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主張對美中、美俄等距就是親近中俄軸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國內藍綠一樣爛的主張我不評論,但國際上主張美中/美俄一樣爛的,我想應該是抖音看太多。

中國常常灌輸一種「美國霸道、中國王道」的思想,但看中藏十七點協議跟中英聯合聲明,就知道中國對於遵守盟約的王道思想沒有任何信仰,反而對於「拳頭大就是真理」的霸道主義相當駕輕就熟。

美國相較之下反而是願意遵守規則的國家,就算他覺得某些國際盟約綁手綁腳的,他會在既有框架下建立一個自我拘束的說法,而不是單純無視國際體系。如果拿美國跟歐盟比,當然會覺得美國怎麼這麼不合群,但拿來跟中國比,你還是會看到一些底線跟下限存在。一個正常的國際社會,就應該是這種有底線、有下限的折衝。

就像這次美國援助烏克蘭集束彈,俄國一句「我又沒簽集束彈公約」就直接使用在烏克蘭戰場;美國同樣也沒簽集束彈公約,但他也沒有直接提供集束彈給烏克蘭以牙還牙。而是要求烏克蘭建立一套限縮的使用策略(例如限於俄軍集中區)。你當然可以永遠站在道德至高點說誰用了集束彈就該死,但有美國在的地方就是比中國俄國有底線有下限。

所以一個國家的獨立外交政策不應該是「因為美國爛所以就投靠中國」,而應該是以國際社會的底線與下限為前提。簽集束彈公約的國家當然可以譴責美國提供集束彈給烏克蘭不妥,但不應該因此就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真的有人拿集束彈來洗白俄羅斯,我覺得超莫名的)。

所以誰在那邊講要對美中等距超白癡的,你怎麼不講對美日等距?怎麼不講對美法等距?要在對中與對美關係間取捨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中國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但今天中國就只是想把你宰來吃而已,所以真的沒必要把頭送上去給人家砍。

寫於2023.7.9

avatar-img
12會員
31內容數
喜歡看建築、研究都市計畫,一份業餘人士的筆記集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亞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珍雅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之後的一點隨筆
從選舉、集會遊行、佔領行動到內戰,這些都屬於衝突管理的範疇。我不認為暴力是絕對不被允許的,只是不同程度的衝突會適用不同的正當化基礎還有管理規範。
葉卡捷琳娜真的非常想重建拜占庭帝國
這些無悔的瞬間讓張超英的生命不再只是一個有幸被回憶錄訴說的生命,而讓他與無數個在歷史的黑暗當中奔走,不選擇神聖與光榮,也不選擇激昂與苦痛,而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們的人生或許不像講這句話的劉伯溫般波瀾壯闊,但那份燃燒自己生命,追求某個在黑暗中閃閃發光的希望卻是跨越時代藩籬,影響著每一個
我國目前的憲政體制有二套軸線,第一套是形式上的《中華民國憲法》,第二套是部分展現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大法官解釋,是我國政府運作現況等等共同架起來的憲政體系。會讓大家覺得「不用改國名也沒關係」、「就這樣永遠過下去吧!」的東西是第二套,但第一套就是卡在那邊,然後最近越來越讓我們覺得不方便。
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我們假設一下,奧匈帝國要怎樣解套呢?
看完珍雅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之後的一點隨筆
從選舉、集會遊行、佔領行動到內戰,這些都屬於衝突管理的範疇。我不認為暴力是絕對不被允許的,只是不同程度的衝突會適用不同的正當化基礎還有管理規範。
葉卡捷琳娜真的非常想重建拜占庭帝國
這些無悔的瞬間讓張超英的生命不再只是一個有幸被回憶錄訴說的生命,而讓他與無數個在歷史的黑暗當中奔走,不選擇神聖與光榮,也不選擇激昂與苦痛,而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們的人生或許不像講這句話的劉伯溫般波瀾壯闊,但那份燃燒自己生命,追求某個在黑暗中閃閃發光的希望卻是跨越時代藩籬,影響著每一個
我國目前的憲政體制有二套軸線,第一套是形式上的《中華民國憲法》,第二套是部分展現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大法官解釋,是我國政府運作現況等等共同架起來的憲政體系。會讓大家覺得「不用改國名也沒關係」、「就這樣永遠過下去吧!」的東西是第二套,但第一套就是卡在那邊,然後最近越來越讓我們覺得不方便。
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我們假設一下,奧匈帝國要怎樣解套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美國國土面積983萬平方公里, 尚且容不下幾十萬的印地安人. 蘇聯1991年底解體後, 美國領導北約進行東擴, 持續對俄羅斯步步進逼. "擴張"是美國患解內部矛盾鬥爭的特效藥, "邊疆理論"是美國宗教信仰"昭昭天命 manifest destiny"的實踐戰略. 美國已形成心理學家洛姆所說的"權威主
Thumbnail
強國的威脅: 美利堅國要求強國聯合聯邦屬國,遭拒。最後一次中央領導機關與聯合國國際大會—【聯合國會議】議論中,【美利堅】批【大東亞聯合國】屬強國,過度欺迫干涉他國之國事(包括企業建設操控、金融經濟操控、軍事權重操控等...)。 不久後強國政府秘密發射軍用衛星(美利堅聯合國強烈排斥及反對),便使用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金正恩不想打仗,但是中國想要逼他打仗。 由於中國的戰爭策略已經轉變成「要成為最後一個打美國勢力」的新軸心國。因此刺激與支持世界其他地方先對美國勢力,特別是北韓對第一島鏈先開戰恐怕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目標之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美國國土面積983萬平方公里, 尚且容不下幾十萬的印地安人. 蘇聯1991年底解體後, 美國領導北約進行東擴, 持續對俄羅斯步步進逼. "擴張"是美國患解內部矛盾鬥爭的特效藥, "邊疆理論"是美國宗教信仰"昭昭天命 manifest destiny"的實踐戰略. 美國已形成心理學家洛姆所說的"權威主
Thumbnail
強國的威脅: 美利堅國要求強國聯合聯邦屬國,遭拒。最後一次中央領導機關與聯合國國際大會—【聯合國會議】議論中,【美利堅】批【大東亞聯合國】屬強國,過度欺迫干涉他國之國事(包括企業建設操控、金融經濟操控、軍事權重操控等...)。 不久後強國政府秘密發射軍用衛星(美利堅聯合國強烈排斥及反對),便使用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金正恩不想打仗,但是中國想要逼他打仗。 由於中國的戰爭策略已經轉變成「要成為最後一個打美國勢力」的新軸心國。因此刺激與支持世界其他地方先對美國勢力,特別是北韓對第一島鏈先開戰恐怕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