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管家-從日本這個活教材,入門複雜的經濟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二戰後的日本,一直到如今,國家經濟高潮起伏的過程,是經濟學的寶貴教材。在認真讀過「美聯儲」和「利率與通膨」之後,一堆日本的分析一直跳出來,以前非常討厭歷史學科的我,也不知不覺逐步深入,想一探究竟。竟然發現許多現象似乎有點熟悉,甚至是現在進行式,就在我們身邊與生活息息相關!


多數評論分析都把 1990 年以來的日本,說成「失落的 30 年」。但我注意到了一些細節,在李永樂老師的影片結尾部份,在失落的同時,竟然日本也蟬聯了 30 年以上,世界第一的「債權國」!這開了我的第一個腦洞,全世界欠它最多的錢,代表它是特別的富有,怎一直說它失落?身邊一堆朋友愛日本愛到不行,三天兩頭就往日本跑,旅遊經驗也非常的快樂和享受,他們的工匠精神令人敬佩,人民也沒有愁眉苦臉,基本上社會非常繁榮與祥和。GDP 30 年來的停滯,真正代表了多重要的意義?這裡面是不是有更深層的重點,很可能要從「產業結構」裡去挖掘,這不是 GDP 可以表達出來的。


第二個腦洞就是 QE,以往只知美聯儲啟動印鈔機和股市瘋漲云云,現在知道了,QE 的開山祖師爺正是日本央行,相較之下美聯儲還只是小巫見大巫。相對於「降息」只是壓低短期利率,QE 可直接買進長天期債券而壓低長天期利率,是比降息更激進的做法;終於知道利率會「倒掛」的原因了。也因日本走過的坑坑疤疤經驗,讓美國實施 QE 時可以較成熟穩健一些;經濟這門學問的確很少標準答案,在不斷摸索和修正的過程中累積經驗與教訓,或許在人類社會中的眾多個體,群體,國家或世界等多立場多觀點,可以逐步的接近長遠繁榮之道。


日本不僅有超誇張的貨幣寬鬆,還有超誇張的政府債務,達到 GDP 的 2.6 倍,美國才大約 1 倍而已,相較之下也只是還好還好;每年提高債務上限的協商,也被認為都是假議題而已。但比較歐盟入會標準,債務佔 GDP 比的上限規定為 60%,代表經濟學的主流意見還是未把這種作法看作正常。這裡就引出一些等待繼續探索的題目,如「政府債務」,「貨幣供給」,和表象中暴漲暴跌的「房市」和「股市」。


以下用編年史方式整理了一些重點,二戰之後的 30 年,因為美國的扶植而造就了日本經濟奇蹟,1990 開始泡沫破裂的前 10 年真的很可怕,房產和股市暴跌,大量公司倒閉,完全演繹何為「硬著陸」,甚至「自殺率」飆高,真是一段慘不忍睹的歲月。2000 年之後的金融危機就不是日本專屬了,美國次貸危機,歐債危機等輪流爆,大家半斤八兩,全球經濟連動,動盪從來沒有停止過。期望著因人類群體智慧的提升而終究要漸入佳境,卻又在 2022 起始至今,因俄烏與以巴的衝突,讓可怕的戰爭與殺戮持續摧毀無數幸福的家庭!歷史的事實擺在這邊,我們要學的功課呢?有待持續的追蹤與反思。


