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心流》:心理學的瑰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陣子在逛誠品時無意間看到此書,大大的「心流」二字吸引了我的興趣,常常在一些文章書籍影片看到此概念,原來是由此書而來,且本書其實已出版30餘年,現在看到的是去年出版的繁中版,如此經典的心理學書籍,當然要好好拜讀一下。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是匈牙利人,後移居美國研讀心理學,被譽為全球正向心理學研究的領航者,40年前他觀察到超過需求門檻以上的物質條件,再多也不會讓人感到快樂。於是他開始研究擁有創造力或卓越表現的人們,試圖理解是什麼驅使他們不以獲取名聲或財富為目的,而為生命意義與價值感行動。原來,最美好的幸福時刻,發生在一個人有意地將身體或心智能力發揮到極限,進而完成某件具有難度或有價值的事的時候;而真正能夠滿足人心的,是對自己的生命真實感到滿意。本書就是教人如何讓更多日常生活進入「心流」,讓人擁有更快樂的人生。


第一章 重新詮釋幸福


一般人總認為,生命最美好的時刻是發生在無牽無慮、隨心所欲、輕鬆自在的時刻,但最美好的時刻,其實是發生在一個人有意地將身體或心智能力發揮到極限,去完成某件有難度或有價值的事時。

「別以成功為目標—當你愈是針對它、以它為標的,就愈容易錯過它。成功,就像幸福一樣,不是追求而來的;它是一個人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而忘卻自我的副產物。」


第二章 解析意識


懂得掌握意識的人,必定具有隨時可以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全神貫注,不受其他事物分心。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即使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到樂趣無趣。

注意力可以決定哪些事會出現在意識中,而且我們也需要注意力來執行發生在意識裡的其他心靈活動,像是記憶、思考、感覺和做抉擇等。


第三章 樂趣與生活品質


心流體驗中最常被提及的特點就是在當下可以忘卻生活中所有不愉快,因為為了獲得樂趣,必須全神貫注在手上的事,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思考不相關的資訊。

當一個人沈溺於某種活動的樂趣,對當時的掌握感產生依賴,而無法關注其他活動時,反而是失去了最終的掌握,也就是決定意識內容的自由。


第四章 心流的條件


有些人在他人無法忍受的環境中, 依舊可以找到樂趣, 此時自得其樂的性格最能彰顯出來。具有這種特質的人,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全力以赴。他們擁有足夠不受羈絆的精神能量, 可以客觀地觀察分析周圍環境, 也能在當中找到新契機。


第五章 身體的心流


身體能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帶來樂趣的潛力, 但光是身體做動作並不會產生心流, 心思也得投入其中。有幾個步驟:

一. 建立目標

二. 依據目標找出可評估進度的方法

三. 將挑戰做更精細的區分

四. 發展相當的技能

五. 一旦活動變得無趣, 就把難度提高一些。


第六章 思想的心流


生命的美好不全是感官來的, 在所有追求知性的方式中, 閱讀是最常被提及的心流活動。哲學與科學的蓬勃發展, 都是因為思考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


第七章 工作上的心流


當工作愈像遊戲(有變化、有適當且具彈性的挑戰、有明確目標和立即的回饋)就愈能帶來樂趣。愈早知道工作體驗的品質可以受自我意志改變, 就能愈早改善這佔據人生一大部分的要事。有個很矛盾的現象:其實人們在工作時獲得心流的樂趣比空閑時間多, 但是人們還是希望空閑時間多一些。事實上, 需要有技能的嗜好及有目標與限制的習慣, 特別適合內在修煉有關的活動, 都有助於讓休閒時間提供重建的機會。那些樂在工作又不浪費空閑時間的人, 最能感受到人生的價值。

「科技革命的初衷是要節省時間、縮短工時, 但消費主義的最新發展卻是浪費我們節省下來的時間」


第八章 獨處與他人相處的樂趣


一個人是否能掌控經驗品質, 最大的考驗是在獨處、沒有任何外在事物需要集中注意力時。透過家庭關係、朋友關係的經營, 創造出心流的價值與意義。


第九章 翻轉混沌


擁有勇氣與克服困難的能力, 能將逆境轉換成挑戰。知道如何將無助的狀況轉換成可以控制的心流活動, 從中獲得樂趣的人, 就可以在磨練中愈挫愈勇。


第十章 創造意義


覺得人生有意義的人, 通常有個具有挑戰性、讓他願意付出所有能量, 並且足以賦予他的人生意義的目標。目標本身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它可以讓人專注投入一件能力可及而且有樂趣的活動。


當一個人可以不受外在環境影響、隨時進入心流時, 就表示已經學會掌控生活的品質了。

心得:

