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日本數位廳與JR東日本合作,免費提供能登半島地震災民Suica即時掌握物資發放狀況

日本數位廳 26 號宣佈,將與 JR 東日本合作,無償提供 1 萬 8,000 枚電子交通票券 Suica 給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的受災戶與 350 台讀卡機給災區避難所。今後災民只要持綁定個人資料的 Suica 卡在避難所領取物資,當局就能即時掌握避難所的物資發放狀況。

當局難掌握物資發放狀況

目前在能登半島災區,除了住在避難所內的受災戶之外,也有些災民選擇住在家裡、親友家,或是睡車上,而這些災民也有領取物資的需求。

此外,災民的家園重建完成之前,暫居避難所的災民也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轉到其他避難所生活。例如,目前石川縣當局便鼓勵重災區的災民,轉往石川縣南部或是外縣市的合作旅館進行二次避難(2次避難);過去調查也曾 發現,2011 年的 311 東日本大地震,身心障礙的受災戶平均搬了 4 處,也有人最多換了 9 個避難所。

災區人員的出入、移動,這些都會影響到行政當局掌握各地方的物資發放狀況。也因此,日本數位廳與防災數位轉型官民共創協議會(防災DX官民共創協議会)便決定拜託 JR 東日本,希望 JR 東日本能協助提供 Suica 和讀卡機等設備。

日本數位廳必須和 JR 東日本合作,背後關鍵正是 My Number 數位晶片卡的讀卡機不足,以及災民避難時,大家身上並不會帶著 My Number 數位晶片卡。

Suica「嗶」一下就行

根據目前日本數位廳釋出的資訊,災民在避難所領取 Suica 時,就會登記使用者的姓名、地址、出生年月日、聯絡方式等個人資訊;今後災民再度前往避難所尋求服務時,進出時只要「嗶」一下 Suica,當局就能立刻掌握進出避難所的人數,以及年齡、性別組成等資訊,預測當地需要的物資種類。

日本數位大臣河野太郎表示,My Number 數位晶片卡採用 NFC Type-B 通訊規格,但這次來不及裝備 NFC Type-B 的讀卡器,所以才和 JR 東日本合作。他也談到,今後如果再遇上災情,希望就在避難所使用 My Number 系統,如此一來就能省去發放 Suica 時還需要登記個資的行政作業。

河野太郎也提到,過去只重視 My Number 晶片卡的持有率,而忽略攜帶率。呼籲民眾不論是採用搭載 My Number 晶片卡功能的 Android 手機,或是在錢包裡隨身攜帶 My Number 晶片卡,隨身攜帶 My Number 晶片卡,萬一發生災情,當局才能即時掌握災民所在位置,民眾也可以儘快得知失散的親人是否在其他避難所避難。面對未來隨時有可能發生的災情,數位廳也必須提前在各地避難所備妥 My Number 晶片卡的讀卡機。

既有防災資訊系統難以派上用場

事實上這次的令和 6 年能登半島地震,行政當局在掌握災區各個避難所的狀況時,遇到一大難題。

石川縣政府早在 2020 年便引進可以整合各避難所資訊的「石川縣綜合防災資訊系統」(石川県総合防災情報システム,這是使用 NTT DATA 的 EYE-BOUSAI 建構的),這套系統在 2023 年 5 月石川縣珠洲市測最大震度 6 級的能登半島地震時,就曾派上用場,可以即時將各避難所的狀況與資訊與中央的內閣府外資調配系統(物資調達・輸入調査等支援システム)共享。

由於過去就曾使用過這套系統,理論上它在運作上並沒有問題,但這次卻無法派上用場。原因是,這次強震讓能登半島所有聯外道路舉步維艱、寸步難行,很多村落因為山崩地裂、聯外道路受阻,形成「孤立集落」。

這些孤立集落初期只能靠居民自發性避難(自主避難),或是自衛隊、消防隊或是災難醫療救護隊(DMAT)徒步前往。當這些支援/救災單位比行政當局早一步抵達災區,就會先用自家系統通報災區狀況,導致各災區狀況資源整合不一致:資料分散在不同系統當中,甚至這次有很多是民眾自發形成的臨時避難所,而非原本官方指定的避難所,就會發生臨時避難所沒有編號或命名、明明是同一地各個系統命名不一,或是無法掌握臨時避難所具體位置、物資需求等狀況。

跨單位數位整合災區即時資訊

行政當局與搜救單位事先想定災民需要哪些物資,直接先把物資送到災區,稱為「推動式物資援助」(Push/プッシュ型支援)。救災初期階段,各個搜救單位需要儘快將物資送往當地時,上述做法並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當災區的避難生活進入下一個階段,必須回應各地方需求,展開「拉動式物資援助」(Pull/プル型支援)時,就需要精確掌握各個避難所的資訊,才能把當地真的需要的物資送到民眾手中。

也因此,石川縣政府從 1 月 17 日起,便開始將散落在各個單位的資料,整合到縣政府的系統當中。具體來說,是將登記在自衛隊使用的「kintone」(キントーン)還有 DMAT 的「災害時保健醫療福祉活動支援系統」(災害時保健医療福祉活動支援システム,D24H)的資料,整合到「石川縣綜合防災資訊系統」,過程中再利用新開發的視覺化分析系統,自動分類後,再由人工判斷刪除重複資料。

根據石川縣的說法,過去發生災情,自衛隊、DMAT 和地方政府都是透過紙本或是電話等傳統的類比方式和橫向聯繫資料,這次是日本全國首次完全採用數位化的方式,跨單位共享災區資訊。

「域外避難者」資訊成最後一哩路

除了既有的「石川縣綜合防災資訊系統」,石川縣政府這次也與帕蘭提爾科技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與損保控股合資的日本帕蘭提爾科技(Palantir Technologies Japan)合作,使用帕蘭提爾的 Foundry 系統分析、整合災民資訊。石川縣及市町村公務員整理的 1 次避難所資訊,再利用發放 Suica,補足缺失的 1.5 次或 2 次避難所、以及不在避難所避難的「域外避難者」資訊,就能建構出災區各式災民的狀況以及需求。

根據能登半島地震滿 1 個月(2024/2/1)的官方資料,目前石川縣內 285 處市町層級的 1 次避難所,共有 8,232 人避難中,石川縣層級的 3 處 1.5 次避難所仍有 288 人,217 處 2 次避難所則累計接納 5,889 人次。

至於在避難所以外的地方自主避難的「域外避難者」,石川縣當局透過官方 LINE 帳號以及縣政府的熱線窗口,截至 2024/1/30 已經掌握 7,496 人的狀況,當中包括 4,425 人暫居親友家、102 人睡車上(車中泊)、2,867 人留在自家,還有 102 人住在非官方營運的自主避難所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張郁婕(CHANG, Yu-Chie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