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素帖-6.清淨慧菩薩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圓覺經之清淨慧菩薩發問】Visuddha-mati

 

 

( 前一位彌勒菩薩的發問中,世尊提到因為二障而出現五性的差別。除了五性差別,清淨慧菩薩還想知道:眾生、菩薩、佛所證悟的東西,會有什麼差別?世尊以四等「隨順覺性」來回答:

 

1.    能覺悟到人生徒勞多慮,但太執著於清淨,即凡夫隨順覺性;

2.    覺悟到「清淨」本身也是障礙,但跳脫不了障礙,即未入地菩薩隨順覺性;

3.    能跳脫障礙,「時常」讓自己的覺悟不固著,即已入地菩薩隨順覺性;

4.    來去自如,「完全」讓自己的覺悟不固著,即如來隨順覺性。

 

隨順覺性,是「隨著各種虛妄,卻不受虛妄影響」的佛性 )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

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

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之中,立刻從座位起身,俯身,且頭至佛足為禮,然後順時針繞佛三圈,直身而跪,雙手交叉於胸前合掌,問佛說:無比慈悲的世尊啊!您為我們說了這麼多不可思議的事,從來沒有見過,也從來沒有聽過。我們現在受到佛那麼好的引導,身心都感覺舒暢,獲得很大的好處,希望您為各位前來求法的大眾,再說明一下您的圓滿佛性。

我想請問的是:所有眾生、菩薩們、如來或世尊等等,他們三者所證悟和所得到的有什麼差別?

希望您能讓末法時代的眾生聽到這無上的教義,在面對虛妄時也能不受影響,進而開悟,逐漸步入正確的修行。

把這些話說完之後,行五體俯地的大禮,這樣重覆了三次,最後,世尊才開始解答。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時,世尊告訴清淨慧菩薩說:問得很好!先生們,很慶幸你們能為菩薩們和末法時代的眾生們詢問有關佛性的不同層次差別,你們現在仔細聽著,這就為你們解說。

這時,清淨慧菩薩高興的承受指教,和大眾們靜默聆聽。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先生們,所謂圓滿覺悟的自性,難以形容,但它卻存在著,它隨著不同情況而生起,不是得到了什麼或者證到了什麼,在真實的面相中,其實沒有菩薩和眾生的差別。為什麼呢?因為菩薩和眾生都只是幻化的東西,如果幻化消失,怎麼會有你所謂「得到或證到」的東西呢?

就像眼根不會自己看到眼,圓覺自性沒有差別看法,如果有差別性,眾生就會被迷惑顛倒,如果不能讓所有幻化消失,那世俗修行之中所謂的「滅」,其實根本就沒有滅,徒勞無功的修行,當然就會有差別心。

如果能像如來的寂滅,是隨著虛妄卻不受虛妄影響,其實也沒有所謂「寂滅(動詞)」和「被寂滅的東西(名詞)」。

先生們,所有眾生自從不知多久以前,由於「妄想的我」和「愛自己」,從來無法自我察覺每一個心念的出現與消失,所以才會有愛與恨,並且沈溺在五種欲望之中。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若複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如果遇到好的朋友,能夠教導讓你開始領悟清淨圓滿的佛性,能夠發現並且感受到「起與滅」的虛幻,就知道人的一生徒勞多慮,只是自尋煩惱,白忙一場。

又如果有人已經永遠斷絕這種徒勞多慮的狀況,在求法的過程中得到清淨,但這種清淨的認知,也只是自設的障礙,所以站在圓滿覺悟的角度,仍然不是自在的狀態,這就是凡夫層次的「隨著各種虛妄卻不受虛妄影響」的佛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

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先生們,所有菩薩們都會遇到「見與解」的障礙,雖然去除了「解(認知)」這個障礙,還困在「見覺」裡。

雖然可以認知到什麼是障礙,但仍無法跳脫障礙,因此無法自在,這就是尚未進入十地位階的菩薩「隨著各種虛妄卻不受虛妄影響」的佛性。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複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複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先生們,「照現幻境」和「對於幻境的理解」都稱為障礙,所以菩薩常要讓自己的理解不被固著,讓「照(動詞)」與「照出來的東西(名詞)」同時消失。

譬如有人自己把自己的頭割斷了,頭既然已經斷了,就不存在還有頭可以斷,那用礙心自滅了各種障礙,障礙既然己經斷滅,礙心也沒了。

經典中的教義,就像指向月亮的手指,如果沿著手指看到了月亮,就知道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所有如來對菩薩的開示也是這樣,瞭解這些,這就是進入十地位階菩薩「隨著各種虛妄卻不受虛妄影響」的佛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先生們,一切障礙都必需被徹底覺悟,把得與失的念頭都解脫,把成法與破法都視為涅槃,把世俗的聰慧與愚癡都視為成佛的智慧,把菩薩道和外道所成就的都視為悟道,把無明和真如的境界視為沒有差異,把各種戒定慧和淫怒癡都視為修行,把眾生所在的不同國土都視為同一法性,把地獄與天堂都視為淨土,不論佛性多少都能一起成佛,所有煩惱最後徹底解脫,法界的大智慧映照著諸相,就像通透的虛空,這是如來「隨著各種虛妄卻不受虛妄影響」的佛性。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先生們,但願菩薩和末法時代的眾生,在任何時刻,內心都不生起虛妄的念頭,就算有妄想心也不必刻意消滅它。