  • 1944 年,美國主導並建立布列敦森林體系 (Bretton Woods System),確立美元的霸權。
  • 1945 二戰結束,美國為了避免日本被共產主意國家吸收,大力扶植日本 (連戰爭賠款也可以免除!),為往後的繁榮的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之後的 30 年間,GDP 年增長率平均達到 9%,有「日本經濟奇蹟」之說。而此期間美國卻因韓戰,越戰,石油危機等接連遭遇打擊。
  • 1950 ~ 1953 韓戰爆發,因美國參戰而產生大量的製造業需求,大部分由日本承接,促成它成為「世界工廠」的角色。
  • 1955 ~ 1975 越戰消耗了美國大量資源。
  • 1964 東京奧運
  • 1968 日本超越德國,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1971 美國單方面宣布放棄美元與黃金脫鉤 (當時總統尼克森,),打破 1944 年以來多國參與的布列敦森林體系,各國譁然紛紛關閉外匯市場,唯獨日本撒錢阻升日圓但失敗,當年升值 17%。
  • 1973, 1979 兩次石油危機,造成全球輸入性通膨。日本卻因此完成產業升級轉型,在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水準都大幅提升,安全挺過危機期間;但美國就比較慘了,陷入嚴重的失業和「滯脹」(停滯性通膨)!
  • 1980 年爆發兩伊戰爭,油價居高不下,美國通膨達到高峰的 13%
  • 1981 ~ 1982 美國在聯準會主席 Paul Volcker 的主導之下 (當時總統為雷根),升息到 20%。雖然通膨逐步得到抑制,但副作用就是「經濟衰退」和「美元升值」和「貿易逆差」(三包胎)。在此過程中,日本已經迅速崛起成為製造出口大國,佔據美國一半的貿易逆差,美國雖發起一系列貿易制裁不僅不管用,還促成日本進一步產業升級 (日本工匠精神真是好棒棒),終於促成了最後的大絕招:「廣場協議」中的多國聯手干預匯率。
  • 1985/9/22 紐約廣場飯店,美日英法德 (G5 首度亮相),促使美元貶值,以扶植美國出口產業。結果一年內,日圓升值大約一倍,日本經濟立刻陷入衰退。(也驅使日本向東南亞投資)
  • 1986 ~ 1987 年間,經濟衰退加上當時通膨穩定,央行祭出經濟學標準應對策略,就是「降息」,從 5% 到 2.5%。也許是這波降息持續太久 (遲遲不升息,有三種陰謀論:美國不讓,美股崩盤的驚嚇,或日本政治內鬥),讓股市和房市持續爆噴!實體經濟受排擠,虛擬金融當道,年輕人買不起房,生育率降低。(對比德國,則是以升息和房產稅,抑制泡沫;日本在 1989 才後知後覺,只好付出硬著陸的代價)
  • 1989 因意識到泡沫危機,而開始激進升息,兩年內到 6% (當時央行行長三重野康)。
  • 1990 泡沫的最高點,日經指數接近 4 萬點,約為前四年的四倍;房價平均漲幅約為低點的 3 倍,最誇張的東京房價達到 22 萬美金 / 平方米,而日本房產價值達到美國的 4 倍,日股市值達到美股的 1.5 倍!升息的效應終於發酵,榮景隨即破滅,兩年內股市腰斬,交易量減九成,房地產雖續漲一段時間,也因地產稅的推動而隨後暴跌。
  • 1992, 1993 泡沫破裂之後的緩慢復甦期,央行不斷降息,但正巧遇到美國也在降息,且力道更猛,導致刺激效果不佳,迫使央行升級刺激手段。到 1995 年進一步降息到 0.5%,同時提高政府支出,惟財團結構的副作用產生了,大量「殭屍公司」拖累了復甦的腳步。
  • 1997 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許多東南亞的海外投資血虧,可謂臨門一腳,讓多家金融公司接連破產,信貸全面緊縮,泡沫破裂之後是持續的融化消亡,實體經濟全面崩塌,連續四年的通膨為負的,進到可怕的通貨緊縮循環,降息與寬鬆均起不了作用了。1998 年自殺率大幅躍升 (男性佔比較大),到 2003 達到高峰。
  • 1999 年,利率降到 0%。
  • 2000 年,國債達到 GDP 130%。(歐盟入會標準為 60%,可比較一下)
  • 2001 年,正式啟動人類有史以來首次 QE,四年資產負債表翻了 2.5 倍。
  • 2007 年,結束長達 5 年以上的零利率環境,些微升息到 0.5%。
  • 2008/9/15 雷曼兄弟破產,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全球,隔年日本再度陷入通縮。
  • 2011 年,311 大地震,造成福島核災。
  • 2012 年,安倍晉三擔任首相,使出非常手段,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 2016 年,首度負利率 -0.1%,也是人類史上首度;同時啟動「更大規模的 QE」QQE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Easing),目標是把 10 年國債買到 0.25% 以下!效果不盡理想的原因還有,「人口老化」偏向不消費,「終身雇用」導致薪資難漲,這兩個底層因素。
  • 2020 年,全球疫情大爆發,持續寬鬆,政府債務達到 GDP 260%
  • 2022 年,日本終於迎來久違的通膨,儘管其中俄烏戰爭和油價飆高可能是主要原因,但至少比通縮好。同時出口和失業率也有所改善,日經指數也突破了 3 萬點大關,似乎有機會讓經濟重回成長之路。
  • 2023 年:雖然史稱「失落的 30 年」但日本卻是全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從 1991 年直到如今連續霸榜 30 餘年。


