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運用不教養的概念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作者岸見一郎在這本書中「不教養」的核心概念就是接納,

意味著接納孩子原本的樣子,以「愛你如是」的態度,賦予孩子前行的勇氣。

父母通常希望孩子比自己強,青出於藍。但對孩子原本單純的愛和期待,常變成一個框架,一種束縛,甚至一道陰影。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Kahlil Gibran)如是說: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如果把活著當成起點,從零分開始計算,對於孩子任何的進展,都是聚焦在亮點的加分。相反來說,孩子因為犯錯、沒有照著父母的期待前進,一點一點地扣分,則是聚焦在缺陷上的教養。

能做到尊重孩子的意志,不打不罵,或許不難。

難的是父母要如何區辨「課題分離」,也就是何時要管,何時不管的智慧。

這時候不妨自問:

「這件事的最終結果會影響誰?」

「誰該負起這件事最終的責任?」

如果不能站在一個親子是平等的立場,並釐清究竟是誰的課題,父母親的愛與期待就可能過度氾濫,影響孩子自立;也可能變成情緒勒索,甚至淪為等價的交易。

☆父母無條件的愛與關懷,能讓孩子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難題。父母要有守護孩子的勇氣,相信就算自己什麼都不做,孩子也能自行克服困境。

孩子犯錯怎麼辦?

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犯錯是學習成長的養分。看見孩子偏差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考驗著父母的智慧。與其補足缺陷,不如以勇氣激勵孩子發揚光大自己的優點。


身為父母,要有不完美的勇氣,

教養孩子,要有不教養的勇氣。

如此一來,孩子在世界上活著,便能擁有不害怕他人的評價或失敗,

活出真正自我價值的勇氣。

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在讀寫中梳理徬徨與焦慮,在悲欣交集中體驗生命脈動。 用阿德勒跟薩提爾育兒,以臣服悅納面對人生挑戰瓶頸,在對話中療癒自己與他人。 為慶祝自己第二誕生日,用crescendo mentality、不完美的勇氣、價值與愛通往彼此心世界的一座橋,親愛的讀者,生日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e Yourself的概念是成為自己,是一種不費力就能達到的境界。 如何成為自己? 讓真實的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閃閃發亮? 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藏著鑽石,鼓起勇氣遠離垃圾場,鑽石才有機會發光。 作者 川原卓巳這個陌生的名字一開始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他是KOMARI公司的負責人,理念是要「整理整
Be Yourself的概念是成為自己,是一種不費力就能達到的境界。 如何成為自己? 讓真實的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閃閃發亮? 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藏著鑽石,鼓起勇氣遠離垃圾場,鑽石才有機會發光。 作者 川原卓巳這個陌生的名字一開始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他是KOMARI公司的負責人,理念是要「整理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這本書集結了黑幼龍老師,30年的育兒智慧,並提出了影響孩子一生的觀點,強調性格、包容、思考能力、自信等方面的培養對孩子的重要性。文章讀後得出的結論是,對於孩子的學業可以稍稍放手,閒暇時刻,讓孩子多玩一些也無妨。想法改變後,親子關係也變得更為輕鬆、和諧和愉悅。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這本書集結了黑幼龍老師,30年的育兒智慧,並提出了影響孩子一生的觀點,強調性格、包容、思考能力、自信等方面的培養對孩子的重要性。文章讀後得出的結論是,對於孩子的學業可以稍稍放手,閒暇時刻,讓孩子多玩一些也無妨。想法改變後,親子關係也變得更為輕鬆、和諧和愉悅。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