的回答不太好,只是我一時又想不到應該怎樣回答。很多時面試真的要看每個人的急才及反應,當然若果某些事情已有既定的方式及技巧,也就是看一個人的專業和經驗了。這次未必關乎專業,可惜這次我事前既沒有想過考官會問一個接近真實的情景讓我去回應,我亦早知道自己的急才及反應不太好,所以最終應徵這份工作失敗了我也覺得是天公地道,因為這份工作亦似乎未必適合我。

    這次面試後,有一個機會讓我跟教會一位年紀比我小的姊妹傾談,我分享這次面試的經歷,並順道問她若果是她聽到這個問題,又或她就是那個提交那簡單不過的建議的那位年輕人,她會有怎樣的反應。她說,她會希望別人先聽聽她作出這個建議背後的原因及理念。

    聽到她這樣回應我立即目定口呆,她簡單一句回應似乎已足夠說出我那次回應面試官的問題並我缺少了甚麼重要元素。

    這位可以稱得上是年輕一代的姊妹之後補充說,社會現在很多的不和諧,就是成年人很少樂意用心去聽年輕一代的表達,成年人往往以自己的眼光及經驗而早有一套既定想法,未必真正了解到年輕人的情況及感受。我補充說,其實這不是這一代的成年人才有這個盲點,就是歷代的成年人也不自覺地陷入這個網羅中,所以「代溝」這個詞語也不是今日才出現。

    聽到這位年輕姊妹的分享,我也不期然反思我的人生是否已經變成說話多於聆聽。在那次面試中,我固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及作出一個最好的回應,但即使給我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我自問是否又會想到我先需要更多的聆聽呢?

    的而且確,隨着年紀越大,人生累積經驗越多,便越喜歡分享自己那些所謂的人生經驗,尤其是面對後輩,這真是一個不自覺建立的「習慣」。固然,人生經驗是重要的瑰寶,可以幫助人去避免犯上同一的錯誤而走冤枉路,只是在說的時候便難免失去了聆聽的機會。身處在教會的環境中,甚至維繞着我的年輕人及弟兄姊妹,絕大部份也不失有禮及尊重別人,他們往往會禮貌地聆聽輩份比他們高的人,以及比較接受長輩的意見,只是在我們表達了我們的意見之後,我們還有沒有給予他們機會去分享自己的睇法及感受呢?還是令我們更覺得理所當然地要去表達我們自己更多的經驗為先呢?

    我雖然沒有機會作出正式的統計或研究,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喜歡說話的人比喜歡聆聽的人更多,雖然我也不抗拒聆聽,甚至知道聆聽別人的重要,但在這些日子,我發現我都是逐漸變得說話更多而聆聽更少的「長輩」,所以我應該感恩有這一次面試的機會,並間接讓我去接觸年輕人及從他們的角度看到自己的缺乏。的確,今日我們所需不單是要多聆聽別人,甚至在這個繁囂嘈雜的社會中,亦要多安靜去聆聽神的聲音及提示。

    (21·11·2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