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兩比較相互襯托性質差異,
萬物在相對競爭下生存演化。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矣;
天底下人們之所以都知道什麼是美好的,
是因為有壞的事物之故;
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之所以都知道誰做得好,
就是因為有人做不好的關係。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
相態變化的有無形,
成事的困難與容易,
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物體形狀的長與短,
容器盛裝的高與低,
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也;
韻律的音階與聲調,
隊伍排列的前與後。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理想的為政者以無為的觀念領導,
不用公開言語(命令)引導下屬行事。
萬物作而不始,為而不恃,成而不居。
萬物的樣態並不同於一開始的樣子,
歷經發展演變不單是倚恃既存優勢,
成就了現今樣貌卻依然在不停變化。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也唯有保持不停地變化,
所以不會被世界所離棄淘汰。
================================
善:擅長。
作:發生、出現。
居:處於、停留。
教(ㄐㄧㄠˋ):訓誨、誘導。
去:離去。
相對性概念必須在兩兩相互比較的情況下方能確立。舉例來說,當我們認為甲物體是「大」的,那麼必然存在另一個「小」的乙物體做為比較。所謂的大是指甲比乙大,而小則指乙比甲小;同理,若有個丙物體比甲大,那麼相對而言甲就是小了。因此並不存在絕對的大或小,並且當失去用來比較大小的事物時,甲是大是小就無從判斷了。
科學研究裏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設計,藉由實驗結果與對照組數據的比較,便容易分析兩組差異而能驗證實驗假設的正確性。世人對於善惡好壞的認定亦然,當惡與壞被確立時,藉由相對比較而能辨識出善與好;同理,當樹立了何謂善與好的道德標竿,與其相反或對立的便是惡與壞了。正是這樣的相互襯托關係,當良善美好的標準過高時,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達標的人們將產生挫敗拙劣感;若將標準降低淡化,那麼自我貶抑為低下醜惡的程度便會減少,此即「高下之相盈也」。如果推諉犯錯的認定模糊不清,對於良善表現的追求亦會隨之褪去,變成所謂「天下烏鴉一般黑」了。因此善惡好壞的判定準則應在適度合理的範圍之內為宜。
當一個人做了壞事,便是壞人;做了很多好事的人幹了一件壞事,往往也被視為壞人。特別是從法律角度來界定犯罪者,是以犯罪行為與否而無關乎積了多少善行,這說明確立壞人形象要比好人容易得多。當有某個人被定義成壞人,其同盟、友好或週遭人士也容易被視為壞人,而與之對立或抗衡的則容易被視為好人,儘管本人可能沒做什麼好事。反過來說,在有好人光環身邊的人士易得社會好感,而處處與之作對的則難有好評價,這在影視劇中是很常見的人物塑造概念。但好人還是要當心週遭出現老鼠屎,是有可能壞了整體形象的一鍋粥。因此若想創造出天下皆知的大英雄,必然要有個針鋒相對的大惡人存在,缺少了惡人黑暗關注互動,便無法映射出英雄光輝。
在施政與經營方面,「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的「不為」,而是另一種領導者行事的觀念,故曰「無為之事」。與無為相對的便是「有為」,有為就是要在眾人面前表現得一副很厲害的樣子,因此會強調行事上親力親為以及著重不同以往的新概念,不這樣就難以突顯自己有所作為,但這樣做必然顯得下屬黯然失色、碌碌無為。跟有為相反的是,並不以表現自我為目的來行事,而是希望集結眾人之力把該做的事做好,如此一來便要收斂自我以增進團隊出色表現,這便是無為的觀念。根據每一件事的特性而有其個別思路,定好策略準則後授權負責人員主導處置,如此團隊在面對各類事務上才能做到無所偏倚、恰如其份的「無不為」境界。
「不言之教」是無為的一個子概念。上述提到讓負責人員主導處置,故照理說發號司令的便是該負責人,但由於領導者所說的話往往會被視為最高命令,此時若領導者說出不同於負責人的意見,這樣一來主導權就回到領導者身上且再也不會有人聽從負責人的了。因此授權出去之後便要「不言」,私下討論後的更動調整也是由該負責人來發布,如此才會有人相信授權的存在而不會發生負責人叫不動的情況。
相對性概念並不限於同一時間的相互比較,亦可有時序上的前後對比,如萬物的演變進化屬之。若是後來出現的物種相對於先前的物種更有優勢,將能取而代之並淘汰先前的物種,如此一次次地更迭演進,造就了世間萬物樣態的持續變化。可別以為現今的優勢能維持千秋萬世直到永遠,要警惕自己唯有依靠持續的進步才能維持優勢長保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