回想生活體驗, 確實在工作、閱讀、運動等等需要集中精神力的活動時更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 常常讓我忘了時間, 只專注於完成眼前正在的事, 書中也提醒了其實樂在工作又不浪費空閑時間的人, 最能感受到人生的價值, 也能減少焦慮感, 令人感到幸福,勉勵自己在未來也能多多尋找能讓自己進入心流的活動。

喜歡閱讀與旅行, 希望盡可能記錄下來美好的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本由史丹佛設計學院知名的生涯規劃課程而來的實證指南,教人如何透過思考設計出理想的工作。透過案例分析,提供瞭解決人生問題的新角度,透過「設計思考」的五種心態,幫助人們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本書適合那些想要重新思考工作和人生、激發創意並找到自己熱情所在。
作者威爾‧吉達拉(Will Guidara)是麥迪遜公園11號與NoMad餐廳前業主,由餐廳經營中,帶出領導與管理的哲學,用輕鬆的文筆寫出一間無名的餐廳, 是如何一步步努力用超乎常理的款待精神以成為世界五十大最佳餐廳第一名的傳奇故事。 以下節錄我覺得寫得很不錯的幾段話: 「服務是黑白的,
沖繩自由行旅遊分享,享受美麗的大海與放鬆的度假時光,遊覽瀨底島、今歸仁城和部瀨名海中公園等景點,探索在地美食和人文風情,完美度假體驗。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不同層面的想法,並引發了作者開始書寫的慾望。書中的概念不僅專注於45歲退休,更關注每個人都會面臨退休的那一天的重要。書中提到了理想的幸福生活,以及達到財務自由的方法。
這是本由史丹佛設計學院知名的生涯規劃課程而來的實證指南,教人如何透過思考設計出理想的工作。透過案例分析,提供瞭解決人生問題的新角度,透過「設計思考」的五種心態,幫助人們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本書適合那些想要重新思考工作和人生、激發創意並找到自己熱情所在。
作者威爾‧吉達拉(Will Guidara)是麥迪遜公園11號與NoMad餐廳前業主,由餐廳經營中,帶出領導與管理的哲學,用輕鬆的文筆寫出一間無名的餐廳, 是如何一步步努力用超乎常理的款待精神以成為世界五十大最佳餐廳第一名的傳奇故事。 以下節錄我覺得寫得很不錯的幾段話: 「服務是黑白的,
沖繩自由行旅遊分享,享受美麗的大海與放鬆的度假時光,遊覽瀨底島、今歸仁城和部瀨名海中公園等景點,探索在地美食和人文風情,完美度假體驗。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不同層面的想法,並引發了作者開始書寫的慾望。書中的概念不僅專注於45歲退休,更關注每個人都會面臨退休的那一天的重要。書中提到了理想的幸福生活,以及達到財務自由的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天都去便利商店》(매일 갑니다, 편의점)是我讀過的第二本韓文散文集。整本書按春、夏、秋、冬四季分為四大章節,作者봉달호以店主視角分享「超商經營秘辛」,講述在不同季節遇到的營業趣事、人生百態和產業秘辛。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整個大環境(尤其手機出現以及教養孩子方式的改變)如何讓Z世代成為「脆弱世代」,並體現在自殺率及自殘率上。這篇接續分析大重塑時代下對女孩與男孩不同的影響。 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大重塑 雖然男孩與女孩皆使用社群,但是社群媒體(尤其能上傳照片的類型如臉書和IG)對女孩影響比起男孩更大。也是在
Thumbnail
「送孩子上火星之前,先讓他們在地球好好長大吧。」-Jonathan Haidt 本書聚焦在Z世代(一般指1995至2010年前後出生),也是「手機世代」(泛指平板、電玩、智慧型手機)在最關鍵的青少年時期大腦如何被這些產品重塑,並導致他們的心理脆弱。Z世代的心理疾病問題都是過去世代在同年齡階段無法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隨著學業結束進入職場的困惑和迷茫。分享自己對職涯和社會期望之間的掙扎,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太久沒寫點什麼,感覺有點怪了,不如來一下觀展紀錄,雖說是參觀書展,我這次的目的主要是去試玩一下各家的電子書閱讀器,那麼就來點心得囉!
Thumbnail
閱讀筆記|《橡皮擦計畫》 ~ 讀後心得 這本書是朋友在自己清書送書的時候拿到的一本書,我其實拿到的時候沒有只有看到標題,甚至連同內容都沒翻閱就決定是這本了,本來以為這是一本心靈雞湯的書,後來看完內容之後他比較像是一位旁觀者紀錄兩位關係匪淺的心理學家,長期共同研究人類決策行為的紀錄傳記。
Thumbnail