以上資料主要整理自以下影片,感謝這些專業的分享者,讓小白自學成為可能。


Newman 2023/1/14

導覽頁:紐曼的思想漫步







avatar-img
22會員
108內容數
漫步是一種境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ewm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升息抑制通膨,降息則因活絡經濟而推升通膨,基本邏輯是這樣。但是為何經濟學變得錯綜複雜,讓人覺得好像懂了,卻又似乎完全不懂!一樣是受益於 小 Lin 深入淺出的分享,嘗試來理一理頭緒,這是經濟小白的學習筆記。 我覺得讓事情變複雜的原因在於: 全球經濟體的體量太大,導致施予一個作為到
美聯儲不是個機構,是一個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是一個機構,是管理這個系統的最高決策單位,其中的 12 位委員就是擁有決策權最重要的人物。相關新聞不知道看了幾年,現在才稍稍搞懂其中運作機制,理解到系統的強大。感謝這位優秀的分享
「建造方舟」這個任務是基於「洪水將來」的條件下而存在,所以也算是中途插進來的,因為依照我有限的理解力,也許進到永世裡就不需要建造了,所有「會完成」的任務都將不存在,這是邏輯推理上的必然,基於起初伊甸的豫表我相信在永遠裡是美好的,也無法有更多的想像了;現在當務之急,還是先確認今世的任務比較重要。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耕種看守。」(創 2:15) 這是我原初應該在的地方,耕種看守是唯一的任務,快樂享受則是生活的常態。 在這兒亞當一定曾經擁有過一段快樂時光,這園子有各樣「悅人眼目,也好作食物」(創 2:9) 的樹木,可以隨意吃 (創 2:16),有一道河一分為四滋潤那園子 (
雖然第一家庭被狼狽的趕出伊甸園,但因有了女人後裔的應許,和耶和華神親自賜予的皮衣為憑據,就有了重回伊甸園的美好盼望。地生出荊棘和蒺藜,汗流滿面才得餬口,面對生活的艱難,兩股力量開始拉扯,是埋怨神的管教太過,還是能夠存心順服在神的救贖計劃裡?吃下肚的東西已經進到血輪裡無法拔除了註定要代代相傳,而救恩的
基本上,在神沒有失敗這種觀念,只有「信實」這種屬性。祂的計畫,基於他的喜悅,必定會一步一步的完成。計畫因著要創造出有「自由意志」的高級生命體而必須變得龐大而複雜,因為自由意志意味著「背叛」的可能性。但在神沒有「鋌而走險」這種事,一切的混亂都在祂的管理之下,當然包括撒旦的背叛和化身蛇的引誘。
升息抑制通膨,降息則因活絡經濟而推升通膨,基本邏輯是這樣。但是為何經濟學變得錯綜複雜,讓人覺得好像懂了,卻又似乎完全不懂!一樣是受益於 小 Lin 深入淺出的分享,嘗試來理一理頭緒,這是經濟小白的學習筆記。 我覺得讓事情變複雜的原因在於: 全球經濟體的體量太大,導致施予一個作為到
美聯儲不是個機構,是一個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是一個機構,是管理這個系統的最高決策單位,其中的 12 位委員就是擁有決策權最重要的人物。相關新聞不知道看了幾年,現在才稍稍搞懂其中運作機制,理解到系統的強大。感謝這位優秀的分享
「建造方舟」這個任務是基於「洪水將來」的條件下而存在,所以也算是中途插進來的,因為依照我有限的理解力,也許進到永世裡就不需要建造了,所有「會完成」的任務都將不存在,這是邏輯推理上的必然,基於起初伊甸的豫表我相信在永遠裡是美好的,也無法有更多的想像了;現在當務之急,還是先確認今世的任務比較重要。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耕種看守。」(創 2:15) 這是我原初應該在的地方,耕種看守是唯一的任務,快樂享受則是生活的常態。 在這兒亞當一定曾經擁有過一段快樂時光,這園子有各樣「悅人眼目,也好作食物」(創 2:9) 的樹木,可以隨意吃 (創 2:16),有一道河一分為四滋潤那園子 (
