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廉恥與108年課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為自學生家長,長期擔任女兒們的老師,看到近日的新聞,我真的看不出來一篇文言文到底關於一個人的品格有何關係?

從國中到高中我在學校都擔任國文小老師,還記得要聽同學背誦文言文,當時每次上課文言文上課時大家都是一邊抄著老師黑板上的解釋,另一邊又要背誦。我還記得高中同學就有點受不了。大學後還記得上過前後赤壁賦,而當中文字所彰顯的感受,坦白說如果無法明白作者的隱喻,就不懂蘇軾隱晦的心情。古代的文言文,每個時期有其所想呈現的文藻、詞彙與平仄的運用,在某些部分是比白話文有優點,但我不知道現在有人會這樣說話嗎?而一篇文章是否引用,是否會影響一個人的古文閱讀能力?是否會影響其個人品格?坦白說,我持懷疑論。

至於道德?我個人很想問道德的教育是誰的責任?一個孩子生在敗壞道德、是非不分和不負責任的家長;跟著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老師;處在弱肉強食、指路為馬、縱容壞人、滿是鄉愿的社會,那樣的人會有道德?會知廉恥?

108年課綱當中的國文課有偉大到一篇文言文少教了甚麼,這社會就會沒有甚麼。一篇的文章號召力有大到這樣?那整個國家只要上國文,整個國家和社會就可以國富民強,進入世界大同?

新聞家樂福火災事件後,我們一家討論該新聞時,我個人第一個想法是那三個人幾歲?為什麼這樣做?而兩個女兒的第一句話是─他們沒腦子嗎?我聽了這句話愣住了?確實它們有腦子嗎?他們當然有,只是在有腦子的情況下,怎麼會在人家的店裡做這種事?不會造成火警嗎?有人說是看了抖音影片下,受影響所學。可是他們都20歲了,是呀!都20歲了,在法律上已經是成年人,這種會造成公共危險他們也做。

當新聞一堆人在討論一篇古文是否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品格時?身為家長的我覺得不如多教孩子學會待人接物、與人合作、懂得是非判斷、懂得有義務才有權利、人與人之間的尊重、界線及負責的態度,更要知道人要懂得自我思考而不是任由外在所牽引,學會為自己人生的成長負責。

一個老師該立下甚麼典範?一個家長該甚麼樣子?一個人又該是成為甚麼樣子?到底管文言文那篇文章甚麼關係?


