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難」、「孔子是老頑固」等等。
我們學習時的經驗值從來不是0,通常帶著「前理解」而來。
白話的說:在還沒開始接觸文言文前,孩子的態度部分反映出周遭大人如何看待文言文,以及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學習)與如何看待陌生事物。
學習如何學習
害怕新事物是正常的,緊張也沒有關係,我們一步步來。不只是學習文言文,其實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學習」。
我們也許可以想的是,文言文可不可以作為一種素材,來培養孩子們的「成長型思維」呢?
當然可以啊!
只是如果用我手邊的文言素材,來討論、思辨當代性別與婚姻問題,《詩經》寫的「弄璋」、「弄瓦」等等就可以是素材之一啦!你不覺得談性別、自我探索等議題,有些短短的古典文本很適合嗎?(否則一堂課沒辦法丟一本小說啊!直接給兩首古典詩,學生就讀懂還能連結當代啦!)
意思是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可以討論的素材或議題就變多了。(大概有點像………如果我會西班牙文、日文,我能在生活或課堂中舉的例就更多了!)(但可惜我還沒學……orz)
(岔開問:不學文言文有沒有關係呢?這水好深XDD又要再繞回討論實用與否、有用無用的定義了……此處先不討論。)
可以對話、討論,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閱讀,我們的文言文學習,是不是可以變有趣呢?
用重讀:挑戰經典
2022年春,我們講《論語》。結束後,學生碎碎唸,不得不承認孔子說的「有些有道理」。今年的秋季班,我們直接邀請學生來挑戰孔子,沒想到討論更是熱烈。
文言文,很容易想到註釋、默寫與教條,但怎麼不讓「道德」變成說教?
我們試著把文言文變成素材,而非教條,降低孩子的陌生感,久而久之,也就破了「文言文很難」的心理魔障。
「文言文很難,但我可以!」「文言文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嘛!」「好啦!文言文很難,但我有試了。」
回到教材教法的問題與教學體驗,文言文的引導與學習,還在等待更多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