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營養學-緒論 第一節 營養與營養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Nutrient (營養素):食物在攝取後,經過消化、吸收,其中促進身體功能的成分稱為營養素。

Nutrition (營養):人體從食物中獲取與利用營養素,轉變成為人體的能量發揮身體功能,以維持生命與健康,就稱之為「營養」。

營養學定義:是一門衍生自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的學問,探討動、植物對食物成分的攝取和利用的過程

  1. 生理學:探討生命的過程、活動和現象。
  2. 生物化學:探討這些生命現象的分子基礎(例如:醣類、脂肪、蛋白質和核酸之代謝)。

附屬器官(Accessory organs)

  1. 唾腺(salivary glands):分泌唾液,包含酵素、水、黏液等。
  2. 肝臟(liver):製造膽汁,協助脂質的消化。
  3. 膽囊(Gallbladder):儲存與釋放膽汁,協助脂質消化。
  4. 胰臟(Pancreas):分泌胰液,可中和食糜酸性,並包含分解脂質、醣類、蛋白質等的消化酵素。

消化道各器官(Orgna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1. 口腔(oral cavity):機械性消化,濕潤食物並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
  2. 咽(pharynx):消化道與呼吸道的交會處,食物經此進入食道。
  3. 食道(esophagus):將食物從咽送入胃部。
  4. 胃(stomach):藉由肌肉收縮促使食物、胃酸和消化酵素充分混合。將食物藉由物理性和化學性消化轉換成食糜。
  5. 小腸(small intestine):主要化學性消化與吸收營養素的地點
  6. 大腸(large intestine):排出食物殘渣。

