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出差的那幾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得知你要出差五天,我感到沮喪無助。

博士班畢業後,你工作了許多年,也逐步的積累了工作能力。這幾年你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而身為一個超過十年資歷的全職主婦,我的生活圈卻越來越小,我羨慕著你得到的每一個新的機會,資源。在外面,你能夠接觸很多新的人事物,新的刺激。你可以享受工作,又獲得不錯的報酬。當然,工作的壓力也沒少過。

得知你要出差五日,我感到羨慕嫉妒,羨慕那些我沒能擁有的機會。而我的心裡也很慌張,擔心著你不在家,我無法獨自把孩子照顧好,也害怕孤獨。

你出發的那個早晨,我的心裡在賭氣,當然我隱藏的很好,沒讓你看出我心裡的不舒服。但是,當我準備載孩子去上學時,沒有給你一個道別,一個祝福,就只是默默地關上門騎上摩托車。

等我回到家,車庫的車已經開走了,家裡空蕩蕩的,心中有一點懊悔沒有好好跟你道別,畢盡許久沒有分開這麼多天了。

整理好早上買好的菜,回到房間,打開筆電,試著寫下我的情緒,寫著寫著,一股巨大的悲傷席捲而來,我放聲痛哭。

孩子大了,這一兩年,你希望我可以出外工作,分擔經濟壓力。對於重新出發,我感到茫然,害怕,裹足不前。而你對我的毫無動作,也開始失去了耐性,言語間有更多的責難和不滿。所以,現在面對你,心中都有一股壓力和說不出的無力感。

在你離開的這一刻,我的悲傷彷彿有了空間,可以好好的釋放。這股悲傷,有委屈,有憤怒,有壓力的釋放。

這幾天,我和孩子相處得很好,我們有一個穩定的作息。你不在家,我和她可以早睡早起。孩子甚至會主動叫我起床,幫忙準備早餐。晚上,我可以選擇和孩子外食,也可以選擇好好幫她做晚餐。我承接了早晨送她上學的工作(這原本是你的工作),有時去早市買菜,感受久違的菜市場的熱鬧和豐富。有時我會去運動公園,和晨起運動的人一起在操場散步,活動身體。

當我白天在家,我感到輕鬆無比,我不需要因為有時你白天沒課在家而感到壓力,也不需要想著要為你準備午晚餐。

我對這樣全然的輕鬆感到意外,這和我原先設想的擔心完全不一樣。好像重獲新生一般,我感受到新鮮,活力,鬆弛感,和,發現我能夠不依賴你去做一些原本我能夠完成的事,這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所以,你出差的這些天,我們給彼此一個喘息的空間,一個獨處的機會,這讓我感到開心。雖然只有幾天的時間,卻足夠讓我確認自己可以獨立生活,不那麼仰賴你,也不需要被妻子的角色羈絆。我知道,即使有一天我們可能會分開,我也不害怕了。因為我重新感受到獨身時所擁有的自主,輕鬆和完整感。無論我們是否天長地久,或者曾經擁有,我都只需要好好的,跟自己在一起,不需要擔心沒有你的我,是否會孤單,無法獨自生活。

