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審言子美

raw-image


文人才高,難免恃才傲物。唐代詩人杜甫的阿公杜審言就有兩個很著名的例子。一個是參加完官吏銓選考試後對人說,吏部長官蘇味道讀了他的判文卷子一定要羞死了。唐代吏部銓試要審查身言書判。我不清楚杜審言的口條、體態如何,但他對文才與書法極富自信,認為分別勝過屈原、宋玉,以及王羲之:「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書跡,合得王羲之北面。」

另一個例子是在他病重的時候宋之問等人來看望。他抱怨完老天爺以病痛相折磨便話鋒一轉,說有自己在,壓得你們這些來探病的人都不成氣候,現在你們滿意了,我卻遺憾沒有人能替代得了我。上述二例皆見於史傳,可以說杜審言的傲脾氣得官方認定。儘管細加考訂起來實情未必如此,卻反映也形塑或者深化了世人對他的倨傲印象。

不過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是另一件事。杜審言因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奉召還朝後,武則天問他:你快樂嗎?杜公大概也不敢答不快樂,於是「蹈舞」謝恩。「蹈舞」或作「舞蹈」,是臣下朝見君王的一種禮儀,不是如今說的跳舞,但總給我一種轉圈圈的歡樂畫面,乖得孫子似地。武則天另命杜審言作〈歡喜詩〉,讀後「甚見嘉賞,拜著作佐郎」。此詩現已失傳,想來還不到他人讀了也歡天喜地的程度。倒是杜甫曾盛讚其祖曰:「吾祖詩冠古。」工部兄也是乖孫子。​

其實,杜審言回京之前遭遇了一場天倫慘劇。他在吉州遭同僚構陷入獄,對方甚至想斬草除根。他的兒子杜並將刀刃藏衣袖裡,利用公家餐聚的時機將陷害父親的人殺死,自身也亡於侍衛之手。民國初年出土的〈大周故京兆男子杜並墓誌銘並序〉特別寫明杜並此舉尚有以己命換父命之意,非僅仇殺而已:「期殺身以請代,故視死以如歸,仇怨果復,神情無撓。」​

這類激烈的行徑難以為常訓,然則十來歲生命為至親而逝,不能不引人慨歎、憐憫,當時咸以為孝。就連為杜並所殺的吉州司馬臨死前都說:「吾不知審言有孝子。」〈墓誌銘〉序文結尾提及杜審言「流目四野,撫膺長號,情惟所鍾,物為之感,乃謀終古之事」。銘文則云:「嗚呼淑哲兮,不享餘慶。玉有碎兮蘭有摧,何斯人之斯命。冥冥泉下兮,身可歿兮名逾令」。

​有子如此,不亦美哉。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二月四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