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現場與觀察(下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難」、「孔子是老頑固」等等。

對,你剛踏進教室裡,學生已經帶了種種心思與感受

對,你剛踏進教室裡,學生已經帶了種種心思與感受

我們學習時的經驗值從來不是0,通常帶著「前理解」而來。

白話的說:在還沒開始接觸文言文前,孩子的態度部分反映出周遭大人如何看待文言文,以及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學習)與如何看待陌生事物。

學習如何學習

害怕新事物是正常的,緊張也沒有關係,我們一步步來。不只是學習文言文,其實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學習」。

我們也許可以想的是,文言文可不可以作為一種素材,來培養孩子們的「成長型思維」呢?

咦,你想問「難道其他科目不行培養思辨與邏輯」嗎?

當然可以啊!

只是如果用我手邊的文言素材,來討論、思辨當代性別與婚姻問題,《詩經》寫的「弄璋」、「弄瓦」等等就可以是素材之一啦!你不覺得談性別、自我探索等議題,有些短短的古典文本很適合嗎?(否則一堂課沒辦法丟一本小說啊!直接給兩首古典詩,學生就讀懂還能連結當代啦!)

意思是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可以討論的素材或議題就變多了。(大概有點像………如果我會西班牙文、日文,我能在生活或課堂中舉的例就更多了!)(但可惜我還沒學……orz)

我們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餘裕」與「可能」呢?

我們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餘裕」與「可能」呢?

(岔開問:不學文言文有沒有關係呢?這水好深XDD又要再繞回討論實用與否、有用無用的定義了……此處先不討論。)

可以對話、討論,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閱讀,我們的文言文學習,是不是可以變有趣呢?

用重讀:挑戰經典

2022年春,我們講《論語》。結束後,學生碎碎唸,不得不承認孔子說的「有些有道理」。今年的秋季班,我們直接邀請學生來挑戰孔子,沒想到討論更是熱烈。

「經典」的意義是什麼呢?

文言文,很容易想到註釋、默寫與教條,但怎麼不讓「道德」變成說教?

我們試著把文言文變成素材,而非教條,降低孩子的陌生感,久而久之,也就破了「文言文很難」的心理魔障。

「文言文很難,但我可以!」「文言文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嘛!」「好啦!文言文很難,但我有試了。」

上課回饋~

上課回饋~

回到教材教法的問題與教學體驗,文言文的引導與學習,還在等待更多創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間學苑——經濟思辨教育
51會員
88內容數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2025/04/25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Thumbnail
2025/04/25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Thumbnail
2025/04/20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Thumbnail
2025/04/20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Thumbnail
2025/04/05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Thumbnail
2025/04/05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點想談談最近的「古文之辯」下自己的經驗。 七年級生的我,在高中時,除了課本中原訂的古文,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學校一定再有一本厚厚的《古文觀止》讓我們「自學、自讀」,陪伴著整個高中國文生涯。
Thumbnail
有點想談談最近的「古文之辯」下自己的經驗。 七年級生的我,在高中時,除了課本中原訂的古文,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學校一定再有一本厚厚的《古文觀止》讓我們「自學、自讀」,陪伴著整個高中國文生涯。
Thumbnail
記錄下十二年來的國文課 國小的國文交會我寫、識字 國中的國文交會我寫、識更多更少用的字 高中的國文,我沒在上課
Thumbnail
記錄下十二年來的國文課 國小的國文交會我寫、識字 國中的國文交會我寫、識更多更少用的字 高中的國文,我沒在上課
Thumbnail
我翻著這本書,每一篇都讚嘆羊咩老師的創意,我都可以從她的這些文章,預想學生在她的課堂上是如何深受感動,進而從前人的經驗,解決人生的困難,習得人生課題的解方,甚至找到人生未來的方向。如果國文真的要考試,那我想,真正的考題,應該就是人生當中,你所遇到的每道關卡,而真正的解方,就是這些國文課文。
Thumbnail
我翻著這本書,每一篇都讚嘆羊咩老師的創意,我都可以從她的這些文章,預想學生在她的課堂上是如何深受感動,進而從前人的經驗,解決人生的困難,習得人生課題的解方,甚至找到人生未來的方向。如果國文真的要考試,那我想,真正的考題,應該就是人生當中,你所遇到的每道關卡,而真正的解方,就是這些國文課文。
Thumbnail
最近課業越來越繁忙,要準備課業和一堆比賽,但還是會想看幾本好書療癒自己一下,所以這學期決定試著一周閱讀一本書,並在閱讀完後在臉書上發閱讀心得(段考周停更),希望在分享閱讀心得的時候,也可以透過我的文字來療癒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書名:《厭世讀論語----千年名師神回覆,解決你的人生疑難》 書籍作
Thumbnail
最近課業越來越繁忙,要準備課業和一堆比賽,但還是會想看幾本好書療癒自己一下,所以這學期決定試著一周閱讀一本書,並在閱讀完後在臉書上發閱讀心得(段考周停更),希望在分享閱讀心得的時候,也可以透過我的文字來療癒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書名:《厭世讀論語----千年名師神回覆,解決你的人生疑難》 書籍作
Thumbnail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
Thumbnail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
Thumbnail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Thumbnail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Thumbnail
「老師、文言文該怎麼翻?」 每次考卷、課本出現文言文,學生總是叫苦連天。 文言文難嗎?難。 國文系畢業,我依然沒有自信可以隨便拿到一篇文言文,就一字不漏地完美轉譯為白話文──但是我有自信可以猜個十之八九。
Thumbnail
「老師、文言文該怎麼翻?」 每次考卷、課本出現文言文,學生總是叫苦連天。 文言文難嗎?難。 國文系畢業,我依然沒有自信可以隨便拿到一篇文言文,就一字不漏地完美轉譯為白話文──但是我有自信可以猜個十之八九。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Thumbnail
下這一篇的標題時又回想起高中要放進包包裡帶去學校的文法書上下冊(重死我),每次翻開來就像在讀佛經。我倒是迎刃有餘,但身旁的同學幾乎快要一面倒睡死。我當時很懷疑為何要坐在教室讀這樣的「佛經」,後來想通了一件事。你好奇為何我能迎刃有餘,為何同學會睡死嗎?
Thumbnail
下這一篇的標題時又回想起高中要放進包包裡帶去學校的文法書上下冊(重死我),每次翻開來就像在讀佛經。我倒是迎刃有餘,但身旁的同學幾乎快要一面倒睡死。我當時很懷疑為何要坐在教室讀這樣的「佛經」,後來想通了一件事。你好奇為何我能迎刃有餘,為何同學會睡死嗎?
Thumbnail
「讀文言文到底要幹嘛?以後又用不到。」對文言文厭惡至極的學生常用這個問題堵大人的嘴。相信我,別浪費口舌解釋讀文言文的功用,因為他們不是真的想知道讀文言文可以幹嘛,純粹想堵你的嘴而已。 試試看,用「語譯創作」的方式帶孩子重新理解並改寫文言文,不但會讓他們不再排斥它,古文閱讀力與寫作能力還會同步成長唷!
Thumbnail
「讀文言文到底要幹嘛?以後又用不到。」對文言文厭惡至極的學生常用這個問題堵大人的嘴。相信我,別浪費口舌解釋讀文言文的功用,因為他們不是真的想知道讀文言文可以幹嘛,純粹想堵你的嘴而已。 試試看,用「語譯創作」的方式帶孩子重新理解並改寫文言文,不但會讓他們不再排斥它,古文閱讀力與寫作能力還會同步成長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