avatar-img
6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在youtube 有一個事件,一個中國的youtube在他母親生病時,來台灣治療並運用該事件獲取善款,有人捐助那人上萬的資金,有人幫助那人不少忙,但在那位中國youtube帶著父親去日本旅遊時,不少幫助那位youtube的人出來爆料,而讓許多觀看者和捐助者傻眼,也因此不少人發現被騙,這個這件
從我有女兒開始,只要我帶著女兒們出門,人家都說我運氣好生了兩個乖女兒。但我和我先生從不認為我們運氣好。 我女兒從出生開始會坐著吃東西開始,就被我們綁在木製的餐桌椅陪著我們吃東西,家裡規定只有坐上餐桌可以吃東西和喝東西,吃食物一律坐下,三餐加點心一律坐在餐桌前吃,沒有例外過。所以她從小到大沒有在其他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曾經我也以為很多事只是小事,但當我有小孩要教養時,我才發現這是大事。 劉備留給劉禪的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我以前真的不懂這句話,但當我看到了北科大的白飯事件、在之前南部的爆玉米花事件、我身邊當場聽到的大賣場事件、十多年前花蓮的慈濟大學咖哩店老闆無奈結束店面
道歉是加害者的義務,但原諒和不原諒是受害者的自由。 昨天晚上原本已經累的閉上眼,但卻想起兩件事因此反而輾轉難眠。 由於前陣子家裡的車子在高速公路上被別人從後面追撞,導致我一個月內要帶孩子去上課和訓練都要靠著計程車,在國內有種App是呼叫計程車的系統,昨天應該是我最後一天搭乘小黃,我遇到了一個計程車司
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瑞士的新聞談到有小孩包尿布上小學,其實那時候並沒有甚麼想法,然後最近和老爺及孩子們騎著U-bike70公里和搭火車一路向南的到台中,孩子回去探望爺爺回家時,談到伯母問我家兩個小女生戒尿布的事情,我們一家人才聊起遙遠的關於尿布故事。 女兒問我說:「媽媽,伯母家的第二個妹妹要上小學還
孩子總會在不經意的時候長大,不經意地讓你發現她們不再是那個甚麼都要父母代替她們決定的小孩了。(突然好開心) 這陣子家裡的車子遇到了災難,因此我們開始了沒有車子的日子,孩子牽掛著遠方的親人,卻又沒有自己的交通工具下,小女兒提出了一個破天荒的計畫,而我們也決定將這計畫交付給她們去規劃,也決定讓她們在我
最近在youtube 有一個事件,一個中國的youtube在他母親生病時,來台灣治療並運用該事件獲取善款,有人捐助那人上萬的資金,有人幫助那人不少忙,但在那位中國youtube帶著父親去日本旅遊時,不少幫助那位youtube的人出來爆料,而讓許多觀看者和捐助者傻眼,也因此不少人發現被騙,這個這件
從我有女兒開始,只要我帶著女兒們出門,人家都說我運氣好生了兩個乖女兒。但我和我先生從不認為我們運氣好。 我女兒從出生開始會坐著吃東西開始,就被我們綁在木製的餐桌椅陪著我們吃東西,家裡規定只有坐上餐桌可以吃東西和喝東西,吃食物一律坐下,三餐加點心一律坐在餐桌前吃,沒有例外過。所以她從小到大沒有在其他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曾經我也以為很多事只是小事,但當我有小孩要教養時,我才發現這是大事。 劉備留給劉禪的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我以前真的不懂這句話,但當我看到了北科大的白飯事件、在之前南部的爆玉米花事件、我身邊當場聽到的大賣場事件、十多年前花蓮的慈濟大學咖哩店老闆無奈結束店面
道歉是加害者的義務,但原諒和不原諒是受害者的自由。 昨天晚上原本已經累的閉上眼,但卻想起兩件事因此反而輾轉難眠。 由於前陣子家裡的車子在高速公路上被別人從後面追撞,導致我一個月內要帶孩子去上課和訓練都要靠著計程車,在國內有種App是呼叫計程車的系統,昨天應該是我最後一天搭乘小黃,我遇到了一個計程車司
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瑞士的新聞談到有小孩包尿布上小學,其實那時候並沒有甚麼想法,然後最近和老爺及孩子們騎著U-bike70公里和搭火車一路向南的到台中,孩子回去探望爺爺回家時,談到伯母問我家兩個小女生戒尿布的事情,我們一家人才聊起遙遠的關於尿布故事。 女兒問我說:「媽媽,伯母家的第二個妹妹要上小學還
孩子總會在不經意的時候長大,不經意地讓你發現她們不再是那個甚麼都要父母代替她們決定的小孩了。(突然好開心) 這陣子家裡的車子遇到了災難,因此我們開始了沒有車子的日子,孩子牽掛著遠方的親人,卻又沒有自己的交通工具下,小女兒提出了一個破天荒的計畫,而我們也決定將這計畫交付給她們去規劃,也決定讓她們在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常為人垢病,「學會學習」對大部分家長、老師乃至學生而言只是口號而已。但放眼經典,先民早在《禮記·學記》就曾「投訴」當時的老師只會照書讀了!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常為人垢病,「學會學習」對大部分家長、老師乃至學生而言只是口號而已。但放眼經典,先民早在《禮記·學記》就曾「投訴」當時的老師只會照書讀了!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