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尋犀記 (7)

    七、度量張量

    前面幾篇一直反覆提到,奠定幾何磐石的畢氏定理:

    x² + y² = r²

    可以轉換為畢氏定理的向量表達:

    x x̂ + y ŷ = r r̂

    其中,x 是直角三角形的底邊的長,y 是對邊的長,r 是斜邊的長;x̂ 是 x 座標軸上的單位向量,ŷ 是 y 座標軸上的單位向量,單位座標向量 x̂、和 ŷ 互相垂直;而 r̂ 則是單位對角向量。

    文字敘述,即是:

    從底邊 x 和斜邊 r 的交點為原點出發、沿著 x 方向移動,至終點,再以此端點為起點、沿著 y 方向移動,而至終點;前述的移動、相當於:由原來的原點出發、沿著 r 方向移動,而至終點。

    至於任意三角形,其向量的表達、則為:

    A⃗ + B⃗ = C⃗

    其分量的形式、為:

    (A₁ x̂ + A₂ ŷ) + (B₁ x̂ + B₂ ŷ) = (C₁ x̂ + C₂ ŷ)

    綜而言之,任意三角形的向量表達、仍不脫畢氏定理的向量表達。

    此即:

    (A₁ + B₁) x̂ + (A₂ + B₂) ŷ = C r̂

    以上,是前面幾篇的梗概。

    現在,假設仍在同樣的歐式平面 (Euclidean plane),但我們想要從三角形本身的邊緣、來看待這件事情,因而,我們將前述的向量表達、轉換為:

    A â + B b̂ = C ĉ

    其中,A 是任意三角形的底邊的長,B 是對邊的長,C 是斜邊的長;â 是沿著底邊 A 方向的單位向量,b̂ 沿著對邊 B 方向的單位向量,它們無須互相垂直。

    文字敘述,即是:

    從底邊 A 和斜邊 C 的交點為原點出發、沿著 A 方向移動,至終點,再以此端點為起點、沿著 B 方向移動,而至終點;前述的移動、相當於:由原來的原點出發、沿著 C 方向移動,而至終點。

    若向量 â、和 b̂ 是正交的,亦即,它們互相垂直,那麼,前述的向量表達的轉換、即還原為傳統的畢氏定理之表述:

    「直角三角形,其兩邊的平方之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此即:

    C² = (C ĉ) · (C ĉ)

    = (A â + B b̂) · (A â + B b̂)

    = AA â·â + AB â·b̂ + BA b̂·â+ BB b̂·b̂

    = AA 1 + AB 0 + BA 0 + BB 1

    = A² + B²

    若不滿足正交的要求,其一般式為:

    C² = ∑∑ Xᵐ Xⁿ x̂ₘ·x̂ₙ

    相當於餘弦定理。

    在更為一般的情況,亦即,不但上述正交的要求不能滿足,而且座標還是曲線座標 (curvilinear coordinates),看起來,畢氏定理似乎快要崩解了,因為,此時,三角形的三個邊所經過的每一個平面位置之點,上面的座標都不是恆定的,所以,行進的路程、不能簡單地用單位向量乘以一個數值、而得到。

    要怎麼辦呢?我們必須重新設想,而用位置向量的微小變動 dR⃗、來替代原來的整體的乘積。

    現在,令位置向量的微小變動 dR⃗ 沿著斜邊 C 前進,g⃗₁ 是其沿著底邊 A 方向的偏導數向量,g⃗₂ 是其沿著對邊 B 方向的偏導數向量,它們都不一定是單位向量。

    其一般化的形式、則為:

    dC² = (dC dr̂) · (dC dr̂)

    = (dA g⃗₁ + dB g⃗₂) · (dA g⃗₁ + dB g⃗₂)

    = dA dA g⃗₁·g⃗₁ + dA dB g⃗₁·g⃗₂ + dB dA g⃗₂·g⃗₁ + dB dB g⃗₂·g⃗₂

    = dXᵐ dXⁿ g⃗ₘ·g⃗ₙ

    = dXᵐ dXⁿ gₘₙ

    式中,我們用 dX¹ 置換 dA,用 dX² 置換 dB,置換的目的,是為了使數字上下對應、以便於求和之用,而式中的 m、n,稱為權借指標 (dummy index),經歷了數字 1、2,也只是一種簡便的書寫形式,代表,上下一樣的指標、必須遍歷數字而求和。這些,都是屬於符號的使用之問題。

    就實質而言,式中的 dX¹,是位置向量的微小變動 dR⃗、沿著偏導數向量 g⃗₁ 方向的分量,而 dX²,則是位置向量的微小變動 dR⃗、沿著偏導數向量 g⃗₂ 方向的分量;gₘₙ 稱為度量張量 (metric tensor),可以視之為遍歷數字而求和,亦可視之為矩陣,該矩陣之內容、乃是偏導數向量的內積值 g⃗ₘ·g⃗ₙ。

    上式、事實上是由位置向量的微小變動 dR⃗、和其自身的內積,自乘而求得。

    此即,由:

    (dR⃗) · (dR⃗)

    = (dR⃗₁ + dR⃗₂) · (dR⃗₁ + dR⃗₂)

    = (∂R⃗/∂X¹ dX¹ + ∂R⃗/∂X² dX²) · (∂R⃗/∂X¹ dX¹+ ∂R⃗/∂X² dX²)

    而求得。

    其中:

    ∂R⃗/∂X¹ = g⃗₁

    ∂R⃗/∂X² = g⃗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