人體組成:有機物占96%,而無機物占4%。

  1. 水:55-70%,細胞外液(細胞外圍)占體內水分1/3,而細胞內液(細胞內部)占體內水分2/3。
  2. 脂肪:30歲以前-男性14-20%、女性17-23%;30歲以後-男性17-24%、女性20-27%;肥胖-男性25%以上、女性30%以上。
  3. 碳水化合物:多數以肝醣形式儲存於肝臟和肌肉,成年男子約含300g
  4. 蛋白質:占體內16%重量。
  5. 維生素:Vit A, D, E, K, B群等。
  6. 礦物質:巨量有鈣(Ca)、磷(P)、鉀(K)、鈉(Na)、氯(Cl)、鎂(Mg)、硫(S);微量有鐵(Fe)、鋅(Zn)、銅(Cu)、錳(Mn)、碘(I)、硒(Se)、氟(F)、鉻(Cr)、鉬(Mo)等。
這裡是kosci的寫作區,會放我學習相關的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常見的加工方法(對水果品質的變化):乾燥、加熱、冷藏與冷凍、糖漬與鹽漬。 利用各種乾燥方法將水果的含水量降低,藉以防止水果腐敗,是最傳統的水果加工方法。 加熱可以終止水果中酵素的活性或殺滅水果表層的各種細菌,以達到水果保存的目的。 降低貯存溫度可減緩酵素活性及微生物的繁殖,若同時搭配氣調貯存法
常見的加工方法(對水果品質的變化):乾燥、加熱、冷藏與冷凍、糖漬與鹽漬。 利用各種乾燥方法將水果的含水量降低,藉以防止水果腐敗,是最傳統的水果加工方法。 加熱可以終止水果中酵素的活性或殺滅水果表層的各種細菌,以達到水果保存的目的。 降低貯存溫度可減緩酵素活性及微生物的繁殖,若同時搭配氣調貯存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目前在讀的書籍為Eric Matthes所撰寫的《Python編程: 從入門到實踐》,此文為學習過程的簡單筆記。
Thumbnail
在品格教育為原則的幼兒園生活裡,無論是面對學校、家庭和社區, 發現愈來愈能夠精準的表達出的一種意識,~就是「品格教育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存在還是不存在」這句話來自莎士比亞的作品,討論著關於該活著還是死去。 但討論品格的設計,要談的是「如何活著、如何存在」我們面對學齡前的
Thumbnail
微量營養素對於維持整體健康至關重要,包括免疫功能、視力和神經系統健康、健康發育和疾病預防。本文探討了微量營養素的種類、功能、益處、缺乏症以及毒性問題。均衡飲食和適當的營養補充對於維持微量營養素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主題式”解析營養師國考-膳食療養學 第一篇-營養篩檢,內容包含113年-108年國考選擇題及其詳解,附有圖片可清楚做對照,方便輕鬆學習。
Thumbnail
營養飲食對於健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針對女性有哪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呢?讓我們一起探討這六大營養素,並瞭解它們在女性健康中的不可或缺之處。
Thumbnail
食物對我們生存的重要性,不單單是營養的來源,它更是自然界的恩賜,是生命的基石。每當我們享用每一口食物時,我們都應該心存感激,感謝大自然的豐富資源和農民的辛勤勞動。這種感恩之情可以擴展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對周圍的一切保持謙卑和感激的態度。
Thumbnail
每日飲食指南:以吃什麼與吃多少食物來表示營養攝取量。 規劃原則 三大營養素占總熱量比例:蛋白質10-20%、脂質20-30%、醣類50-60%。 營養素攝取須達70% DRIs以上。 熱量階層 國人之熱量需求量範圍:1500、1800、2000、2200、2500、2700 kcal。
能量營養素(Energy‐yielding nutrients):醣類(4 kcal/g)、脂質(9 kcal/g)、蛋白質(4 kcal/g)、酒精(非營養素,7 kcal/g)。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每克食物有多少大卡(kcal/g food)。 營養素密度(Nutri
巨量營養素(macronutrients):醣類(carbohydrates)、蛋白質(proteins)、脂質(lipids)、水(water) 微量營養素(micronutrients):維生素(vitamins)、礦物質(minerals) 必須營養素(Essential Nutrient
目前在讀的書籍為Eric Matthes所撰寫的《Python編程: 從入門到實踐》,此文為學習過程的簡單筆記。
Thumbnail
在品格教育為原則的幼兒園生活裡,無論是面對學校、家庭和社區, 發現愈來愈能夠精準的表達出的一種意識,~就是「品格教育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存在還是不存在」這句話來自莎士比亞的作品,討論著關於該活著還是死去。 但討論品格的設計,要談的是「如何活著、如何存在」我們面對學齡前的
Thumbnail
微量營養素對於維持整體健康至關重要,包括免疫功能、視力和神經系統健康、健康發育和疾病預防。本文探討了微量營養素的種類、功能、益處、缺乏症以及毒性問題。均衡飲食和適當的營養補充對於維持微量營養素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主題式”解析營養師國考-膳食療養學 第一篇-營養篩檢,內容包含113年-108年國考選擇題及其詳解,附有圖片可清楚做對照,方便輕鬆學習。
Thumbnail
營養飲食對於健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針對女性有哪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呢?讓我們一起探討這六大營養素,並瞭解它們在女性健康中的不可或缺之處。
Thumbnail
食物對我們生存的重要性,不單單是營養的來源,它更是自然界的恩賜,是生命的基石。每當我們享用每一口食物時,我們都應該心存感激,感謝大自然的豐富資源和農民的辛勤勞動。這種感恩之情可以擴展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對周圍的一切保持謙卑和感激的態度。
Thumbnail
每日飲食指南:以吃什麼與吃多少食物來表示營養攝取量。 規劃原則 三大營養素占總熱量比例:蛋白質10-20%、脂質20-30%、醣類50-60%。 營養素攝取須達70% DRIs以上。 熱量階層 國人之熱量需求量範圍:1500、1800、2000、2200、2500、2700 kcal。
能量營養素(Energy‐yielding nutrients):醣類(4 kcal/g)、脂質(9 kcal/g)、蛋白質(4 kcal/g)、酒精(非營養素,7 kcal/g)。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每克食物有多少大卡(kcal/g food)。 營養素密度(Nutri
巨量營養素(macronutrients):醣類(carbohydrates)、蛋白質(proteins)、脂質(lipids)、水(water) 微量營養素(micronutrients):維生素(vitamins)、礦物質(minerals) 必須營養素(Essential Nutrient