雖然第一家庭被狼狽的趕出伊甸園,但因有了女人後裔的應許,和耶和華神親自賜予的皮衣為憑據,就有了重回伊甸園的美好盼望。地生出荊棘和蒺藜,汗流滿面才得餬口,面對生活的艱難,兩股力量開始拉扯,是埋怨神的管教太過,還是能夠存心順服在神的救贖計劃裡?吃下肚的東西已經進到血輪裡無法拔除了註定要代代相傳,而救恩的
基本上,在神沒有失敗這種觀念,只有「信實」這種屬性。祂的計畫,基於他的喜悅,必定會一步一步的完成。計畫因著要創造出有「自由意志」的高級生命體而必須變得龐大而複雜,因為自由意志意味著「背叛」的可能性。但在神沒有「鋌而走險」這種事,一切的混亂都在祂的管理之下,當然包括撒旦的背叛和化身蛇的引誘。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交易軟體還不夠多嗎?實在太多了,但永遠還缺一套。交易之所以有趣,就在於參與者無限,客製需求無限,策略發想無限!且在似乎出現既定模式之後,它還隨著時間緩慢質變,或者也有醞釀之後的突然巨變!總之,自己打造可以最大化客製的精細度,並且保持與時俱進。 首先是庫存。誰不在意自己的錢放在哪些地方?
Thumbnail
精明管家系統是一款專注於投資風險管理的工具。它可以分析投資部位,顯示年化報酬率、風險和夏普指標等關鍵數據。系統每日更新庫存,提供歷史持有數和操作記錄,幫助用戶檢討和優化投資策略。此外,它還管理曝險市值和槓桿倍數,適合希望簡單而高效管理投資風險的人士。
Thumbnail
本文從戰後重建到高度現代化,探討日本社會的發展過程及其影響。包括戰後經濟奇蹟、科技與創新、教育體系與價值觀、社會結構與挑戰、文化與全球影響力等面向。
Thumbnail
《時勢》書評,用總經角度白話分析日本、韓國、歐盟、英國、中東、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家的經濟發展,理解一個國家為何會發展到現在這樣。講的很白話又有大量資料、圖表佐證,適合當歷史+經濟的入門書。書看完後再搭配影片更有感,五星好評小 Lin yyds。
Thumbnail
日本人均GDP約3萬5千美元,名目GDP世界第四,但日本經濟近期才開始從泡沫中慢慢回復。本文分析日本財閥的誕生、經濟驅動力、政府與人民目前所處的狀態。重點關注經濟政策的變遷對於金融市場和整體經濟的影響。
Thumbnail
今年第一季國際新聞的熱點之一是日本經濟持續有好消息,日本央行更是在17年來首度調升利率,並結束8年以來的負利率政策,日本經濟接下來展望如何,在金融市場火熱之下要如何克服其他經濟基本面問題的挑戰讓日本經濟重回正軌,再度成為經濟強權呢?從《日經亞洲》和《金融時報》的兩篇日本經濟專題報導可看出全貌
Thumbnail
繼前一篇美元匯率狂漲!想投資美股我該等一等還是直接換匯? 我的好友炭吉將繼續為我們解答有關日圓的問題! 日圓走勢分析 為什麼過去大多時候日圓匯率下跌而日股表現強勢呢? 接下來是否看好日圓走勢? 今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利率會議決策宣布升息,這是17年來首次升息,正式結束
Thumbnail
特斯拉股價低迷中,木頭姊來送暖。有人整理出重點分享出來,還真不錯。本文無原創,只是看視頻寫筆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F26iOT3Xo Our price expectation from here we see a seven to ten
Thumbnail
在現在這個時代被騙的例子真的是時有所聞, 有人可能在感情上受騙、也有人會被詐騙金錢和積蓄, 甚至連有時候朋友間開開玩笑也可能會騙人給驚喜, 所以今天就要來介紹四個外表看似精明、但其實很容易受騙的星座代表, 如果你也中標的話,記得以後做任何決定都要三思而行啊! TOP1:處女座-處女座通
