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後見之明與懊悔:如何檢視過去的投資決策?

我們在做完決策之後,事後回頭看之前的決定,都會想著「早知道...就」怎麼樣。這其實是用後見之明在做決策,當你已經看到後面的結果,已經感受到後面的體驗,用上帝視角去檢視之前所做的決策,往往心中會覺得有更好的解方,就會覺得當時為什麼不改變決策,往往很容易陷入懊悔的情緒之中。


但要記得,如果要回頭看當時的決策是否正確,要先試著把後面看到的答案蓋起來再檢視(但我知道很難),必須假設自己還不知道後面的情況,而是跟做決策當時一樣的條件、一樣的知識能力範圍之下,如果再覆盤一次、兩次、三次,自己還是只能做出一樣的決策的話,那這個決策就是當時的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好決策了。


投資時也常常遇到用了後見之明而懊悔不已的情況,例如投資標的在買進之後上漲,這時常常會覺得「早知道」當初「就」多買一點,當投資標的賣出之後又繼續上漲,這時常常會覺得「早知道」當初「就」不要這麼早賣。


這些情況在執行投資決策時會一直一直不斷的發生,但是這些情緒都是因為用後見之明審視之前的決策而產生,因為你已經看到了後面的答案,所以才會有這些想法,如果把後面的走勢蓋起來,再次回到買進跟賣出的當下,以當下所知的所有資訊再做一次決策,如果這個狀況模擬了三次、五次、十次,自己都還是只會、也只能做出跟當初一樣的決策的話,那當時的決策就沒有「早知道...就」怎麼樣的問題。當然如果檢討之後,有發現做不好的地方,例如因為情緒的驅使做出了不理性的交易決策,或是沒有按照原先的規劃來操作,那就可以作為下次精進交易決策品質的目標。


所以請記得,在檢視自己過去的決策時,請把後面看到的答案蓋起來,不要開啟上帝視角,不要用後見之明來檢視先前的決策,這樣對當時的自己是不公平的,放過自己吧


謝謝看到最後,希望文章內容對你有幫助。你的追蹤愛心,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