這本書和《大器可以晚成》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主張讀者走一條非主流的道路,從而實現自我,邁向卓越。 一九一六年,克伯萊在《公立學校管理》中提及:「就某個程度來說,學校就像工廠,把原料(即學生)加工為產品,以滿足生活上的各種所需。 黑馬思維有四點,遵循這四個思維,你會知道如何追求自我實現。
Thumbnail
【達賴喇嘛說,你從佛教習得的,不是要讓你成為更好的佛教徒,而是讓原本的你變得更好。閱讀這本書,是為了與身邊的人改善關係,我們常以愛之名行事,愛令我們甜蜜,卻又令我們痛苦,一行禪師說:「愛應該帶來快樂,如果愛只帶來眼淚,為什麼還要愛?」】
Thumbnail
年少有為的人就像浦公英,在哪裏都能生存,而大器晚成者就像蘭花,要有合適的盆才能莊茁成長。 二十九歲創業,公司成為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三十四歲與人合辦矽谷的第一份商業雜誌。三十八歲,《富比士》請他創辦一份科技雜誌。四十四歲,成為《富比士》的發行人。 現今社會過份著重少年早成的,所造成的問題:
Thumbnail
最高休息法就是讓腦袋休息,即使我們什麼都不做,腦袋還是在運轉,腦袋只佔人體重量的2%卻消耗人體總能量的20%,而這些能量主要消耗在所謂的預設模式網絡(DMN)。 DMN的特徵是: 第一,即使什麼都不做,整天在發呆,他仍然在運作。 第二,會消耗大腦能量的60-80%。 什麼是正念? 提升專注力 總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天都去便利商店》(매일 갑니다, 편의점)是我讀過的第二本韓文散文集。整本書按春、夏、秋、冬四季分為四大章節,作者봉달호以店主視角分享「超商經營秘辛」,講述在不同季節遇到的營業趣事、人生百態和產業秘辛。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整個大環境(尤其手機出現以及教養孩子方式的改變)如何讓Z世代成為「脆弱世代」,並體現在自殺率及自殘率上。這篇接續分析大重塑時代下對女孩與男孩不同的影響。 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大重塑 雖然男孩與女孩皆使用社群,但是社群媒體(尤其能上傳照片的類型如臉書和IG)對女孩影響比起男孩更大。也是在
Thumbnail
「送孩子上火星之前,先讓他們在地球好好長大吧。」-Jonathan Haidt 本書聚焦在Z世代(一般指1995至2010年前後出生),也是「手機世代」(泛指平板、電玩、智慧型手機)在最關鍵的青少年時期大腦如何被這些產品重塑,並導致他們的心理脆弱。Z世代的心理疾病問題都是過去世代在同年齡階段無法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隨著學業結束進入職場的困惑和迷茫。分享自己對職涯和社會期望之間的掙扎,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太久沒寫點什麼,感覺有點怪了,不如來一下觀展紀錄,雖說是參觀書展,我這次的目的主要是去試玩一下各家的電子書閱讀器,那麼就來點心得囉!
Thumbnail
閱讀筆記|《橡皮擦計畫》 ~ 讀後心得 這本書是朋友在自己清書送書的時候拿到的一本書,我其實拿到的時候沒有只有看到標題,甚至連同內容都沒翻閱就決定是這本了,本來以為這是一本心靈雞湯的書,後來看完內容之後他比較像是一位旁觀者紀錄兩位關係匪淺的心理學家,長期共同研究人類決策行為的紀錄傳記。
Thumbnail
這本書和《大器可以晚成》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主張讀者走一條非主流的道路,從而實現自我,邁向卓越。 一九一六年,克伯萊在《公立學校管理》中提及:「就某個程度來說,學校就像工廠,把原料(即學生)加工為產品,以滿足生活上的各種所需。 黑馬思維有四點,遵循這四個思維,你會知道如何追求自我實現。
Thumbnail
【達賴喇嘛說,你從佛教習得的,不是要讓你成為更好的佛教徒,而是讓原本的你變得更好。閱讀這本書,是為了與身邊的人改善關係,我們常以愛之名行事,愛令我們甜蜜,卻又令我們痛苦,一行禪師說:「愛應該帶來快樂,如果愛只帶來眼淚,為什麼還要愛?」】
Thumbnail
年少有為的人就像浦公英,在哪裏都能生存,而大器晚成者就像蘭花,要有合適的盆才能莊茁成長。 二十九歲創業,公司成為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三十四歲與人合辦矽谷的第一份商業雜誌。三十八歲,《富比士》請他創辦一份科技雜誌。四十四歲,成為《富比士》的發行人。 現今社會過份著重少年早成的,所造成的問題:
Thumbnail
最高休息法就是讓腦袋休息,即使我們什麼都不做,腦袋還是在運轉,腦袋只佔人體重量的2%卻消耗人體總能量的20%,而這些能量主要消耗在所謂的預設模式網絡(DMN)。 DMN的特徵是: 第一,即使什麼都不做,整天在發呆,他仍然在運作。 第二,會消耗大腦能量的60-80%。 什麼是正念? 提升專注力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