Thumbnail
二戰後的日本,一直到如今,國家經濟高潮起伏的過程,是經濟學的寶貴教材。在認真讀過「美聯儲」和「利率與通膨」之後,一堆日本的分析一直跳出來,以前非常討厭歷史學科的我,也不知不覺逐步深入,想一探究竟。竟然發現許多現象似乎有點熟悉,甚至是現在進行式,就在我們身邊與生活息息相關!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交易軟體還不夠多嗎?實在太多了,但永遠還缺一套。交易之所以有趣,就在於參與者無限,客製需求無限,策略發想無限!且在似乎出現既定模式之後,它還隨著時間緩慢質變,或者也有醞釀之後的突然巨變!總之,自己打造可以最大化客製的精細度,並且保持與時俱進。 首先是庫存。誰不在意自己的錢放在哪些地方?
Thumbnail
精明管家系統是一款專注於投資風險管理的工具。它可以分析投資部位,顯示年化報酬率、風險和夏普指標等關鍵數據。系統每日更新庫存,提供歷史持有數和操作記錄,幫助用戶檢討和優化投資策略。此外,它還管理曝險市值和槓桿倍數,適合希望簡單而高效管理投資風險的人士。
Thumbnail
本文從戰後重建到高度現代化,探討日本社會的發展過程及其影響。包括戰後經濟奇蹟、科技與創新、教育體系與價值觀、社會結構與挑戰、文化與全球影響力等面向。
Thumbnail
《時勢》書評,用總經角度白話分析日本、韓國、歐盟、英國、中東、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家的經濟發展,理解一個國家為何會發展到現在這樣。講的很白話又有大量資料、圖表佐證,適合當歷史+經濟的入門書。書看完後再搭配影片更有感,五星好評小 Lin yyds。
Thumbnail
日本人均GDP約3萬5千美元,名目GDP世界第四,但日本經濟近期才開始從泡沫中慢慢回復。本文分析日本財閥的誕生、經濟驅動力、政府與人民目前所處的狀態。重點關注經濟政策的變遷對於金融市場和整體經濟的影響。
Thumbnail
今年第一季國際新聞的熱點之一是日本經濟持續有好消息,日本央行更是在17年來首度調升利率,並結束8年以來的負利率政策,日本經濟接下來展望如何,在金融市場火熱之下要如何克服其他經濟基本面問題的挑戰讓日本經濟重回正軌,再度成為經濟強權呢?從《日經亞洲》和《金融時報》的兩篇日本經濟專題報導可看出全貌
Thumbnail
繼前一篇美元匯率狂漲!想投資美股我該等一等還是直接換匯? 我的好友炭吉將繼續為我們解答有關日圓的問題! 日圓走勢分析 為什麼過去大多時候日圓匯率下跌而日股表現強勢呢? 接下來是否看好日圓走勢? 今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利率會議決策宣布升息,這是17年來首次升息,正式結束
Thumbnail
特斯拉股價低迷中,木頭姊來送暖。有人整理出重點分享出來,還真不錯。本文無原創,只是看視頻寫筆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F26iOT3Xo Our price expectation from here we see a seven to ten
Thumbnail
在現在這個時代被騙的例子真的是時有所聞, 有人可能在感情上受騙、也有人會被詐騙金錢和積蓄, 甚至連有時候朋友間開開玩笑也可能會騙人給驚喜, 所以今天就要來介紹四個外表看似精明、但其實很容易受騙的星座代表, 如果你也中標的話,記得以後做任何決定都要三思而行啊! TOP1:處女座-處女座通
Thumbnail
二戰後的日本,一直到如今,國家經濟高潮起伏的過程,是經濟學的寶貴教材。在認真讀過「美聯儲」和「利率與通膨」之後,一堆日本的分析一直跳出來,以前非常討厭歷史學科的我,也不知不覺逐步深入,想一探究竟。竟然發現許多現象似乎有點熟悉,甚至是現在進行式,就在我們身邊與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