所以,謝謝你的出差,此刻,我享受在桌前打字,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之後所擁有的舒坦。當你歸來,我已更新,你也有所增長,我們再一起好好生活。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黛安的心空間 的其他內容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在婚姻和婆媳關係中所面對的挑戰,以及我如何透過心理學和家族系統排列的學習,開始瞭解自己與家人的關係。這段過程不僅讓我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緒,還幫助我理解父親的影響,最終達到自我和解。我希望透過分享這些經歷,激勵其他女性在面對生活困境時勇敢面對,並尋找自我療癒的路徑。
我將往黑暗走去,在黑暗中,我會不時抬頭仰望星空,即使星光忽明忽暗,也足以給予我光亮,陪伴我往更深處前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在婚姻和婆媳關係中所面對的挑戰,以及我如何透過心理學和家族系統排列的學習,開始瞭解自己與家人的關係。這段過程不僅讓我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緒,還幫助我理解父親的影響,最終達到自我和解。我希望透過分享這些經歷,激勵其他女性在面對生活困境時勇敢面對,並尋找自我療癒的路徑。
我將往黑暗走去,在黑暗中,我會不時抬頭仰望星空,即使星光忽明忽暗,也足以給予我光亮,陪伴我往更深處前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位同事要離職了,記得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對於同事的離職,特別是那種配合還不錯的人,內心總有些許傷感與不捨,但現在的我已工作了十多年,了解人的來來去去,是自然也平常的事,所謂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心中的傷感與不捨早已看淡,但確多了一股愁悵,不是為同事,而是為自己。 年過四十的我,在工廠當基層作業員超過十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今天和老公拉了一個很特別的勾,在完成九個月的課程之前「不要投履歷」。 五月底的時候離職,除了預計想要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想要轉換工作性質和跑道,也帶有休息和調養身心、學習進步的性質。 我是自願離職的,也很幸運老公成為我的金主,可以支援我,讓我維持相同的生活品質,但是對金錢的焦慮讓我開始坐立難安……
最近在和朋友聊起她的近況,真的是越來越好了,走出了經濟的困境,夫妻都有穩定的工作,尤其我朋友能在家工作,又能陪伴孩子是最讓她開心的事了。 我最佩服她的一點是她處之泰然的心態,在她老公失業的幾年期間,她也是很努力地幫忙家裡,由原本的家庭主婦,開始走出去嘗試各種行業,扛起家中經
雖然這是踏出家庭主婦後的第二份工作,也已逾滿一年。 已不像當初從脫離家庭的零社會經驗中那般害怕惶恐!! 無論是什麼工作,只要抓住了就心懷感恩不敢離去, 讓自已忍受卑微自已…就因為害怕會再抓不到機會。 當初從家庭主婦出來找工作時,很幸運地沒遇到太多波折,在家附近就業。 但忍受了所謂的現實世俗
06/29/2012 去與不去   朋友最近找我去上海,我說我真的沒空,有一堆事,生活中的事。 我都在忙一些自己的事。 他說,你不上班比上班忙,乾脆回去上班算了。   我想也是,當初辭了工作,就是為了可以陪小孩。 因為再兩年,他們國小畢業了,也不需要我陪了。 也因此,我不再錯過小孩
昨天跟孩子的英文老師出去聊聊 免不了一定會再重複離職前後的這些那些,但在講述的過程突然覺得好膩阿~~ 終歸那些人、事、物都已離開我的生活了,無論說的再多再還原當時,終歸就是不再裡面了~ 即便還在職時,我也已經不再去辨別錯或對了,只是一天又一天的把日子過完,所以也不能接受對方以為我還會留下來的可能,我
Thumbnail
陪另一半到異地工作,在外人眼中肯定是羨慕,既不用工作又不愁吃穿,在家享受平民貴婦的生活,但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悠閒與自由。
從馬來西亞回來之後,感覺一切回到了正軌 我回去上班了, 老公分擔一起看孩子。問都知道我們回不去了,沒有和好-是休戰 ,永遠不會如初。換句話說,如過當初日子真的這麼好,我們會有這天嗎?相敬如賓,也許是我們現在最好的相處方式。 突然情緒又上來,小三會有報應嗎? 這個人好像完全消失了。我們不談 不代表
心情很複雜,也很無力。本期望在育嬰假復職後,在職場上能夠有所展現,也很驚喜地馬上就獲得職務轉調的「口頭」通知,當下我也很積極地表示意願。前提是:必須讓我準時上下班時間接送孩子。 可想而知,沒有然後了。 在與主管面談後,說不沮喪是騙人的,腦中不斷思考主管話中意思,在這間公司將近十年,從對未來充滿願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位同事要離職了,記得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對於同事的離職,特別是那種配合還不錯的人,內心總有些許傷感與不捨,但現在的我已工作了十多年,了解人的來來去去,是自然也平常的事,所謂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心中的傷感與不捨早已看淡,但確多了一股愁悵,不是為同事,而是為自己。 年過四十的我,在工廠當基層作業員超過十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今天和老公拉了一個很特別的勾,在完成九個月的課程之前「不要投履歷」。 五月底的時候離職,除了預計想要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想要轉換工作性質和跑道,也帶有休息和調養身心、學習進步的性質。 我是自願離職的,也很幸運老公成為我的金主,可以支援我,讓我維持相同的生活品質,但是對金錢的焦慮讓我開始坐立難安……
最近在和朋友聊起她的近況,真的是越來越好了,走出了經濟的困境,夫妻都有穩定的工作,尤其我朋友能在家工作,又能陪伴孩子是最讓她開心的事了。 我最佩服她的一點是她處之泰然的心態,在她老公失業的幾年期間,她也是很努力地幫忙家裡,由原本的家庭主婦,開始走出去嘗試各種行業,扛起家中經
雖然這是踏出家庭主婦後的第二份工作,也已逾滿一年。 已不像當初從脫離家庭的零社會經驗中那般害怕惶恐!! 無論是什麼工作,只要抓住了就心懷感恩不敢離去, 讓自已忍受卑微自已…就因為害怕會再抓不到機會。 當初從家庭主婦出來找工作時,很幸運地沒遇到太多波折,在家附近就業。 但忍受了所謂的現實世俗
06/29/2012 去與不去   朋友最近找我去上海,我說我真的沒空,有一堆事,生活中的事。 我都在忙一些自己的事。 他說,你不上班比上班忙,乾脆回去上班算了。   我想也是,當初辭了工作,就是為了可以陪小孩。 因為再兩年,他們國小畢業了,也不需要我陪了。 也因此,我不再錯過小孩
昨天跟孩子的英文老師出去聊聊 免不了一定會再重複離職前後的這些那些,但在講述的過程突然覺得好膩阿~~ 終歸那些人、事、物都已離開我的生活了,無論說的再多再還原當時,終歸就是不再裡面了~ 即便還在職時,我也已經不再去辨別錯或對了,只是一天又一天的把日子過完,所以也不能接受對方以為我還會留下來的可能,我
Thumbnail
陪另一半到異地工作,在外人眼中肯定是羨慕,既不用工作又不愁吃穿,在家享受平民貴婦的生活,但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悠閒與自由。
從馬來西亞回來之後,感覺一切回到了正軌 我回去上班了, 老公分擔一起看孩子。問都知道我們回不去了,沒有和好-是休戰 ,永遠不會如初。換句話說,如過當初日子真的這麼好,我們會有這天嗎?相敬如賓,也許是我們現在最好的相處方式。 突然情緒又上來,小三會有報應嗎? 這個人好像完全消失了。我們不談 不代表
心情很複雜,也很無力。本期望在育嬰假復職後,在職場上能夠有所展現,也很驚喜地馬上就獲得職務轉調的「口頭」通知,當下我也很積極地表示意願。前提是:必須讓我準時上下班時間接送孩子。 可想而知,沒有然後了。 在與主管面談後,說不沮喪是騙人的,腦中不斷思考主管話中意思,在這間公司將近十年,從對未來充滿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