在妄想境界裡,不必去理解與分別,因為不執著於理解與分別,所以不必勞心去辯別真與假。

那些眾生們,如果聽聞這個法門,從相信、瞭解、領受到修持,都不會感到驚訝或害怕,這就是「隨著各種虛妄卻不受虛妄影響」的佛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先生們,你們應該知道,這些有隨順覺性的眾生,過去已經供養過無數的佛和大菩薩,建立許多功德的基礎,佛說這些人,已經可以說具備了一切智慧的種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    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    無菩薩眾生

覺與未覺時    漸次有差別    眾生為解礙    菩薩未離覺

入地永寂滅    不住一切相    大覺悉圓滿    名為遍隨順

末世諸眾生    心不生虛妄    佛說如是人    現世即菩薩

供養恆沙佛    功德已圓滿    雖有多方便    皆名隨順智

 

這時釋迦牟尼覺者又用連句的偈言把上述的含義重點說明一下:

清淨慧菩薩,你應該知道,真正圓滿的悟道,最終沒有得到或悟到什麼,也沒有菩薩和眾生的差別;

在覺悟與未覺悟之間,不同的修行階段還是有差別。有些眾生雖然看破人生徒勞多慮,但陷入對清淨的執著,這是凡夫「解讀人生出路」的障礙;未入地菩薩雖然知道「執著清淨」也是障礙,但又被「障礙」這個心念圍繞著,無法跳脫;己入地菩薩具備跳脫的能力,時常可以把「去認知(動詞)」和「認知的結果(名詞)」都抛棄,而不固著在相上;而最大的覺悟是完全做到不固著,因此稱為具有普遍性的隨順(隨著各種虛妄但不受虛妄影響)。

末世的眾生們,如果能不產生虛妄心念,佛說這人出現在世間就是菩薩。

這人在過去曾經供養無數的佛,功德已經圓滿,雖然有許多不定形的表現,都是方便隨順的智慧。

 

avatar-img
2會員
168內容數
這是自己和自己對話的週記。取名雙塔,有兩層含意,一是指父母,一是指南北兩座工廠,在兩座人生的塔裡,處處都是道場,我希望記錄下來,做為紀念以及終生精進的資糧。這個過程,不乏庸俗與分別心,但願分別過後,實為不二。 雙塔(上)的主軸在於雙親、兩岸與兩廠。而雙塔(下)是從新冠疫情開始,是身與心的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梅銘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圓覺經之彌勒菩薩發問】   (前面世尊回答金剛藏菩薩,希望他要跳脫世間法的邏輯,避免陷入偽命題,其中多次提到輪迴。因此彌勒菩薩接著發問,希望世尊進一步說明輪迴的性質?以及要如何斷掉輪迴根本?此外,認清輪迴本質之後,如何修行?如何度諸眾生)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
 《圓覺經》是十二位菩薩向釋迦牟尼佛發問的問答,核心在幻與覺,而覺只是幻的開始,只有層層離幻,才能到達圓覺境界。開始閱讀佛經之後,大部份的譯文堅澀,有時憑空跳躍,因此嚐試自己能用更白話口語表達,避免用看不懂的詞彙去解釋看不懂的佛經。以上嚐試,不置可否,僅供參考。 
圓覺經中,十二位大菩薩向世尊發問,這是第二位發問的普賢菩薩  (世尊前段回答文殊師利菩薩的發問時,談到一切如幻,大行普賢菩薩因此對幻境中的修行產生迷惑) 本段的重點有,一是指虛空自性不動,二是以幻修幻,提到層層遠離的概念,並以兩木相因為例。  
【圓覺經之彌勒菩薩發問】   (前面世尊回答金剛藏菩薩,希望他要跳脫世間法的邏輯,避免陷入偽命題,其中多次提到輪迴。因此彌勒菩薩接著發問,希望世尊進一步說明輪迴的性質?以及要如何斷掉輪迴根本?此外,認清輪迴本質之後,如何修行?如何度諸眾生)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
 《圓覺經》是十二位菩薩向釋迦牟尼佛發問的問答,核心在幻與覺,而覺只是幻的開始,只有層層離幻,才能到達圓覺境界。開始閱讀佛經之後,大部份的譯文堅澀,有時憑空跳躍,因此嚐試自己能用更白話口語表達,避免用看不懂的詞彙去解釋看不懂的佛經。以上嚐試,不置可否,僅供參考。 
圓覺經中,十二位大菩薩向世尊發問,這是第二位發問的普賢菩薩  (世尊前段回答文殊師利菩薩的發問時,談到一切如幻,大行普賢菩薩因此對幻境中的修行產生迷惑) 本段的重點有,一是指虛空自性不動,二是以幻修幻,提到層層遠離的概念,並以兩木相因為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導讀:   〈善現啟請分第二〉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導讀:   【何以故?】:空生起慧,解佛所說
Thumbnail
《金剛經.無得無說分第七》,佛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金剛經》裡的每一分都是緊密相連的,佛作是問,是延續〈正信希有分第六〉而來。那麼佛陀為何這麼問呢?探討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加契入《金剛經》,而不是單純誦念,單純的依文解義。   筆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導讀:   〈善現啟請分第二〉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導讀:   【何以故?】:空生起慧,解佛所說
Thumbnail
《金剛經.無得無說分第七》,佛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金剛經》裡的每一分都是緊密相連的,佛作是問,是延續〈正信希有分第六〉而來。那麼佛陀為何這麼問呢?探討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加契入《金剛經》,而不是單純誦念,單純的依文解義。   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